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2015-12-04孟庆锴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作业语文能力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作业,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根据这种认识来调整教学;而学生通过老师对作业的批改,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本文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学习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作业布置上的一些设计。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分层选择;互批互改;面批;实践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中国传统儒学的教育理念,从中衍生出的“题海战术”一直都让学生谈虎色变。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也应该实行题海战术,殊不知大量语文作业中单向性设置的问题、绝对性的答案、重复性的内容、片面性的评价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的设计是开放型的,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让语文作业充满人文性、创造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做语文作业的同时得到人文的熏陶和审美的享受,让语文作业不再是“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一、自主设计与互动参与相结合

一个班级的整体水平往往不是取决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恰恰是取决于那些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就像高楼大厦中的一块砖,虽然看似独立,但是少了其中任何一块都有倒塌的危险。可是如何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获得进步呢?首先,教师要下放布置作业的权利,给予学生语文作业自主设计权力,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条值得当代探索的捷径。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导者,新课标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作业设计的主人,学生也同样可以是语文作业的设计师。如写作教学,可以多鼓励学生自主命题,自主写作,多给他们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抒写真实心声,放飞多样化心智,张扬青春个性。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设置作业的能力。初一年级是基础年级适应期。主要由教师提供多种作业设计,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进行自主选择。通过加强小组讨论和家长反馈了解作业的适合度。初二年级是成长巩固期。学生逐步开始形成作业自主设计、选择的思维模式,而这时教师则应不断增加作业类型和样式,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设计加大强度和难度训练。初三年级是成熟稳定期。通过两年的训练,学生已经熟悉了这种作业形式的流程,能基本按自己意愿设计、选择作业,教师的工作只是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个别学生在选择作业时“求其易”“舍其难”的现象要进行干预并指导,鼓励同学们选择一些具有创造性与挑战性的作业,使整体水平提升,差距缩小。经过三年的引导训练,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得到提升,创造性和探索性思维也逐渐增强。

二、布置分层与可选择性相结合

一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美国科学家加德纳也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具有8种能力,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智力特点,他们的这些区别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我们一成不变的批量教育产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习惯一视同仁,往往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作业布置也是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模式、统一难度,这样就容易产生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做这样的作业只是机械而重复地做无用功,非但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反而抢占了他们大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身个性的舞台,大大压抑了他们思维的创新性。而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些作业不仅让他们倍感吃力,无所适从,而且容易产生对作业厌倦和恐惧的心理。

我们可以尝试把语文作业分成“基础作业”“选择作业”“提高作业”这三个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

1.基础型作业,是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教师可以紧扣教材,巧妙设计基础类的家庭作业,重视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加强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对文本的分析能力。

2.选择型作业,是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可分为课内语段阅读理解和课外语段阅读理解。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自主选择,按能力各取所需。

3.提高型作业,一般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专门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设计一些弹性作业,以综合拓展为主,布置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的作业,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三、互批互改与面批指导相结合

传统的语文作业评价方式是打分或打等级。学生拿到教师批改过的作业本后,只看分数或等级,根本不会去细看作业错在哪里,更没兴趣去订正。结果是老师花了不少时间批改的作业,成了无效劳动。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退而省其私”。他认为子路过于轻率,就用抑制的方法以退之;而冉求过于畏缩,就用鼓励的方法以进之。因材施教同样适用于语文作业布置,老师对优、中、差学生的作业的评价不能统一标准,对差生的衡量要求及完成作业的时间上要适当放宽一些,对优等生的要求要严格一些。

语文作业中古诗文听写、默写和作文可采取小组成员互批互改。互批互改的学生首先要经过简单的培训,督促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批改作业,态度要严肃认真,不能在同学作业本上乱写乱画。每次批改作业,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批改作业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除互批互改作业外,语文教师还应适时面改面批。面批面改不仅是一个批改的过程,也是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更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面改面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个获得及时辅导的好机会,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面批面改作业后,不代表任务结束。还要给时间让学生自改,并及时检测自改的结果。自改是检测学生再次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如果忽略检测自改这一环节,前面的努力付之东流,不能及时改错,问题依然存在。

四、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往往是教什么,做什么;考什么,背什么。这种缺乏创造性的作业设计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一个调查表明:71.5%的学生不喜欢机械的抄写作业,甚至有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做家庭作业,原因是没意思,不愿意做。而82.5%的学生喜欢有特色的、动手实践的、有创造性的、联系生活实际的、趣味性强的作业。可见,我们现在的作业形式是多么的呆板,缺乏创造性。事实上生活才是语文作业的源泉,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作业走进生活,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素材。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1.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让学生在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积累语言素材,加深文化底蕴。

2.实践调查。如在上“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对当地的河流、湖泊进行实地调查,在生活中完成语文作业。

3.节日性作业。比如在“母亲节”,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在节日当天为母亲写张贺卡,表达感恩之情,再帮母亲做一件家务,体验母亲的辛劳。这样既增强了学生语文素养又陶冶了情操,启迪了思想。

4.趣味性作业。采取诸如自编测验试卷、手抄报、表演、建学习园地、坚持每日一记等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至于具体采取哪种(或哪几种)作业形式,则由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学生兴趣和能力情况来确定。

5.作品性作业。把作业转化为作品创作、展示的形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在新课标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绝不能只流于形式,“穿新鞋,走老路”是行不通的。应该深入挖掘实质,以人为本,尊重并张扬学生个性,从布置有效的作业做起,进而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也谈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2]戴丽.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方法探讨[J].吉林教育,2008(28).

[3]陈玉娣.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研究[J].语文学刊,2005(6).

[4]金秀霞.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

[5]王胜国.新课程标准蕴含的语文教育新观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简介:孟庆锴,女,1985年生,硕士,汉族,湖北黄石人,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刘影)

猜你喜欢

作业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