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思考①

2015-12-05解西燕贵州财经大学体育工作部贵州贵阳550025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解西燕(贵州财经大学体育工作部 贵州贵阳 550025)

贵州省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思考①

解西燕
(贵州财经大学体育工作部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探讨了近年来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相关问题,主要说明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特点和意义,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开展,对促进高校体育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利。

贵州省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大省,有民族49个,当中35%的少数民族是世居。特殊的低地域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底蕴和宗教信仰造就该区域勇敢、彪悍、尚武的民风,民族体育项目也丰富多彩[1],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必然趋势。不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尚有很大的阻力。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基地之一是高校,各高校也在研究如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改革中的相关策略。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素材新颖的特点,赢得广大师生的青睐。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顺利举行,不同高校不断提高体育中运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重和研究力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会为体育的发展而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特点,深刻认识其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对于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其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情习俗,产生了集锻炼身体、共享娱乐为一体,以达促进身心健康,自娱自乐为目的的各种体育活动(或游戏),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2]。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

首先,民族性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大的特点。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竞技体育项目更易于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爱好者随时可以进行陀螺、踢毽子等体育锻炼活动,甚至可以在家门前就进行健身比赛。相对而言,竞技体育项目大多需要较高专业技术,短时间内是不容易掌握的。

再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例如,侗族的抢花炮、朝鲜族的跳板、白族的霸王鞭、回族的木球等,都具有较好的锻炼功效。人们不仅得到欢乐,而且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为增强各族人民的身体、心理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

最后,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传承性、文化性、娱乐性的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贵州省各地区少数民族形成了斑斓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反应了不同地区不同生活及深灰风貌。另外,这些少数民族体育的产生及发展传承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信仰相联系,如:苗族的秋千、射弩、骑艺、摔跤、跳鼓、龙舟竞赛等,不仅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知识,又突触其文化性特点。另外,仡佬族在敬雀节上跳敬雀舞举行舞龙等庆祝节庆习俗而举办的活动构成了一种寓意深刻且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4]。

1.2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现状

贵州省具有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例如:苗族的赛马、射弩等;布依族的舞龙、踩高跷等;侗族的抢花炮、芦笙舞;土家族的秋千、斗角、等;彝族的射弩、射箭等;仡佬族的打篾鸡蛋、打花龙等;水族的芦笙舞、环刀舞等;满族的扯地牛、珍珠球、跳骆驼;白族的跳花盆、霸王鞭;彝族的海马舞、打鸡毛、斗牛等;壮族的打拐、棋类、抛绣球等等[5]。

然而由于政府支持不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经被西方主流体育文化的竞技体育挤到边缘地带。另外,那些被誉为民族活化石的表演性传统体育项目,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由于相应的竞技型和完善的比赛规则缺乏而不能参与大型的体育赛事,正遭遇失传甚至是绝迹,比如:爬山、顶杠、推杆、舞狮、打棍、舞龙、打手毽、跳红灯、打仗鼓、荡秋千、甩秋、跳竹竿、上刀梯等具有浓厚趣味的运动项目[6]。

2 在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意义

(1)增强公共体育课吸引力,丰富课程资源。

学校体育课程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化发展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但是随着体育逐渐朝向健身化、休闲化、娱乐化的发展,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慢慢的不适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多元化将会是体育课改革的最终归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久远、种类多、趣味性强、形式多样,多数项目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特色性强并紧紧附着于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可以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2)节约场地,促进体育课发展。

传统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跳高、双杠、技巧等教学项目,

需要特定的场地、器材,否则无法完成正常教学。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局限于器材、场地以及参与练习的人数,且有些体育器材还可以自制,如:高跷、陀螺等,不仅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还节约经费。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依托,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课堂,可以利用其内容丰富、灵活性高的特点,进一步改革高校体育课程,使体育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广度有所拓展,让学生需求得到满足,直接受益于学校、学生以及老师,与此同时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3)满足残病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伤病、残者占5.5%,由于自身原因限制了教学内容选择范围[7]。李国锋、褚哲通过调查研究发现,93.1%的病残大学生是喜欢体育的;而且,从保健康复角度看,运动有助于学生身体机能慢性疾病的康复,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等。因不一样的伤病情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完全可以参加体育项目训练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众多选择面广,趣味性强,可以弥补传统体育项目的不足,满足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对感兴趣锻炼项目的需求和选择。

(4)人才培养,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域性民族体育不仅反映民族色彩的物质文化和民族价值观,还能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凝聚的向心力[8]。一直以来,受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以及阶段体育观的影响,高校体育忽略了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体育健身和兴趣的需求。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娱乐身心、增强体魄,进行竞技表演以及提高教育认知水平。此外,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择优选入高校体育课程,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弘扬、保护以及创新,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开展阳光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以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

3 促进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中健康发展的策略

3.1加大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建设及理论的力度

首先,各高校领导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以保证能够有效地开展引进的项目。其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举办各类高校师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轮训班和培训班,安排并鼓励相关在职教师参加学习和进修,着力提高师资力量水平,为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邀请国内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客座讲坛,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与各院校及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学习。

3.2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扶植与各大专院校的努力和探索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初步发展。当下,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体系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另外,课程改革项目中,注重实效性、因地制宜、科学筛选及地域特色性是循序渐进地提升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尽可能的降低投资资金且成效显著的主要应用原则,最终形成自身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10]。通过分析、研究和总结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实验教学,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3.3课间普及、推广和宣传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依靠体育课堂是不行的,老师应重点培养骨干,同时激发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自觉性。比如:通过俱乐部或者是自组项目团队,各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竞赛、表演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学习、交流和活动的空间。同时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且促进了友谊,开拓了视野,从而到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11]。

3.4深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每个少数民族长期发展起来的物质文化和共同价值观,是少数民族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民族智慧的提炼和结晶,展现出各个民族独特的、浓郁的精神文化层次和水平,具有“非物质形态”特点[12]。因此,仅仅局限于肢体、形态和语言等表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传统体育内在民族精神和智慧有所感悟和提炼,如此一来具有了灵魂和内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13]。

4 结语

贵州省有很多少数民族,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教育为一体,且经济价值也很高,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丰富的教学资源为高校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实行课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有效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方式就是利用高校体育教学。在提高近代体育项目水平的同时,高校体育应投入精力和资金来整理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有效的途径以及方法来筛选和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质项目有选择性的纳入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推广和普及,积极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和爱国情感,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应用水平,发扬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国伟,田维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98-99.

[2]刘吉昌.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1999(2):65-66.

[3]冯奇荣,杨建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15-117.

[4]王国洪.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10(1):40-41.

[5]蔺雪莲.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现状研究[J].内江科技,2014 (1):104.

[6]徐咏.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6):166-169.

[7]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113-114.

[8]陈振勇.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分析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20-21.

[9]曹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4):81-83.

[10]何建东.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新体系[J].教育探索,2009(2):21-22.

[11]安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探析[J].中国体育技,2003,39(3):41-42,64.

[12]国伟,田维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98-101.

[13]王拱彪,龙丽.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民族传统体育研究,2013,3(4):98-99.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价值分析贵州

Minority Sports Value and Strategy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Guizhou Province

Xie Xiyan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in Guizhou Province,access to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This paper shows that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in Guizhou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 in the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o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ports work faster and better.

Key Words: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School Sports;Value Analysis;Guizhou

作者简介:①解西燕(1987—),女,汉,硕士,助教,贵州财经大学体育工作部,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223-02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