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12-05李宇峰中山市民众镇水利所广东中山528400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7期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

李宇峰中山市民众镇水利所 广东中山 528400



探讨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宇峰
中山市民众镇水利所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包括水利工程建设。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实用效率,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水利信息的聚集力,这就要求人们实现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全自动化采集、传输、存贮以及共享应用,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了相关介绍,希冀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水利自动化;信息化;发展

引言

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信息化的基本系统和建设基础之一。所以可以这样说,水利自动化的发展是与水利信息化发展相一致的,它们有协调统一的发展方向,有相辅相成的发展规律。但是对于水利信息化方面的规划工作,要与其他的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不太一样,水利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规划各种水利信息上。2003年,水利信息化的具体规划在我国正式颁布,《规划》指出了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三大问题,而水力资源缺乏就是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也就是说,尽管我国水利信息比较丰富,但严重缺少采集这些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这对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起到了很严重的阻碍作用。接下来本文就针对我国当前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了相关介绍,希望在充分认识到现状的不足和发展的方式之后,能起到促进我国水利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作用。

1、水利自动化

1.1水利自动化概念概述

水利自动化系统是作为一种自动监控与测量系统服务于水利管理工作的,系统的主要工作是自动采集并传输、存储各种水利资源信息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显而易见,这个系统具有明显提高水利系统对信息的获取速度和精度的优点,进而方便水利系统对相关水利信息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和预报。正如上文所说,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信息化的基本系统和建设基础之一。一般对于信息化的理解,我们都只是停留在表层,认为信息化的发展代表了我们智能化工具的进步,是新的生产力诞生的代表。但是事实却不仅如此,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是属于行业信息范畴内的,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这其中的水利自动化则是一个技术体系,在采集水文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水利自动化的大力发展和建设,对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2水利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1.2.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我国最早的水利自动化技术是应用在采集防汛的信息这一方面,不仅在信息的采集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更是能够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很好的处理以及传输。这是最早的水文报测系统,后来伴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不断进步,这项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包括传输信息的方式,从最开始的短波信道发展到后来的超短波信道再到现在的微波信道和VSAT卫星信道,组网能力越来越强,信道越来越宽,网络可靠性能越来越高。

1.2.2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决策主要是指对水资源的评价评估、对水资源的预测预报以及对水资源的决策支持、对水资源的调度、对水资源的信息发布和对水资源的中长期规划等应用,它的信息资源大部分来源于水文信息、水资源用户信息、水利工程信息、生态环境信息以及社会经济信息等。“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水利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非常典型的例子,它对水资源的管理效率有非常大的提高作用,同时对节约水资源做出了重大贡献。

1.2.3水质监测和管理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水利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典型例子之一,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种水土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需要用到的技术很多都依赖于现代十分发达的科学技术,比如遥感技术等等,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是这一系统建设的根本和基础。目前,“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监测与自动化水质评价,包括移动监测某些突发的污染事件。

2、水利信息化

2.1水利信息化的概念概述

水利信息化的定义是在2003年颁布实施的水利信息化《规划》里明确提出的,它是指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各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广泛的利用,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与传输、贮存和处理服务等等,从而使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与效能全面提升的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除此之外,我国的水利信息化规划里也对水利信息化系统结构做了相关阐述:水利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包括信息化的环境、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的业务等。信息化的保障环境又由水利信息的标准化、水利信息化得建设和管理、安全系统、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维护与运行以及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组成;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组成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水利信息的采集、水利信息网及水利信息的数据中心等;而水利的信息化业务应用是一种支撑应用。

2.2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2003年颁布实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里面,针对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出了三个发展阶段的要求,分别是近期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期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及远期发展的目标要求。其中,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又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方面是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的基础设施,这也就是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度开发,全方位调动起来所有的水利信息资源,基本上完成水利信息化中所需要的信息网和数据中心;第二方面则是加强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这样做既保障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又为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规范的方向;第三方面就是着重发展建设水利信息化发展中的重点项目,使之建设基本完成,同时做好其他业务的基本部署工作。这也就是意味着第三方面的任务就是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基本建成,这样就随即解决了信息资源的不足和信息共享的困难等问题,基本满足了水利信息化建设当中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水利行政管理的效率也从侧面得以提高。从上述的《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里水利的信息化建设近期和中期目标中不难看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水利信息资源的采集两个方面。所以如果想要完成这一近期目标,对每一个业务做专门的规划是不可少的,需要对各个业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也不能忽略已有的系统的建设,这样水利信息化的信息采集初步需求才能被满足。规划里说的中期发展目标是:对水利信息的采集系统进行持续的建设,使之逐步完善,进而满足各个业务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规划里面所说的远期目标是:最终要把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成一个内容非常齐全、系统相对完善、时效性比较高,并且和业务应用的需求非常适应的综合系统。

3、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是十分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的,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一建设的发展很好的保障了我国水利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研究。而反过来,水利自动化又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凝聚和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都起到了大大的提高作用。但是,作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发展项目,水利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也同样面临着很多十分严峻的挑战,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研究者必须要在理论和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方面不断加强力度,

使其优势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使其在水利建设方面为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艾萍,吴礼福,陈子丹.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分析[J].水利信息化,2010(02).

[2]王祖印,王树海.关于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水利天地,2009(03).

[3]倪伟新.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9(03).

猜你喜欢

信息化发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