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基层服务岗位看如何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2015-12-05霍欢欢红安县档案局438400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7期
关键词:档案馆服务能力

霍欢欢红安县档案局 438400



从基层服务岗位看如何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霍欢欢
红安县档案局 438400

红安县档案馆现有在职在岗人员19人。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岗位2人。近年来,紧紧围绕增强和发挥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建设,在提升服务能力建设上做文章,档案工作在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规范管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践行三严三实活动、服务和维护民生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档案工作真正从幕后走向前台,档案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凸显。档案馆作为信息富集之地,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要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在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上下功夫。

1、基层档案馆档案工作现状

基层档案工作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发挥新时期档案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促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馆是档案事业的物质基础和标志,目前基层档案馆的馆藏各有特色,但基于经济原因,很多档案馆都存在馆舍陈旧,布局落后,设备老化,库容饱和,人员匮乏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档案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也间接制约了档案服务能力的发展。近年来,红安县档案馆抢抓县级档案馆建设的机遇,新馆于2013年建成并顺利完成搬迁,功能布局科学且符合档案馆工作流程,做到档案展示区、服务区、馆藏区、办公区的相对独立分设与工作流程的合理配置。档案查询服务的硬件要求得到保证。

2、档案服务岗位的特点

档案的生命在于服务。档案工作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单位、组织和广大群众提供档案服务,满足各级用户的需求。档案作为一种生产力的价值也体现在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因此,将档案服务能力作为档案事业的核心能力去建设,这是现在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档案服务岗位面对的对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为准则,以服务民生为最终的落脚点。因此档案部门应该成为人民群众与政府进行信息沟通联系的纽带、成为政府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窗口。当前的档案部门特别是档案服务岗位不能墨守旧有的思维定势、工作模式和“你来我接”、“等客上门”的传统服务方式,而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将自身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广泛地享有这个时代应有的档案服务民生权利。红安县档案馆目前增设了4台自助查询机,就通过网络查档、电话查档、自助查询等方式扩大服务面,增强服务能力。

3、我县档案服务能力建设现状

围绕档案事业“以人为本、服务先行、安全第一”的战略,扎实推进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以履行服务型政府的档案工作职责为己任,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机关档案目标管理工作有序推进,省二级以上单位数目持续增加,“三农”和社区档案工作开局良好,乡镇、村级档案和社区档案规范管理率达70%,实时监管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活动档案,档案登记率和跟踪率达100%;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执法年检和档案法制宣传,及时查处和纠正档案违法违规行为;围绕“一河两岸”、“新型产业园”、“棚户区改造”等全县中心工作,征集接收特色档案资料;对馆藏的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和编研,珍贵档案资料一次次登陆《湖北日报》和省委内参等,成为省、市、县委领导的重要资政参考;加强对改制破产单位的档案监管和接收,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加大指导力度,确保档案不损毁、不丢失。档案信息化建设特色突出,成效明显。

4、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几点建议

4.1大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这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单一、贫乏或残缺的档案馆藏,即使开发手段很先进,也很难开发出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需求的档案信息,因此,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加大档案接收、征集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应留尽留”,从领导体制、工作体系、运作机制到归档范围、保管范围、利用范围进行转变和创新。坚持经常性收集,拓宽收集渠道,不断丰富馆藏,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成分充实的馆藏档案资源。把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覆盖到民生各个方面,覆盖到各个新领域、新组织,覆盖到档案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内容。充分运用我县独特的历史优势,在红色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名人档案、民生档案等方面加大征集和接收力度,形成特色,使各种档案资源得到集中统一、安全有序和科学化、现代化管理。

4.2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档案工作的根本,按照“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的要求,结合重点建设项目抓工业系统档案工作,结合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乡镇企业档案建设、林权地权档案抓农业战线档案工作,结合房地产开发、新型产业园建设抓工程档案质量,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各系统的档案人员进行小班教学,现场指导。通过有计划地接收部分重点经济建设档案,完善配套的检索工具,使经济建设档案能够做到及时收集、规范整理、全面开放、合理利用。

4.3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重要之举。档案信息化建设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实体寿命,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信息化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以方便查询利用为导向,把数字化的重点放在案卷级目录和民生档案全文管理上,利用频繁的民生档案基本做到了不需调阅档案原件,实现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服务信息化。建立健全民生档案数据库、现行文件数据库、档案目录数据库、机关单位电子文件数据库。优化和简化查档程序,真正达到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

4.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关系到档案服务能力提升进程的节奏。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的工作,这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三严三实”活动为抓手,培养档案人“忠诚、敬业、创新、奉献”的职业操守,有计划地延揽各方面人才,逐步改善和优化档案干部队伍层次结构;加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运用各种激励手段,促进岗位成才。

猜你喜欢

档案馆服务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when与while档案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