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首都经济发展

2015-12-06张文华

北京观察 2015年8期
关键词:京津冀北京经济

文 张文华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北控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 国GDP 增 速 从2012 年起开始回落,2012年、2013 年、2014 年增速分别为7.7%、7.7%、7.4%,告别了过去30 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是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是目前,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深层次结构变动的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北京作为首都,在全国经济新常态局面下,还面临着很强的独特性压力。

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人口逐年增多,城市不断外扩,资源面临挑战,公共服务难以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启动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将严格控制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以房控人。未来将根据人口规模控制要求、水资源量、生态条件等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条件,来倒逼城市功能调整、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

面对这种北京市发展的新常态,北京市也要逐步摆脱过去依赖建设投资拉动和土地财政的局面。但要认识到,疏解产业与人口,有其客观的规律,有其两面性。作为一个特大型的城市,需要疏解,但客观上还存在着就业机会的压力。因此要统筹功能疏解和发展的关系,努力探求与首都核心功能相匹配的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此,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借一带一路、亚投行东风,为北京经济发展添活力

中国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以及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给予中国前所未有的进行大开放和全球布局的机遇。中国开始从“商品输出时代”转向更为高级的“资本输出时代”。“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亚投行的设立,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将有利于释放以前的投资过剩的产能,同时把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通过“自贸区”吸收到国内来,把过往中国的大量外汇储备,通过“亚投行”投资到同盟国去。

北京市可以发挥首都的总部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整合优势企业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政府应在此方面做一些工作,将北京企业零散的海外发展聚集起来,在“一带一路”新的机遇下,实现新的海外发展规模和发展台阶,逐步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新机遇

2014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要求,指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形势下,建议北京利用中心地位的优势,先行牵头开展京津冀大区域的轨道交通与城镇建设协同发展的规划与实施,通过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开发模式,带动和提升沿线城镇经济发展,而不能单单为交通一体化而一体化,单纯的交通一体化先行,会人为地大大增加未来产业和人口疏解的落地成本,不但不利于有效疏解北京地区的产业和人口,而且会造成单一的一体化交通建设带来的人口与产业的逆向吸引作用。

加大对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的实质性支持

文化创意及科技创新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在全球蓬勃发展。文创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未来支持首都核心功能的发展,建议进一步细化政策,积极鼓励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另外,针对即将搬迁的批发市场等非首都功能原有的用地和建筑,应当制定专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在原址上发展科技创新孵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产业,不仅有效地促进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落地和发展,而且还在不突破现有的城市建设体量下,实现城市产业的转型和提升。

加强首都国际交往职能,提升相关服务的软能力

北京作为首都,有相对完善服务国际交往职能的会议、旅游硬件设施。但在建设相关硬件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服务和开展国际交往软实力的建设。除传统的被动的旅游接待服务之外,政府应创造条件,鼓励相关单位主动吸引国际组织、国际会议、非政府间组织、论坛等落户北京,鼓励各类文化公司及有能力、有资源的社会组织积极进行国际拓展,吸引国际资源,增添首都的国际交往的活力,培育北京国际交往的经济增长极。

猜你喜欢

京津冀北京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