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攀岩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勇德培育

2015-12-05胡娇娇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攀岩青少年运动

胡娇娇(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4)

试论攀岩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勇德培育

胡娇娇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攀岩运动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的拓展运动项目之一,集于健身、娱乐、教育、竞技等于一体,其普及程度及影响力在我国日益增强。目前,许多省市的高校已积极开展此项运动,且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加其中。该文通过对我国攀岩运动的发展情况、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分析,论述了其在青少年勇德教育中的作用。从结论中可知,攀岩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已被青少年广泛认可,对培养青少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自信心、责任心及团队精神等勇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可为高校开展攀岩运动课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攀岩运动青少年教育勇德培育攀岩比赛

1 攀岩运动的发展历史

攀岩运动源于欧洲,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体育项目,也作为军队中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1]。世界上第一届国际性攀岩比赛——“国际攀岩锦标赛”于1948年在苏联举办,之后该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竞技攀登运动发展的高峰期,世界各国相继举办了难度攀登比赛,促进了现代竞技攀登在各国内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届“亚锦赛”于1991年在香港成功举行,标志着攀岩运动在亚洲的发展也出具规模。次年,攀岩运动成为了奥运会的表演项目。我国的攀岩运动开始于1987年,并成立登协且主办了我国第一届攀岩比赛,进而拉开了我国攀岩运动的序幕[2]。

虽然,我国攀岩运动的开展比欧、美等国晚近半个世纪,一直处于边缘状态,无论是从竞技水平还是从发展规模来看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然而,通过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攀岩运动在我国青少年范围内的普及程度已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国内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改革,很多高校也都意识到了攀岩运动对学校发展以及青少年培养的促进作用,并相继开设必修课、专选课、自选课、运动训练、学习班等形式的课程来进行攀岩教学,使得青少年群体在接收常规德智课程教育的同时感受到了该项运动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体验[3-4]。据统计,目前在国内已开设攀岩运动的高校数量已过百所。我国高校的攀岩运动发展已初具规模,整体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其集健身、竞技、娱乐于一体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其中,并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2 在青少年中开展攀岩运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必要性分析

学校的体育教育以强健学生体魄、锻炼学生毅力为目的,而攀岩运动可充分体现现代体育教育的理念与宗旨。从攀岩运动的特点可知,攀岩者主要利用岩壁上的岩点,并以克服自身重量为目的进行攀爬,在不同的岩壁高度连续完成自身转体、腾挪、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该项运动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对于人体上下肢,手脚以及腰腹肌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并对人体的小肌群、小关节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5]。另外,攀岩过程的自身的体会和互动交流,也可激发攀岩者的心理潜能。体育教育专家通过对攀岩比赛的观察,得到的结论表明,长期进行攀岩运动的人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运动机能,对于在攀岩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能做出快速、稳健地处理。同时也表明要完成高难度的攀岩运动,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强健的体魄及熟练的技术对攀岩者来说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国各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引入攀岩运动教育,使得学生在与大自然充分接触的同时,体会攀岩运动带来的刺激感和成就感,彰显自己的才华与价值。在师资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模拟天然岩石的形状而建造了人工岩石,这种人工攀岩所用的岩石峭壁更大、角度更陡,增加了攀爬的难度及过程的欣赏性,同时也增大了攀岩的危险系数和刺激性。在此情况下进行攀岩教学,需要配备合理的保护安全设备以及专业的防护人员,以确保青少年攀岩者的人身安全。这种人工攀岩的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培养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以及团队协作感,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调动运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应对未来的激烈社会竞争的能力。

2.2可行性分析

教育部2002年下发了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文件,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遵照其中的相关指示,全国高等学校应在体育课程中加设攀岩竞技等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可适当地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因地制宜,利用课程资源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与训练。这些建议与规定为攀岩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6]。目前,我国约有16个省、市、行政区的高校开设了相应的攀岩教育课程,多集中在广东、吉林等省市。虽然我国当前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化及不平衡性,但从目前国家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力度及方向来看,对攀岩运动教育的全国推广以及从大学教育到地方高校的转移,已成为当前中国攀岩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开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于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我国各开设攀岩教育的高校不断坚持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其教学内容与教育形式更偏重于少年的勇德培养,不仅满足青少年攀岩者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要求,贯彻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了全民体育健身的发展。

另外,攀岩运动的普及需要高素质的教育人才,而我国高校本身就具有人才和经济上的优势,通过对师资人员的培训,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3 攀岩运动对青少年勇德培育的促进

攀岩运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在青少年勇德培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青少年攀岩者们在增强自身体质的同时,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提升自我。攀岩过程对青少年的个性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7-8]。

该运动对青少年攀岩者勇德培育的促进作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意志品质的培育

攀岩场地路线的难度决定了青少年攀岩者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的程度,有一定困难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训练具有较好的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的特殊功能。

3.2自信心的建立

攀岩运动可使青少年的思维方法受到影响,行为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从而建立其从事任何事情都要始终充满自信的坚定信念,并激发其完成任务的热情和智慧。

3.3勇敢精神的培养

像蹦极、跳伞等运动一样,攀岩运动对参与者、参与方式、保护措施、场地装备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参与者在训练过程的危险性很高。因此,攀岩对青少年的勇敢精神是一种挑战,要求青少年攀岩者必须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3.4独立人格的培养

对于体能、心态都在发展中的青少年而言,攀岩运动被认为是

3.5责任感的培养

攀岩作为惊险、刺激、勇敢者的运动,需要注意攀岩者的安全,这就要求保护者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防护前一定要充分休息,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丝毫不能大意。这不仅培养青少年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而且还培养了其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4 结语

该文浅谈了攀岩运动在青少年勇德培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概述攀岩运动的发展历史及在我国的当前状况,之后对在各高校内开展攀岩运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可知开展攀岩运动教育满足了广大青少年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要求,贯彻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最后通过对攀岩运动在青少年勇德培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试论。攀岩运动在我国起步虽晚,但目前许多省市的学校都将攀岩运动引入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并充分认识到其在培养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方面独特的积极作用。相信,攀岩运动必将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形式,在我国稳步有序地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慕煜.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历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高峰.对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关系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8):108-109.

[3]沈郭伟,解文杰,杨光.攀岩运动基本技术初探[J].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4):32-34.

[4]李娟,郑毅.对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8(3):90-91.

[5]郝光安.攀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孙新新.高校开设人工岩壁攀登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6):15-17.

[7]刘瑞江.在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6(1):64-66.

[8]王安雷.攀岩运动在学校开展趋势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 (11):154-155.

中图分类号:G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097-02

猜你喜欢

攀岩青少年运动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不正经运动范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