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青奥会为契机把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研究①

2015-12-05金悦峰栗媛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2期
关键词:青奥会体育中心名城

金悦峰 栗媛

(南京艺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江苏南京 210013 )

以青奥会为契机把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研究①

金悦峰 栗媛

(南京艺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江苏南京 210013 )

该课题结合南京的城市特点及青奥会的社会属性从众多的评价指标中筛选了3条适合该研究的评价指标:(1)竞技体育在中国乃至于世界的领先地位,高水平国际赛事的主办地;(2)培养良好的群众体育氛围和传统;(3)大力促进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对南京在青奥会期间在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对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理论对策。以期为南京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青奥会 亚洲体育中心城市 世界体育名城 对策

于2010年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一届青奥会已经将青奥会推向了世界舞台,作为奥林匹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举办就极大地吸引了众多有志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光环下,青奥会的发展前景势必会一片光明。这无疑给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青奥会带来了乘胜发展的基础,而且也给南京这座城市带来了新鲜的奥运血液和发展机遇。青奥会在南京的举办将大大提升南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扩大南京的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大大推进南京的经济发展,促进南京城市品质的提升,也将为南京人民提供极大的实惠。最重要的是青奥会的举办必定会提高南京主办高水平国际赛事的能力,提升群众体育的氛围,促进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所有这些都会促使南京向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方向稳步前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的发展要素展开细致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研究南京举办青奥会的前期准备和探讨青奥会结束之后,在各个方面的投入、创新和改变,进而探索出南京在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出一条真正适合南京的,具有南京特色的发展之路。以青奥会为契机将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这项研究将对南京城市的全面发展以及南京作为奥运城市的体育发展提供研究策略,对南京的近几年乃至将来的体育、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重大的理论支持,促使南京站在世界体育之林的高处,能够经得住世界人民的检验。有许多学者已经对体育中心城市和体育名城的建设方面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阐述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在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和体育名城的道路上已经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该文以这些理论研究为基础,以青奥会为契机,为把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展开分析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青奥会前后南京市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及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运用查阅全国学术期刊网和图书等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青奥会和南京举办青奥会和城市发展的研究现状,比较全面地掌握与该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

1.2.2调查研究法

主要采用书面调查和访问调查,向相关部门了解南京在举办青奥会之前所做的前期工作、政策计划以及将来的一些发展策略。

1.2.3比较研究法

通过分析研究南京在青奥会举办前后的情况以及与其他城市发展建设的比较,总结探讨出南京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2 研究结果

2.1竞技体育

南京在竞技体育方面颇有影响,培养了29位世界冠军,特别是羽毛球项目为国家培养了9位世界冠军。目前南京的竞技体育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前三。全国篮球、排球、足球顶级联赛有7家俱乐部座落在南京,这些俱乐部的竞技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2013年南京举办了第二届亚青会,2014年南京举办了青奥会。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共设28个大项,222个小项,204个国家的378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2.2群众体育

六朝古都南京自古以来就有很好的体育传统,古代体育活动始于春秋战国,兴于六朝,盛于明清,主要以武术、蹴鞠、角力、龙舟等民俗体育为主。近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各级政府普遍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体育设施日益完善,全市13个区(县)中有12个区(县)建有体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112个街、镇全部建有体育活动中心。全市体育场地总占地面积1 593.93万m2,总建筑面积89万m2。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体育社会指导员20人以上。每年市、区(县)级举办的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达1 000多项次,其中较大规模的400项次以上,直接参与健身活动的群众达100多万人次。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50%以上。城乡社区全部建成体育健身站(点),90%的机关工会建有健身活动小组,100%的学校建有运动队。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创造条件建立健全行业体协、职工体育俱乐部、健身活动小组等各类健身组织。

2.3体育产业

南京市提出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以上。以青奥和奥体中心为载体,努力建设极具体育文化内涵,集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会展,体育上午休闲和高端体育培训于一体的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综合示范区,成为国家体育(示范)基地。培育南京地产羽毛球品牌,大力提升溧水体育用品制造园区建设。体育健身服务业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主体并存,高、中、低档齐全的体育健身服务市场格局,健身操、瑜伽、游泳、羽毛球、足球是南京市民比较热衷的体育健身项目。南京近几年经过第10届全国运动会、第2届亚洲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第2届夏季青年奥林匹运动会这3届大型综合类运动会的承办,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使得南京体育场馆规模、种类在全国名列前茅。

3 讨论与分析

该课题通过理论和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南京在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及不足,针对现状,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3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南京的城市建设和体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学术界在评价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标准方面没有达成共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何认清南京当前的城市体育现状与“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之间存在的现实差距;南京青奥会的光环效应如何薪火相传,才能为南京后青奥会期间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4 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目前南京市在世界冠军、高水平俱乐部、大型赛事的举办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应该利用冠军效应,促进该项目在城市的普及;近年来南京市体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几乎覆盖了全市,全市体育场地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非常多;南京市培育了一大批体育产业,体育健身服务业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主体并存,高、中、低档齐全的体育健身服务市场格局,通过举办大型赛事,南京市的体育场馆规模、种类丰富。

4.2对策

4.2.1竞技体育

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城市高水平俱乐部的品牌效应,力争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正能量;多举办高水平赛事,提升赛事质量。

4.2.2群众体育

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4.2.3体育产业

南京市应该摆脱像青奥会这种影响力只能持续几年的赛事,力争承办1~2个这种有持续影响力的国际赛事。

[1]鲍明晓.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2):4-10.

[2]史立峰,樊东声,赵凡.2014青奥会对南京城市体育发展重大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6):143-145.

[3]陈林华,王跃,李荣日,等.国际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6):34-41.

[4]宋忠良.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肖焕禹,李文川,方立.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研究[J].体育科研,2010,31(2):2-6.

[6]陈林华,曾理,王跃,等.我国体育城市发展指数研究——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9):29-33.

G80-32

A

2095-2813(2015)11(b)-023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234

2013年度江苏省体育局体育科技项目局管课题(课题编号:ST1330126)。

金悦峰(1979,4—),男,汉,硕士研究生,江苏东台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青奥会体育中心名城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深圳湾体育中心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北威州名城名展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对南京青奥会的认知分析
青奥会的真正内涵*——“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与理念”研讨会综述
会展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