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探讨①

2015-12-05黄永昆梧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广西梧州543001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射击心理素质运动员

黄永昆(梧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 广西梧州 543001)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探讨①

黄永昆
(梧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广西梧州543001)

摘 要:和田径运动等进行比较,稳和准是对射击运动的基本要求,相对来讲,不会过多的消耗和运用体力,但是却较为严格的要求心理素质。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运动员,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射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波动,进而对他们的射击成绩带来影响。对此,文章通过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有关教学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

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对于心理状态可以及时的去调整,拥有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射击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因为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的特殊性和生理的特殊性,对其心理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够将坚实的心理素质培养起来,因此,对于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训练强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有关教学人员高度的重视起来。

1 在射击运动中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

不管是在何种类型的比赛中,激烈和紧张的气氛都会出现,就算不存在观众和喧闹声,有着十分平静的射击赛场,运动员们还是会表现出一定的紧张状态。射击比赛持续时间久,会将充足的时间留给运动员去思考,所以,很难对思维进行控制。在开始射击比赛时,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个运动员是看不见对手的,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对手对自我都能够进行认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和战胜自我为射击比赛的真正较量。在比赛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压力,每个人在参加比赛中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动力是压力的产物,压力适当的出现,能够振奋起运动员的精神,集中运动员们的注意力,和平时进行比较,动作会更加连贯,使运动员将更好的成绩创造出来。但是,在运动员心理负荷之上出现了这种压力,就会不断的麻木运动员的思想,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反应迟钝,肌肉发颤,控制困难,兴奋过度,进而对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射击比赛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利用后天的练习将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起来,对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不但是令他们在比赛中将高水平发挥出来,并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策略,对于渗透到具体练习中的心理素质进行合理的应用,进而能够将青少年运动员的射击成绩有效的提升上来,提升他们的适应力和耐受性,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

首先,增强了自我意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不断增强了自我意识,独立倾向非常明显,非常重视自我的表现,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乐于接受赞美,开始抵触他人的批评,因此,在增强了自我意识同时,强大的心理抵抗能力也是不能缺少的。一旦没有正确引导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导致他们抗压能力降低。

其次,丰富多变的情感。随着青少年生理不断变化,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因此,在此阶段中,他们会时常表现出激动的情绪,在酝酿和爆发情感上都非常强烈,多种情绪并存的情况会时常发生,并且一种极端情绪往另一种极端情绪蔓延非常迅速,在此阶段中,他们非常容易发脾气和暴躁。

再次,较强的求知欲,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他们在此阶段中,记忆能力非常强,好奇于一些新鲜的事物,经常会将一个陌生的问题搞明白。其次,通过成长和不断的学习,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视野的不断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始能够用实然和应然区分对事情的判断,明显提升了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最后,控制应激能力不强。应激往往会引起许多负面因素,应激心理往往表现为紧张,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出现紧张状态多是因为在比赛时有强大的刺激影响到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负担,进而应激心理状态就会出现,适当的应激能让身体将更多的能量释放出来,进而对机体目前的需求进行应对。体现在:提升了反应速度,头脑清醒,动作灵敏等。紧张过度,能够令射击运动员控制过程失掉平衡,大脑过度兴奋,进而思维效能就会降低下来,阻碍正常的分析,出现消极思维。

3 具体的训练方法

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为一项艰苦细致且潜移默化的工作,在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时间交往的过程中,凭借合理的心理训练方法会对运动员们带来巨大的帮助。并且相关的理论实践证明:学习动作技能,需要对心理机能进行训练,需要进行控制应激训练。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训练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3.1放松练习

在重大的比赛前或比赛中,运动员一般都会非常紧张或者兴奋,放松训练就是通过相应的语言来暗示自我,进而来有效的放松神经和肌肉,方法为:身体在射击前可以躺着、坐着或者站立,保证身体舒服,将双眼合并,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提醒自己是非常安静的。对四肢散发的温暖感觉和沉重感进行体会,对心率进行调节,对心跳用语言暗示:有力、平稳。使自己能够入静,是放松练习需要达到的目的,对于紧张状态和不安反应有效的去对抗,将干扰排除,向着最佳状态调整肌肉力量。

3.2表象练习

此项训练中,让青少年对技术要领、正确的肌肉感觉和动作形象进行回想,在表象中能够重新出现技术动作,便于按照表象动作将技术动作完成。在射击训练和教学中,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少消耗和同样时间中利用表象训练将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提升上来,完成射击,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基础是扎实的技术训练,一旦技术基础不够,这种训练也是毫无意义,因此,要有效的结合技术训练和表象训练,才能够将最为理想的效果获取出来。

3.3注意力集中训练

在相应的时间内,对某一固定的目标进行关注即为射击运动员注意力集中训练,向着一个和谐、稳定的射击环境中将自己代入进去,不受噪声、人员和气候等不良因素影响。在射击时,规定他们具备高度集中和稳定的注意力,越能够集中注意力,对于自身的杂

3.4认知练习

为了消除射击运动员意识中的消极因素,认知训练是将射击运动员的认知能力、自信心提升上来的一种方法。在比赛中运动员之所以会紧张是由于消极因素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训练:将消极思维阻断,在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执行一些消极思维时,对思维刹车,将意识中的消极因素阻断,提醒自我“马上停车”,对于这些不要去想;其次,解释要合理,例如,一些射击运动在比赛中会想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对我的成绩可能会带来影响,我和他人都会受到影响这是一种最为合理的解释,将一些科学的思维互动开展起来,对于运动情绪能够有效的去控制,并且将他们的真实水平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起伏不定,情绪千变万化,自我控制力不强为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因此,对于他们的射击训练效果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学人员一定要认真的进行掌控,指导要做到科学合理。从比赛出发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教育,然而,单纯的凭借比赛中的经验也是不够的,在平时的训练和练习中,要将正确的方法寻找出来,将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开展起来,只有将他们顽强的心理素质树立了起来,才能够在射击比赛中做到不慌乱,才能够将真实的水平展现出来。此外,通过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也会带来巨大的帮助,有效地应对自身遇到的种种困难,更好的战胜自我。

参考文献

[1]崔野,于晶.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与心理指导的追踪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45-48.

[2]潘清清.射击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状态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5):254-255.

[3]陈伟源,卢赛军.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与完美主义、训练比赛满意感的相关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50-53.

[4]陈伟源,张卫刚,卢塞军.贵州省射击运动员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6):831-833.

[5]唐金妹.关于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准备几个方面问题的简要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4):377.

[6]杨玉忠,赵俊珠,王海民,籍琛.浅谈射击运动员比赛时心理的调控[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3):46-47.

[7]冯亚,陆乐.我国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现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219.

[8]魏高峡,李佑发,陆亨伯,陈俭.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认知特征的综合评价与心理训练方案的设计[C].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2006.

作者简介:①黄永昆,(1960,10—),男,汉,广西梧州人,大专学历,广西省梧州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射击教练,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032-02

猜你喜欢

射击心理素质运动员
画与理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打靶训练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