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大-120对葡萄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抗病性及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2015-12-04刘会宁李彬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罗莎红宝石叶绿素

刘会宁,李彬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云大-120是昆明云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004%类芸薹素水剂[1]。芸薹素内酯,又称油菜素内酯,简称BR。它是从植物花粉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强生理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目前国际上最新型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继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内源乙烯之后的第六类植物内源激素[1,2]。据相关文献报道[3~5],BR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促进花粉受精,增强植物营养体生长、提高营养体品质,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协调吸收N、P、K等元素,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虽然BR有以上诸多作用,并且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许多果树,如,苹果、柑橘上都有应用,但在葡萄上应用的报道较少[4,6],且应用效果各异,因此选择葡萄作为材料就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和研究价值。

湖北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春夏多雨,光照差,病害严重,对葡萄的生长发育很不利。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叶片表现出感病、褪色等不良现象,严重阻碍光合作用,从而使整株树体呈现营养不良的状况。一些主要危害叶片的病害如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很容易发生,如果叶片生长不良,营养不充足,表皮组织抵抗能力差,树势衰弱,病害就容易侵染,严重制约着葡萄生产。

栽植大粒、高档的鲜食葡萄和含糖量、色素以及芳香物质含量高的酒用葡萄是当前葡萄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7,8],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定向育种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则是另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试验探讨了云大-120对葡萄不同品种光合、抗病性及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以为生产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品

昆明云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004%的类芸薹素水剂。

1.2 试验材料

试验以9307、维多利亚、早熟红无核、SO4、矢富罗莎、红霞、红宝石无核7个欧亚种葡萄和1个欧美杂交种葡萄藤稔共8个品种(系)为材料。所有材料均为5年生的扦插苗,单臂篱架,扇形整枝,株行距0.5m×2.0m。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2010年4月~10月在长江大学西校区园艺园林学院教学实习基地露地葡萄园内进行。试验采用0.004%的类芸薹素水剂云大-120 750倍液,对露地栽培的8个葡萄品种分别于4月29日(花蕾期)和5月22日(幼果期,果实黄豆粒大时)进行2次叶面喷施,同期对照喷施清水。单株小区,3次重复,随机排列。喷药机械采用专业农用背负式喷雾器,喷头调至细雾滴。全树均匀喷施药液,滴水为止。试验期间所有品种田间管理一致。

1.4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测定采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在第2次喷施750倍云大-120(即幼果期喷施)后的第5天(5月27日)、第10天(6月1日)及第15天(6月6日)的每日16时开始测定。每棵树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随机选取第5、6节的5片叶子进行测定,每片叶子在主脉及叶缘选取5个不同部位进行测定,取平均值。

1.4.2 病害鉴定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对葡萄黑痘病、霜霉病及白粉病进行了鉴定。以叶片为调查对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在发病期间进行多次田间叶片发病调查。每棵树调查所有叶片,记载发病的叶片数和调查的总叶片数;对感病叶片按病斑面积占总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载,标准采用Desaymard的十级分级法[9],然后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1.4.3 果实品质的测定

1)单穗重。每个供试品种随机选取5个果穗进行称重,取平均值。

2)单粒重。每个供试品种选取5穗,每穗选取上、中、下3个部位共30粒果实,称重,取平均值。

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个供试品种选取5穗,每穗选取上、中、下3个部位共30粒果实,用WTY-4型手持糖量计测定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平均值。

4)含酸量。每个供试品种选取5穗,每穗选取上、中、下3个部位共30粒果实,混合取汁测定含酸量。含酸量的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试验所用碱为NaOH。

1.5 数据处理

对所有试验数据分别进行方差分析(F测验),差异显著者再进行多重比较(新复极差法)[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大-120对不同葡萄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1.1 不同时期各处理间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由表1可知,8个供试品种叶面喷施750倍云大-120后的第5天(5月27日),除红霞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增大外,其他品种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在处理后的第10天(6月1日),红霞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增高,红宝石无核和早熟红无核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高,其余品种无显著变化;在处理后的第15天(6月6日),除矢富罗莎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增高外,其余品种无显著变化。同一品种不论处理还是对照,3个时期测定的叶绿素含量均以6月1日的为最高。

2.1.2 供试品种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由表2可知,采用750倍云大-120喷施后,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且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红霞、红宝石无核与藤稔和维多利亚间无显著差异;早熟红无核、SO4、矢富罗莎间无显著差异。处理品种中以9307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藤稔、红霞、红宝石无核,再次为维多利亚,早熟红无核、SO4和矢富罗莎最低。而对照各葡萄品种藤稔与红霞无显著差异;维多利亚与红宝石无核无显著差异,早熟红无核、SO4、矢富罗莎无显著性差异。对照各品种中以9307的含量最高,藤稔、红霞此之,维多利亚与红宝石无核再次之,早熟红无核、SO4、矢富罗莎最低。

表1 不同时期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比较

表2 供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比较

2.2 云大-120对供试品种3种病害抗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供试品种在花蕾期(4月29日)和幼果期(5月22日)2次叶面喷施750倍的云大-120后,叶片感病率和病情指数普遍比对照增高,处理与对照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就黑痘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来看,9307和SO4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他品种与其对照间的差异都不显著。9307的发病率处理高于对照6.16%;SO4的发病率处理高于对照5.85%。9307的病情指数处理高于对照3.16%;SO4的病情指数处理高于对照2.35%。对于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早熟红无核与其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发病率处理比对照高出6.9%;其病情指数处理比其对照高出4.39%。白粉病的发病率处理与其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对于白粉病,9307的病情指数与其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的数据比对照高1.09%。

表3 云大-120对葡萄不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 %

由表3还可知,供试品种在花蕾期(4月29日)和幼果期(5月22日)2次叶面喷施750倍的云大-120后,除了各品种叶片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外,各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黑痘病发病率,9307、矢富罗莎、红宝石无核无显著差异。对于黑痘病病情指数,矢富罗莎、红霞无显著差异;早熟红无核、红宝石无核无显著差异;其它差异极显著。对于霜霉病的发病率,9307、早熟红无核无显著差异;SO4、红霞无显著差异。对于霜霉病病情指数,9307、维多利亚无显著差异;SO4、红霞无显著差异。对于白粉病的发病率,9307、维多利亚、矢富罗莎、红宝石无核无显著差异。对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9307、维多利亚、早熟红无核无显著差异;红霞、红宝石无核无显著差异。

2.3 云大-120对供试品种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2.3.1 云大-120对供试品种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对供试品种叶面喷施750倍的云大-120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3.04%~18.53%之间,含酸量在0.49%~0.63%之间;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60%~16.79% 之 间,含酸量在0.64% ~0.83%之间。供试品种在喷施750倍云大-120后,可溶性固性物含量有所提高,且最大提高了2.96个百分点,是维多利亚;含酸量都有所降低,且最大降低了0.3个百分点,是9307。品种间可溶性固性物、含酸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溶性固性物的含量,不同品种间9307、藤稔、矢富罗莎、红宝石无核无显著差异;维多利亚、SO4无显著差异;其对照9307、维多利亚、SO4无显著差异,藤稔、早熟红无核、矢富罗莎无显著差异。品种的含酸量都无显著差异,而对照中9307、藤稔、早熟红无核、红霞、红宝石无核间无显著差异,维多利亚、SO4间无显著差异。

表4 供试品种各处理的果实主要品质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3.1 叶面喷布云大-120对供试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植物光合能力的大小。从表1、表2可知,供试品种在花蕾期(4月29日)和幼果期(5月22日)2次叶面喷施750倍的云大-120后,品种之间叶绿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结果表明,在喷施10~15d的时间里效果最为明显。这与马焕普等[5]在2004年用天然芸苔素处理京亚葡萄的研究结果:芸苔素提高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促进光合作用的结论相符。

3.2 叶面喷布云大-120对供试品种抗病性的影响

从表3分析可知,供试品种在花蕾期(4月29日)和幼果期(5月22日)2次叶面喷施750倍的云大-120,对不同品种葡萄的病害普遍有加重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云大-120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含量,为病害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所以在喷施云大-120的时候最好配合使用相应的杀菌剂,以利防病。

3.3 叶面喷布云大-120对供试品种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从表4、表5可以看出,供试品种在花蕾期(4月29日)和幼果期(5月22日)2次叶面喷施750倍的云大-120后,平均单果重、平均穗重、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及固酸比都有所提高,但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差异显著性不同的原因可能有2方面:一是云大-120本身就有改善果实品质,增加产量的效果;二是供试品种品质形成因素本身就有差异。

总之,云大-120对提高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有一定作用。由于本试验所用葡萄树为当年移栽、树势较差,且BR的使用浓度仅常用的一种,所以,对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不理想。有关BR在葡萄不同品种上的应用时期、方法、浓度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表5 供试品种各处理平均单粒重及平均单穗重比较

[1]国家芸薹素内酯类产品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大120(芸薹素内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1.

[2]王焕民.芸苔素内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基本调节物质 [J].农药,2000,39(1):11~14.

[3]李凯荣,樊金拴.新型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类在农林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16(4):103~109.

[4]朱广廉.油菜素甾醇类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 [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5):317.

[5]马焕普,陈静,刘志民.天然芸苔素和PDJ对葡萄果实品质及成熟期影响 [J].北方园艺,2004,21(6):59~60.

[6]周玉书,朴春树,仇贵生.0.003%芸苔素内酯水剂在葡萄上的应用 [J].农药,2005,44(4):179~180.

[7]王发明.我国鲜食葡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J].西北园艺,2003,17(8):7~8.

[8]周秀梅,李保印,刘弘.油菜素内酯在加工葡萄品种上的应用效果 [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308~309.

[9]张振文,李华,刘会宁.欧亚种葡萄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遗传关系 [J].园艺学报,2000,27(6):441~443.

[10]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21~132.

猜你喜欢

罗莎红宝石叶绿素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在拒绝让出座位前,罗莎·帕克斯就已是一名长期争取选举权的活动人士 精读
提取叶绿素
桃树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叶绿素家族概述
温柔策略
两英亩农场
由松针制取三种叶绿素钠盐及其稳定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