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指导性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04吴然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吴然

【摘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对阅读进行训练的过程即对学生进行语文运用能力提升的过程。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间接性、非命令性、不明示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其本质是以学生为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非指导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非指导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下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做出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乃至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仅仅作为接受知识的载体。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机械化又枯燥乏味,教师强烈的个人意识往往会对学生进行较强的指导性教学,即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在看待问题时非黑即白,将教师强烈的个人意识加诸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对学习上的相关问题过分依赖教师,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非指导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非指导性教学的概念首先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其在教育领域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对学生有着极大的不信任,往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给予批评甚至嘲笑,这种方式使学生对课堂学习提心吊胆,对失败更是恐惧至极。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伤害,要转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要加强对学生的非指导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一)逐句讲解,细碎烦琐

现在许多高中语文教学者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沿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让学生分析句子内涵、段落大意、每段中心思想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中生的需求。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很重,学生往往比较愿意把时间花在成绩提高很快的科目上,对于语文这种靠平时积累的科目,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忽视,学习的兴趣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还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成绩提高慢,对语文学习也会日渐烦躁,提不起半点兴趣。

(二)主题式教学

相较于逐字逐句的讲解,主题式教学有其进步性。其在讲解文章时抓住文章大意,从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文章,避免了琐碎的缺点,但是这种方法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一些内涵与情感表达较为丰富的文章教学时,就会有一些疏漏,《边城》《祝福》这种文章,其情感较为复杂,作者的个人风格也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若仅仅考虑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剖析,就会导致学生错过对文章艺术风格、叙事特色等的赏析。文章的主题剖析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重要点,除了主旨,文章能够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主题式教学的缺陷在这里就暴露出来了。

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非指导性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即不给学生以过于具体的教学,而是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自主感悟,而后将文学作品的精髓领悟透彻,再进行表达阐释,从而实现“消化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为学生进行自主理解构建一个合适的契机,让学生在自由阅读文章的同时体味文章中的意境,与作者进行交流与对话,品位作者的情感,通过“悟”,真正提高学生的品位,提升语文素养。与其他自然科学类学科不同,语文这种人文性质较强的学科更需要学生自己领悟,对待具体的作品,往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可以为学生创造符合文章的情境与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内在动力,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氛围会变得尤为热烈,对学生的交流、感悟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热烈中学生的思路有可能会偏离轨道,例如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脱离作者的生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点拨,帮助学生收回思绪,回到“正轨”。要使非指导性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首先教学者自身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要对相关文学作品有丰富的积累,这样才能在课堂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耳濡目染,提升内在修养。例如诗词的教学,古诗词相对于现今的学生而言是较为抽象的艺术形式,要让学生真正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教学者就应当有足够的古诗词底子,在讲解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由的穿插与拓展延伸,不拘泥于书本,从而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悟,以提高教学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索、求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适当点拨即可,过多的指导性干预反而会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语文学科是一门注重探究性学习的学科,学生的主体性需要被充分挖掘,需要通过教师辅助、学生合作等方式提升语文学习的内涵。实践证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富有启迪性和教育性的环节,体现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起到了检测和修正的作用。另外,语文阅读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学习,能拜读更多的名家文章,能进行延伸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