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下探讨广场舞的发展

2015-12-05田常蕴史曙生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扰民全民广场

田常蕴 史曙生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1]?广场舞作为一种新兴的全民健身项目,以其独特的广泛性和娱乐性被大众所接受,影响范围广,参与人数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国民健身观念的提升。但是在广场舞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广场舞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的建议及对策,为推动全民健身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广场舞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全民健身是党和国家提倡的政策和具体措施,1995年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国民健康意识得到了增强,健身活动也变得多元化。08年以后,奥运热潮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必将是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必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为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国务院批准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各种职业病也日趋增多,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是当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广场舞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契机。广场舞作为一种全面的健身方式,迅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广场舞来增强自己的体质,缓解工作的压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广场舞是在全民健身理念下应运而生一种全新的健身活动,影响范围广,取得效果好,参与人数多,是推动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2 广场舞作为全民健身项目所具有的功能

2.1 增进健康,娱乐身心

广场舞是一种区别于一般体育活动的新型健身活动,以简单的有氧运动为内容,伴以舞蹈的形式,在音乐伴奏下,按照一套舞蹈形式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以达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的目的。因为广场舞的动作比简单,难度相对较低,节奏感强,而且练习时间可根据个体情况而变化,所以被大众所喜爱和选用。

2.1.1 塑造形体

广场舞可以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参与广场舞的锻炼,可以有效的塑造身体的曲线,增加肌肉比例,减少脂肪含量,长此以往,可以拥有一个较好的身材。

2.1.2 提高身体机能

广场舞以其独特的群众性、审美性、流行性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其中。不仅提高了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而且提高了人体心的血管功能。

广场舞锻炼的特点是,在音乐的控制下,有节奏的完成一定幅度的上肢和下肢动作,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一套广场舞动作时间少则10~20min多则30min~1h。这样就保证了呼吸深度,在提高呼吸深度的同时增大呼吸频率,进一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2.2 提高素质

2.2.1 审美功能和创新能力

广场舞的审美功能主要是通过广场舞的学习、欣赏与创编活动来提高参与群众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2.2.2 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

人们参加广场舞的场所通常是一些公益性的广场、公园和小区等地方,而参与的广场舞活动的群众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这种集体练习形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把人们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脱出来,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提高了群众的人际交往能力。

2.3 提高群众的运动自觉性

广场舞的健身效果是得到大众所认可的,群众不仅可以从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而且在娱乐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身体素质,正因为广场舞可以给身体带来质的变化,所以吸引了许多群众参与到当中来,这项活动大大增强的群众运动自觉性。

3 广场舞推广普及的可行性分析

3.1 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和健康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广场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通过政府出资,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这为广场健身舞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基础,而参与者人数的增加和热情的提高,又为广场健身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伴随着《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的整合版本《最炫小苹果》,在群众中拥有超高人气的广场舞登上了201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将这个近乎全民参与的健身运动声势推向高潮。同年3月2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共同主办推出的2015年全国广场健身操舞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正式宣布全国将推出由专家创编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并对其进行推广和培训,这也标志着曾经备受争议的广场舞将规范化。

然而,自广场舞风靡全国以来,扰民、权利纠纷等问题也一直伴随而来。对于扰民现象李鲁云[3]认为扰民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居民健身场地选择有限、居民参与成本低参与者多、大音量伴奏,参与者追求精神快乐,居民健身观念尤显“自私”等问题。倪晓明[4]认为噪音扰民产生冲突的机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冲突事件的本质是邻依效应和邻避效应的体现,而群体思维造成冲突升级,价值观与社会公共意识的错位与缺失是产生冲突的思想根源;对于纠纷现象,刘玉[5]认为其原因是因为噪音影响和管理方面的矛盾造成的,对于广场舞健身活动应该疏堵结合,提出通过场地建设、立法与监督制度予以解决。于秋芬[6]认为广场舞纠纷是体育权利与居民安居权利之间的冲突,提出统筹利用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从立法、司法、社会层面入手,解决广场舞纠纷问题。这些研究都为解决广场舞的扰民及权利纠纷现象提供了思路。

3.2 国家政策对广场舞推广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政府对于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是十分重视的。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大大提高了人们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而广场舞又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代表项目,更是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热捧。不仅推广了广场舞运动,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

3.3 广场舞对全民健身工程的推动作用

广场舞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独特娱乐性、审美性及群众性等特性的社区休闲活动,迎合人们喜欢的“集体活动”心理。其特点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其中,而且对活动场地的要求不高,没有人数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民健身工程中健身场地数量不足的问题。广场舞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健身活动,同时具有一定的健身功能,是推动全民健身工程的中坚力量。

4 对广场舞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为拥有广大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广场舞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如何让广场舞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一直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12套广场舞健身操,结合科学性和观赏性进行调整推出,旨在丰富大众锻炼的选择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来,同时将在全国各地推广12套广场舞健身操,并开展广场舞领操员的工作。

4.1 优化社区结构

在广场舞发展过程中,场地使用矛盾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广场舞的引导,统一规划社区健身场地,杜绝广场舞的随意性,社区有义务对广场舞提供场地。第二,如果面临场地不足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协商,将群众的活动时间合理分配,避免矛盾冲突。第三,社区管理人员应提前对广场舞参与者交流,协调好广场舞开展的时间,避免扰民现状,明确管理制度。可建议采取“耳机广场舞”形式。

4.2 健全管理机制

当今社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成为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政府建设也日益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将纳入法治化[4]。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广场舞的建设,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使参与广场舞的群众有更多的活动场地,让广场舞成为真正的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工程。

4.3 提高群众对健康的认知程度

加大群众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广场舞的健身作用,而不是因为好玩而去参与到其中,同时组织者和领舞者要提高自己创新和理论水平,在保证动作可以起到健身效果的情况下适当的进行创新,这个不仅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吸纳更多的群众参与广场舞的锻炼中来。

4.4 加强对广场舞的宣传力度

利用媒体、网站等媒介,加大对广场舞的推广力度,宣传广场舞的特性及功能,使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通过对广场舞的推广加强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2014.

[2]田山.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发展的思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25-26.

[3]倪晓鸣.广场舞噪音扰民多视角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2):13-16.

[4]李鲁云.全民健身视角下广场舞扰民问题的干预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014(23):114-115.

[5]刘玉.从“疏于堵”看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3):107-111.

[6]于秋芬.社区体育运动开展中权利冲突分析——以广场舞纠纷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4,35(2):83-87.

猜你喜欢

扰民全民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广场
扰民的皮乐
关于广场舞影响力及扰民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
笔误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