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万人回流三四线城市
2015-12-05
环球时报 2015-12-05
环球时报/2015-12-05/ 第06版面/关注中国
美国机构投资者网12月4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城市化是一条双向道中国经济在减速,但消费者并没停止花钱。政府统计数字经常忽视的国内人口移动,或许部分解释了这个谜团。
对于中国的消费活力有很多解释。比如人均收入上升,中产阶层扩大,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城市化。但中国的城市化并非单行道。一些人跑到京沪等一线大城市闯荡,往往发现那里生活并不容易,于是又回到原来较小的三四线城市寻找机会。那里工资水平较低,但生活成本也低,所以最终而言,可支配收入是保持不变或提高的。但政府统计数字往往忽略了这些。事实上,中国人强劲的消费力一定程度上可由此得到解释。
就拿24岁的林来说吧。他是四川省绵阳人,那是一个人口450万的小城市。林的父母为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收入而移居上海。但林随父母到上海后发现工作很辛苦。他告诉我们,他住在穷人区,凌晨4点就要离家去上班,夜里9点才回到家。在文化上,他与当地人也不太合得来。
于是他回到绵阳,在一家网上零售公司找了份工作。如今,他的收入比在上海时少25%,但房子租金低,且没有上下班车费。所以,尽管林的收入减少了,但手头的钱反而增加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近年来,中国的低线城市发展迅速,那里如今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便捷的互联网以及促使租金降低的大量住房。林说他觉得现在自在多了,且并没丢掉任何在大城市的舒适感。
林的户口一直没变,所以他算是常住绵阳。这就反映不出他去上海又回来的经历。官方数据是见不到林的琐细经历的——而像他这样的人如今中国有千百万。▲(作者塔索斯·斯塔索普洛斯,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