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2015-12-05李敏
文/李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深入,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认识人类生活与数学的内在联系,感悟数学探索的艰辛和严谨;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许多一线教师深思和讨论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采取的策略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有了展示的载体,让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深刻感受数学知识建构过程。因此,“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亲身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空间。
案例1.高中数学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中讲充要条件问题。
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简易逻辑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高考中常见的题目,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正确又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了解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笔者引用电路图,将“开关A的闭合”作为条件,”灯泡B亮”作为结论,通过观察A,B的关系。
根据电路图,学生很容易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四个概念,同时,借助上图,让学生对物理电路图有全新的认识。为此,跨学科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又如,徐利治教授借助“孤帆远影碧空尽”意境来描述数学中极限概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境设计,让学生深刻理解极限的内含和本质。
2、营造数学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文化,简单说,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泛些说,除了上述内涵以外,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1]
案例2.数列《递推公式》中有一道题:
如果一对成熟兔子每月能生一对小兔子 (一雄一雌),而每一对小免子在出生后第二个月成熟,第三个月就能生小兔子。假定在不发生死亡的情况下,由一对初生小兔子开始,8个月后会有多少对小兔子?
该数列其实是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21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虽很难被发现,但无处不在。它蕴藏在数学知识中,通过数学内容体现出来。因此教师教学中要以数学应用为链、以教学语言为渠、以数学家为鉴、以数学史为辅等方式,通过教师的“传”,扩大学生的文化感知面。在教学中创设数学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师所教的数学知识,又能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观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融入社会、生活的体验。
3、进行例题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灵活、严谨的思维能力
变式教学,就是在把握知识的核心思想、方法时,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形象的表达,在“变”中把握“不变”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运用变式教学,通过对例题的变形,如:改变条件、改变结论,循序渐近地引导学生认识例题的本质内容,因此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变式教学讲究万变不离其宗,学生通过变式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公式、原理,能在变式中灵活地发现例题的数学本质。
4、开展引导探究式教学,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这就是探究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的会标图展示给同学观看,并组织学生根据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问题1 请同学们观察图形,看看面积有什么关系,能用数量表述其关系吗?当某些发生变化时,又会得到怎样的不等关系?
问题2 将不等式a2+b2>2ab中的正实数a、b换成实数a、b,大家思考一下,在实数条件下,a2+b2与2ab的大小吗?
设计意图:用引导探究法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从图形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给出证明并推广到一般结论。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高中新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结论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过程和创造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建立自信心。[2]
二、结语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关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正如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教授说:“知识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会富有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1]顾沛.数学文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9-13
[2]杜彦武.数学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J].当代教育科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