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差异与评价

2015-12-05邢悦婷电子科技大学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7期
关键词:思潮自由主义全球化

邢悦婷电子科技大学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差异与评价

邢悦婷
电子科技大学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以及政治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也反映到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界空前活跃、百家争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知识群体中产生了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以及这两种思想的争论。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思潮的基本概况、差异,并讨论其未来前景。

一、简述两种社会思潮

自由主义思潮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出现的、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它是我们国人对专制批判觉醒的产物。自由主义主张私人产权和自由竞争,要求建立法治社会;呼吁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发展,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建设民主宪政的法治国家;反对群众大民主式的主义,提倡程序和代议民主。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友渔、朱学勤、刘军宁、秦晖等人。有学者认为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是鼓吹市场万能,认为只有私有化和市场经济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但这种思潮的出现对于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也有着优点。首先它否定新老左派反对改革开放的观点,认为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决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其次它强调全球化,这也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最后它对政治改革还起到了警醒作用,加强了我们面对社会问题的危机意识。所以我们对于自由主义思潮既不能盲目炒作、全部借鉴,也不能一味否定。对于社会思潮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吸收其合理成分,警惕和抵制其意识形态的因素,实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自由主义思潮的扬弃。

新左派思潮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出现。新左派在中国主要体现及其基本观点有: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官僚腐败、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开放;主张用平均主义方式来解决公正问题。认为贪污腐败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认同毛泽东晚年发动文革的意义与价值。其代表人物有汪晖、崔之元、王绍光等。近些年来,其否定改革开放的成就,有其极端片面的成分;肯定文革的正面因素和积极作用,提出应从文革中的方式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贫富分化等问题,这种倾向不尊重历史与现实,在思维逻辑上简单片面,对国情的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失误。但也要看到它优点,新左派思潮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警惕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表达了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显示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相同的价值关怀取向;其提出的解决社会弊病解决的相关问题及其主张,对于政府科学决策、应对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对于大众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全球化是有益的。

二、两种思潮的比较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结果。争论主要源于这两种派别知识分子学术背景不同,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视角也各有所异,所以面对社会弊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朱学勤指出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对国情的判断、对社会弊病的判断、如何解决社会弊病。两种思潮相似之处有:首先这两种思潮其思想源流均来源于西方;其次这两种思潮都是我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我国国情所产生的忧患意识,它们表达出的都是对现实中国问题的深切关怀。对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对社会的严肃思考,甚至激烈的争辩,这样才为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架构。其差异如下:

在中国社会的现状方面。判断转型时期社会的性质问题上,新左派认为我国已然全面进入了自由主义主导的时代,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应该着力提防市场机制的负效应以及外资的副作用。而新自由主义认为中国并没有进入后现代,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下去,要建立真正的以规则为框架的市场秩序,将权力逐出市场,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对待社会问题的认识上,新左派认为目前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于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在新左派看来要解决问题必须对资本扩张的势力进行遏制,抵制私有化。自由主义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权力垄断,市场化不彻底造成的,解决中国问题要进行彻底的私有制改革。

在社会公平方面。新左派认为问题出在市场经济本身,从而要对其批判和抵制;而自由主义认为原因在于市场没有摆脱旧权力体制的控制,因此出路在于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特别是要规范市场。在社会不公解决方式上,自由主义者认为只有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利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才可能是公正的制度。新左派认为过度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贫富不均、分配不公现象的根本原因,实行市场机制必然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因此新左派有一种相当强烈的对社会公正和平等价值的追求。他们强调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情弱势群体。

对待毛泽东晚年思想、文革问题。新左派知识分子对于批判文革的极左路线极其不满,赞扬人民公社和毛泽东晚年的政治思想、甚至还要提倡发挥文革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应该再次搞文化大革命。自由主义认为毛泽东晚年思想和文革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应该对其全面否定,坚持改革开放,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来对待我国国情。

全球化问题。自由主义认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全盘肯定全球化,认为中国应融入全球化,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接轨。新左派认为中国应认清全球化的陷阱,抑制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认为全球化就是把中国纳入不公正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从一开始就是依靠剥夺和奴役其他国家发展起来的,它们现在也和殖民地时代一样主宰着这个世界,认为全球化导致第三世界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加剧全球贫富分化。

三、两派争论的未来前景

从某种程度上说来,两派的争论代表和反映了当前中国主流的社会思潮。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国际社会思想领域中,两种思潮的对立和分歧似乎从未间断过,因此两派在中国的对立和交锋也着实折射了国际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冲击。有学者断言这种争辩必然会走向消失。也有学者指出以市场化和全球化为导向的全面改革任重道远,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本身及其必需的配套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在未来,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和戏剧性的事件,争辩将一直持续着。争论所提问题也关系到改革的下一步走向,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建设。如何卓有成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找准其着力点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及途径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友渔.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自由主义和新左派[J].社会科学论坛,2006

[2]朱学勤.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秦晖.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理论商榷[J].社会科学论坛,1999

猜你喜欢

思潮自由主义全球化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