再不作为,咱们就要算算账了
2015-12-06舒炜
文_舒炜
再不作为,咱们就要算算账了
文_舒炜
不久前,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的懒政怠政不作为典型问题,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
中国人民大学刘元春教授称,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官员“保证不出事”心态下的庸政懒政。高层已意识到政策传导的问题,所以专门对官员的作为提出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就强调,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李克强总理也多次直斥一些地方官员的“不作为”现象,批评一些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
官员不作为,带来的后果很严重,首先肯定是经济受影响,紧接着就是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和秩序稳定。中央虽有三令五申,但为何有的官员偏偏就纹丝不动呢?几个地方主官曾对笔者讲,官员不作为的原因有几种,一是怕做错,二是不会做。
关于“怕做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侥幸心理下的狡辩。有一种是怕做了事“得罪人”,一名县委书记举了个例子,一个副县长本来要引进一个项目,但担心会打破有的干部在这里面的利益,后来就没引进了;另一种则是真正的懒政,想到自己也干不了几年,何苦去搬这些“大石头”。如已落马的江西新余市委原书记李安泽就被举报者称,在他主政新余期间,水污染严重,领导干部喝的都是桶装水,没人敢喝自来水。
至于“不会做”,则有一定程度上的真实。一些官员对于现在的新媒体信息化缺乏足够的了解,随着考核目标不再唯GDP至上,有的地方主官直言“肯定不能再搞过去那种大干快上,怕影响环境,但究竟该干什么,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有的官员作为既得利益者,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一些抗拒。甚至有人认为一些官员在经济活动中寻租受益是推动他们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现在的反腐让他们丧失了寻租的机会,所以,没有动力去作为,这也是一些人口中“反腐败影响经济”的谬论。据笔者了解,已被查处的个别地方主官甚至以“经济下行”为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不查案、少查案,来维护所谓的“人心稳定”,与中央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相“博弈”,结果可想而知。
除了地方主官,每个部门、每条战线上的官员都应主动作为。这其中,纪检监察干部本身更要杜绝不作为,不然,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要找你算算账了。王书记在年初就发过话:“越是大机关越容易灯下黑,纪检监察战线也不平静,也有一些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再不作为,咱们就要算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