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南京地区武术教育发展研究
2015-12-05杨运涛林小美
杨运涛 林小美
(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江苏南京 211168;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杭州 310028)
武术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制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有统一的机构对相关政策和实施进行制定,做到连贯性、系统性。中国武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术教育不失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教育手段。民国初期,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国势衰微,欲弱为强,必须先谋种族强盛”[1],当时的中国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受当时军国主义思潮影响,“强国强种”成为教育界的口号,武术被作为一种尚武强国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垂青。1912年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重视国民身体素质,提倡尚武精神,在《精武本纪序》中也把武术精神归结为“以振起以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的尚武精神”。[2]这一时期,大批武术社团、会馆成立,武术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强种保国”的教育手段。当代体育特别是当代民族体育的发展研究必然要关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而作为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城市——南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最具有民国时期的特质。因此,考察民国时期南京地区的武术教育状况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1 民国时期南京地区的武术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受帝国主义列强强大的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在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过程中,武术的形式、内容、理论研究、价值功能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武术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3]武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被人们所推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教育理念。
1.1 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是经日本传入中国的西方教育,留学日本的学生发表了《军国民篇》一文,认为“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不独限之从戎者,凡全国国民皆宜有之”。另有留日学生发表《军国民之教育》,主张“扩充军人教育于学校为体操,体操外之活动游戏,如行军、野外演习、射箭、击剑、旅行、竞舟、登山等及普及军事知识,或军队与学校联络,变学校为军队”。[4]在留学生的影响下,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传入中国,成为民国成立之后临时政府拟定的教育宗旨和学校课程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在中国实行几千的封建统治,然而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刚刚起步。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后,关于教育改革只颁布了一些暂行规定,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理念。资产阶级需要确定一个反应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规定资产阶级所需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迫于这样的形势,蔡元培系统的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五育即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5]
军国民教育思想是在清末民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爱国人士认识到想要振衰祛弊,唯有尚武强国,实施军国民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在当时的中国不能不采用,内忧外患的时局实行军国民教育可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强权统治。这主要是由于:(1)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2)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
民国初期,社会名流人士认为“国事衰微,欲弱为强,必须先谋种族强盛”,[6]因此,武术被作为尚武强国的手段推向学校。民国时期,提倡尚武教育,主张军国民教育,武术可以强身健体,抵抗外敌。军国民教育不仅推动中国传统武术走进学校,而且推动武术的社会化以及武术竞技的发展。军国民教育改变了中国传统教育轻视体育的思想,推崇“尚武精神”,建议废除私塾,提倡学校教育。军国民教育促进了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的改革。
1.2 西学东渐,将西方近代体育与传统武术相结合
西方近代体育伴随着西方教育逐步传入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看到骑射之无用,有人呐喊“请停弓马刀石武试”,有人呼吁“今日练兵,非实由西学之必不可耳”,效法西学练兵。[7]西方体操一时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主要内容,因中西文化差异,忽视传统武术自身特点和中国当时国庆,引发了“土洋体育之争”,中国近代武术教育兴起。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对提倡纯粹“洋体育”、“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的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强种保国”的历时潮流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既反对对本民族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又引进西方的兵式体操,兴办军事学校,将民族的尚武精神和技击内容与兵式体操训练相结合。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一些武术家、教育家等在西学东渐的道路中探索中国武术的发展。马良等人编著的《中华新武术》在这阶段逐渐形成,其参照军队兵操的练习方法,以中国拳击和摔跤术为内容,编写的新式武术学习法。《中华新武术》取材于传统武术动作,借鉴了西方兵式体操教与学的方法,中西融合,具有创造性,在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马良邀请了各派武术名家进行编辑、修订,打破以往武术门派之见,各武术组织相互交流,对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播起到积极作用。《中华新武术》当时在全国推广被确定为“正式体操”,将西方“体操”与中国传统武术相结合,打破了农耕经济下冯家世袭师徒传承关系,出现了一带多,团体教练方式,传统武术以较简单统一的方式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成为更多的培养武术人才的手段。
民国《易传》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体运行,健行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是效法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李印东等认为,西方体育对武术的影响就是全方位的。它既表现在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上,又从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武术。民国时期南京武术西学东渐教育理念,由于长期受西方体育教育的影响,武术教育开始了流行于形式的学校武术。武术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在西学东渐后,“对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以后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借鉴”。[8]
1.3 弘扬“尚武精神”,强调“范学博通”,提倡“术德并重,文武兼修”
1.3.1 倡导国术,弘扬民族“尚武精神”
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习,加之封建统治者对民间武术的摧残,被讥为“东亚病夫”。辛亥革命以后,张之江积极宣传体育救国思想,倡导国术,以便强种保国,健身强体,壮我中华。张之江说:“拳术国技,为我国民族固有之体育,勇武之精神,为我民族之天性”。强调通过学习国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1.3.2 强调“范学博通”
张之江因其军旅生活以及个人武术的时间,使他对武术的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1928年在南京创建中央国术馆,邀请了全国各地有名的武师来馆,先培训,成立教授班。培训后作为中央国术馆的首期教授,把自己所掌握的拳种,普及到中央国术馆的众多学员中,弘扬中国武术。那个时代,武术缺乏公开的大范围交流,唯我独尊的习气尚浓。中央国术馆开始,各门派成员之间大打出手,随着大家在一起交流时间加长,他们开始相互学习、切磋技艺,打破门派之别,中央国术馆教官都是多面手。这一时期,“教学强调泛学博通,要求学生练打兼能”。
1.3.3 提倡“术德并重,文武兼修”
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进一步认识到:“国术原我国民族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之技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不独在民族史上其固定之价值,即从近代科学如解刨生理等方面观察亦无可厚非”,因而“对于国术应加以深切之注意与研究”,对于国术与“近代体育及其基本之学科亦须有相当的认识”,武术家张之江提出:“教育与国术相辅而引,文化与武力,或文化与武化,二者缺一不可”。(国术研究与民族强弱之关系)
张之江提倡通过国术训练,使人们强身健体,同时强调习武者思想品德的修养。他主张“术德并重,文武兼修”。自汉唐以后,文武逐渐分离,习文的只是终日埋头书案,不肯再去练武,身体得不到相应的锻炼,成为文弱书生;习武者则只管习武,而不学文,不注重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提高,行为粗野、骄横,甚至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张之江坚持“术学兼备”和“修炼并重”。他说:“无论是学生或教员,除练习国术外,都应随时的努力文学”。国术馆培养的学员有较好的品德和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2 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内容
民国时期,南京在培养武术师资方面有所发展。1912-1927年,全国开办了27所体育学校和设立体育专修科系的学校来培养专业师资。1918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中国近代体育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在古都金陵的北极阁下建立,开设武术课培养武术专业教师。1933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创办国术体育传习所(1936年改名为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所设国术课程有:新武术、十路弹腿、四路查拳、八极拳、形意拳、太极拳、对打、刀术、剑术、棍术、中国式摔跤等。
2.1 军国民教育思想——《中华新武术》
19世纪末20年代初,许多中国人意识到骑射之术无用,“请停弓马刀石武试”,“今日练兵,非实由西学之必不可耳”的呼声强烈,受当时军国民主义思想和西方近代体育的影响,效法西学练兵成了舆论和时尚。
当时有些人提倡纯粹“洋体育”,这种现象被孙中山先生予以尖锐的批评。受当时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加上当时国情,人们积极提倡国学,保存国粹。作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被人们所接收,因中西文化碰撞,反映在体育领域,就是“土洋体育之争”,集中在这一时期体育教育内容,就是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主还是以西方体操为主的争议。在“强种保国”的历史潮流中,在“土洋体育之争”过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将民族的尚武精神、积极内容和西方兵式体操相结合。[9]
军国民教育思潮从日本传入中国,作为民国初期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主张实施军国民教育。这一历史背景下,以中国拳技和摔跤术为内容,结合西方兵操练习方法编成的新式武术教练法《中华新武术》在这种西学东渐的趋势的探索中形成。
马良邀请一些武术名流,将“马式体操”整理并编成教材,定名为《中华新武术》,共分四科:摔跤科、拳脚科、棍术科、剑术科。1914年,马良邀请武术名家对《中华新武术》进行修订,将各科姿势拍照绘图、并附加口令说明,编订成书。在形式上,学习西方兵式体操的操练方法;在内容上,以传统武术为素材;在教法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形式、内容、教法等方面凸显“新”的特点。
《中华新武术》借鉴了方体育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理论,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形式上的可行性。1914年,徐一冰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中,提出建议“将武术列为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正课”。1915年4月,“北京体育研究社”在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委托北京教育会代为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议案提出了三项建议:“1、拟请于学校体操科内兼授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必修课以振起尚武精神;2、拟请教授武术者编定讲义,说明原理,用科学的目光唤起学生注意;3、拟请于师范学校内将旧有武术列为主课,以欲师资”。议案认为,学校体育“皆袭他人形式,未克振己国之精神,故兴学二十几年,而国民之强健,未见有若向之进步也,故拟提倡中国旧有武术,以振起国民勇往直前之气”。教育部采纳了此建议,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合法化。
1916年,教育部审定了《中华新武术》四科中的摔跤和拳脚两科教材。自1917年开始,上海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了《中华新武术》的摔跤、拳脚、棍术、剑术四科教材上编,陆军部并将其作为军警必学之处。(图28)同年夏,全国中小学校校长会议决议:“以《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各学校的正式体操”。同年秋,第四次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了“以《中华新武术》为全国高等以上学校并各专门学校之正式体操”的建议,1919 年全国实行。[10]
2.2 实用主义下武术体育化
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观念深入民心。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大部分规定都体现了民主思想。1919年的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后,真正的深入民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军国主义教育为主的德国战败,国内教育界认为“民族主义打败了军国主义”,没有必要进行军国民教育了。1919年4月,教育会提出建议案,认为“战之后,军国民教育不合民生主义。……我国教育宗旨亦应顺之世界潮流,有所变更”。同年10月,第五届全国教育联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通过了“废止教育宗旨,宣布教育主义”的议案,把“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作为教育本义,兵操开始衰落。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在《中小学课程纲要》中规定,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兵操。
“民国时期,自武术正式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后,教育部陆续颁布的正式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和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对武术在体育课中应占的课时和武术课的内容作了规定。1923年,教育部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后,我国学校体育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北京体育研究社1924年6月对北京、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湖北、陕西、四川、广东等地的40所中等以上学校的调查,将武术列为正课的占37.5%;在课外开展武术活动的占35%,既未列为正课,课外也不开展的占27.5%。”
“至30年代中期教育部公布的《中华体育课程标准》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中,都规定了国术为必修课,而且拳种和器械套路不断增多,武术教学趋于系统化。1936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暂行大学体育课程概要》的教学大纲里,列少林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刀术、棍术、枪术、剑术、摔跤、搏击等为必修课,同其他体育内容一样,不及格者不得升级或毕业。这反映了学校体育课程对武术的重视程度及武术课正逐步走向正轨。”
抗日战争爆发,在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救国呼声再起,以武术为基础的尚武精神教育得到广泛传播。张之江认为:“国术有健身强种、自卫御悔之功效,……极合我国现时经济状况及抗战时代之需要。允宜普遍推行,以建立健勇自卫之基础,而期达国民精神总动员之实施。”并提案“拟请由部通令全国大中小各级学校列国术为必修科。”
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改变了社会对传统体育的偏见。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吸取西方体育教育经验,废除兵操,近代田径、球类等丰富了体育课内容,并增设体育科系,开办体育专科学校。并且,武术成为体育课内容后,对武术教学、传统拳路进行整理研究,编写武术教材、专著等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对推动武术理论、学术研究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3 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组织手段、教育方法
3.1 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组织手段
民国初期,内忧外患的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封建制度社会下的儒家思想教育已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鸦片战争的烟雾笼罩下的国人,“东亚病夫”的骂名让留洋海外的中国人愤恨,激发起全国上下民族团结精神。一直用于军事训练,具有技击、强身健体之功效的武术成为当时人们寻求救国道路,满足当时资产阶级培养人所需要的工具。
(一)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活动场所
武术进入学校课程之前,南京民间的拳术组织为主要的武术教学场所,不同拳种、门派,师徒制,以传承为主流。军国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武术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走进学校体育课程。学校成为武术教育的主要场所,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武术走向竞技道路,另外武术表演的盛行,武术逐渐大众化,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武术的认识,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学习中。尤其是中央国术馆体系的建立,使南京武术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央国术馆的国术场现今为南京体育学院教学使用。
(二)教学媒体、辅助手段
民国时期,受当时社会历史的影响,武术进入学校体育,为了更好的发展武术教育,打破传统武术门派传承的方式。武术家打破门派界限,编著武术教程,供教学使用。并且能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体育测量学及统计等来观察和研究武术;武术列人学校体育课程;在武术竞赛方面开始设立严格的规则,如《国术考试细则》等;武术的组织机构、社会武术团体逐渐采用现代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对武术遗产进行了挖掘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了一些有价值的武术书刊;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武术。
3.2 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是实现教学总体目标的方式。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随着西方近代体育进入中国,具有同样健身强体同能的田径、球类等现代体育项目以及其教学方法也随之被先进的资产阶级人士所接受。受西方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以及“土洋之争”的影响,有识之士开始学习西方体育教育,并将西方近代体育教授方法对武术教法进行改造。最明显的是马良的《中华新武术》,在教学方法上一改传统的师徒拜师,采用集体教学和练习。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动作由易到难,从基本功入门,再到单式操练,然后进行成套操练。并且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段分解并配以口令,进行团体教练,直至现在学校体育武术教学仍采用这种配以口令指挥的集体教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口令指挥等教学方法仍为今用,具有创造性的成果。
武术进入学校课堂,加之《中华新武术》一改传统的一师一徒,单兵操练的传承方式,多采用一师多徒、单人与集体练习相结合,并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武术的教学效率,使武术向现代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了有益的尝试,为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武术文化教育的理论包括:一是古今武术之文化过程自有其切实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现今正处于融合和变迁阶段,即由一般化的武术活动上升为生态文明性质的和谐化的武术教育。二是这种升华具有东西体育文化大融合的特殊性质,它包括技理科学化、比赛规范化、技术高难化、欣赏艺术化和教育传承系统化,此内容构成武术世界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三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理论逐渐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并内化为人们积极参与的武术意识和情怀。”
4 对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的评价
4.1 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的成就
民国初期,军国教育思想影响下的武术教育,既充分发挥了传统武术的军事技击功能,又发扬了其民族团结精神,对当今武术教育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体育影响的,武术教育迈向竞技化、科学化的道路。“《中华新武术》是先驱者们探索救国图存的众尝试中的一种,虽然它不可能从本质上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面貌,它的命运是短暂的,有其悲剧性的一面,然而,它对武术的贡献却是突破性的,它成功地将西方体操的方式、体育教学的方法以及竞技运动的思想注入传统武术之中,给近代中国武术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借鉴西方兵操形式、模式下的新武术,其口令式、集体教练仍为当今学校武术教学的方法。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育,以及各种武术运动会的开设,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武术擂台比赛、技击格斗的认识,更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学习武术,抗战时期尤为明显。开始运用解刨学、生理学等西方体育理论知识研究武术,并打破门派界限编著期刊、著作等,对武术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央国术馆系统的建立,是我国近代历史武术发展的高峰,武术教育社会化,系统化,国术比赛的举办,规则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种课程标准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武术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民国时期南京武术教育的不足
借鉴西方兵操形式、模式下的新武术,内容单调,技术上呆板生硬,并且在实际的训练中内容多为西方体操内容,即立正、稍息、报数、看齐、队列队形等内容。传统武术本身的攻防技击功能很难从中体现,实用性降低,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难以实现培养具有技击防卫能力的目标。
将兵式体操加入学校体育课程,最初为了造成军国民资格以备攻取和练习军事技能以备自卫。在当时中国衰弱,内忧外患的时局下,国民必须有自卫能力,想通过学习《中华新武术》来实现,但没有取得实效。实地战争,需要真枪打靶、实地交锋、敢死精神及团结御敌能力,兵操过于形式化,可以强身健体,但是不能满足当时的教育所需。
民国时期南京中央国术馆的成立和运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但是,国术馆系统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方面还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中央国术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为精神信条,师徒之间讲究“事师如父,执役如仆”。中央国术馆下设的省级、县级国术馆内部,宗派林立,派系之间互争高低,相互倾轧。这些都不利于武术的健康发展。
[1]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J].体育与卫生,1924,3(3).
[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47-348.
[3]邱丕相.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1-3,8.
[4]吉灿忠.论武术“文化空间”之功能[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4):23-25.
[5]易剑东.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的比较研究——民国武术的组织社会学探索[J].体育文史,1995(6):14-16.
[6]马爱民.略论民国时期的武术研究及在学术问题上的争鸣[J].体育科学,2009,29(10):83-88.
[7]石健.民国武侠小说对中华武术的弘扬[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21-23.
[8]易剑东.民国武术社会化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6,10(4):42-46.
[9]刘尧峰,夏德明.民国武术多元化价值体系探骊[J].搏击·武术科学,2008,5(6):7-10.
[10]施鲜丽,蔡仲林.民国时期的武术对近代中国武术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5,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