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体育改革背景下现代化体育人才的现实需求

2015-12-05蒯放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广州51064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现代化

蒯放(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 广东广州 510640)

深化体育改革背景下现代化体育人才的现实需求

蒯放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广州510640)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体育改革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1]为出发点,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上的时代性变革。人作为知识的拥有者、技术的掌握者、管理的实施者、以及资本的运作者,处于一切资源要素的中心地位,在改革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改革的每一项措施落实与推进都需要以人才为依托,人才是确保改革步伐顺利向前推进的基本动力。没有人才支撑,体育改革中的制度改革、技术更新、资本投入都将难以凝聚而形成合力,如同散沙一盘,难以构筑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之路。

1 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对现代化体育人才的需求

深化体育事业改革既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社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力克斯•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所言:“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他们并不是现代化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3]。体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破除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相关因素,实现体育现代化建设,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人才与体育事业改革互为目的和手段,现代化体育人才是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1)现代化体育人才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建设的基本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时期。“全面小康社会”是确定新世纪我国体育发展水平、速度、规模以及改革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的基本点和出发点[4]。这一时期,体育事业面临着各种新形势和新任务。

体育事业建设必须对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目标、总进程的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康体魄的人才资源。一方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体育健身、体育保健、体育休闲行业的现代化体育人才是满足居民对体育生活需求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体育事业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大量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现代化体育人才去参与、引导城镇化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同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内容,满足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对体育的具体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需要大量的具有特殊岗位技能的现代化体育人才去满足特殊人群对体育的需求。可以看出,从满足“强身健体”的本体需求到应答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多元诉求,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现代化的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人才资源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5]但与以往时期不同的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能力结构、素质和类型层次都提出了新的多样化的需求。传统人才保守、狭隘的思维意识和传统守旧的技术方法与理念均难以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必须以现代化人才为依托才能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现代化体育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的重要人才资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既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往粗旷式发展方式也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八大提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指导方针。体育产业作为一种阳光产业和新兴产业,是集体育产品生产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设施业和体育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业域[6]。具有“核心产品的非实物性、消费的普遍性、较强的行业整合性和广泛的社会效益等基本特征”[7]。体育产业中的健身与保健行业以及竞技与表演行业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又能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体育器材、用品等相关制造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带动性强。体育策划、设计、媒介与营销等产业领域既能提高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水平,其产业附加值也高。体育产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关注对象。所以在深化体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8],从顶层设计上给予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

多年来我国体育发展以政府集管理、投入、运作于一身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与现代体育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相背离。体育事业改革面临着思想保守、政策落后、制度缺失、利权纷争等多方面的阻碍。体育产业要发展,首先,应“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发展体育产业其落脚点始终要归宿到以现代化体育人才为依托,重点落实“人才强体、科教兴体”[9]战略,做好体育科技、体育教育工作,培养现代化体育人才。

(3)现代化体育人才是适应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的重要依托。

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文化的障碍,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趋势[10]。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现实,而不是一种选择,任何国家、行业和领域都难以置身全球化视野之外。

全球化给一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使人民充分享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全球化也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文化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使该区域成为先进文化的附庸。全球化的形成与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扩张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11]所以全球化中包含着资源掠夺、制度渗透以及文化浸染的非文明过程,使其演变成一场“劫贫济富”的扫荡运动。面对全球一体化所带来机遇与挑战,我国发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强音,提出了“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的开放态度。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大量的现代化人才去对接和学习全球优秀的体育文化成果,也需要大量的具有现代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现代化人才去参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在体育领域,很久以前人们便以奥利匹克运动会这一神圣仪式为载体进行“全球化”的技艺切磋。今天随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现代化媒介以及各种信息传播方式的推波助澜,体育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体育资源、信息、人才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各种竞争暗流涌动,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一切优秀资源要素将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达的地区聚集,各国对于现代化体育人才求贤若渴。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指导方针,深刻的反映了人才对于我国体育事业以及其他各项事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2 现代化体育人才的意识构建

人的现代性就是指个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一套基本素质,体现着人的现代化水平其特征包括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科学意识、效益意识等,而这些特征也正是每一个身处现代化国家中的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1)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12]。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现代化人才必须清醒的认识自身在体育事业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具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二是他们必须清楚自身应具备的能力,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且坚决相信自己具有胜任体育事业改革的能力。三是必须清楚自身在历史特殊时期的重要价值,在体育事业改革中以豪迈的热情和十足的信心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体育事业的建设者如果没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我们的改革就会无功而返、半途而废。退缩推诿、患得患失、前瞻后顾都不是现代化人才的素质体现,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体育事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改革创新体育事业发展方式”,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发展的目的。现代化体育人才应该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惧权威,敢于摆脱传统制度的束缚,大胆地结合国外优秀的体育成果以及当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方式。个人没有创新意识,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失去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国家和民族而言,没有创新意识,就会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被先进文化侵蚀和同化。“创新求变”的改革精神是实现现代化体育人才个人发展与体育事业改革的最基本的精神动力。

(3)科学意识。体育事业改革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原则,“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实践当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从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出发,坚决禁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奢侈浪费现象。“务实致用”是当今社会所追求的文化品格,也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高尚品格。现代化体育人才应该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态度,形成深刻的职业认同感,应以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在一种平等、开放、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处理、维护与受众对象的关系,在实践当中应建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自身维权意识,以及法律保护意识。这种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工作理念和态度是现代化体育人才素质的发展方向,更是体育事业改革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效益意识。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领域将逐步形成更加开放、自主的工作环境。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使原来的许多组织和团体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级别,失去了“皇粮”供养的优越性,而且自由竞争的工作方式砸烂了原来的铁饭碗、铁交椅,使人们丧失了固定的收入、级别和前程。一切均取决于个人和团体适应社会和市场供求关系的程度,取决于效益。现代社会,没有强烈的效益意识,就不可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而且“竞争越激烈、越深刻,经济效益原则就表现得越突出、越充分”[13]。与传统人才相比,现代化体育人才应该摒弃服从依赖的思想,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养成思维活跃、做事干练的处事风格,在行动上不纠缠、不折腾、不懈怠,把尽快、尽好、尽善作为处理一切事物的根本点与立足点。

3 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时代性改革,与30年前相比,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的目标、内涵、特征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传统人才普遍存在批判精神缺乏、创新意识薄弱、主体意识缺失、实践能力不强、依赖与跟随思想突出等问题,人才思维和人才技术都难以满足改革发展的基本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7.

[3]陈琦,杨文轩.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前景[J].体育学刊,2005(12):6-10.

[4]江青娥.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J].教育教学论坛,2012,4(37):46-47.

[5]葛冰,宋会君.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4(20):17-18.

[6]龚秋玲,刘飞平.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效应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4(9):101-104.

[7]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国务院,2014-10-20.

[8]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 3670964/n3671192/ 3708811.html.

[9]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1(6):4-1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11]卞桂萍,邹颖佳.从主体意识到公共意识:现代人价值思维之应然转换[J].理论导刊,2014(6):34-37.

[12]侯凤英.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观的双重效应[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4(5):132-135.

摘 要:以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从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三个方面分析现代化体育人才对我国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作用。认为传统人才难以适应体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现代化人才是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一套基本素质,体现着人的现代化水平的主要特征包括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科学意识、效益意识等。

关键词:体育改革现代化人才需求

The Real Needs of Modern Talent of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Deepen Current Sports Reform

Kuai Fang
(P.E.Department, GuangDong Vocation College ofScience and Trade,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and logical way,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sports,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as well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global integration of sports talent deepen our current sports Reform.Thought the traditional talen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reform,modern talen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sports reform.Personnel must possess a modern society to adapt to modern cognitive attitudes,ideas,values,behavior patterns,such as a set of basic quality,reflecting the level of the main features include a modern human consciousness,innovation,science and consciousness,awareness benefit.

Key Words:Sports Reform;modernization;Personnel;Demand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237-03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现代化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