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状态
2015-12-04刘成晨
刘成晨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1 心理状态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虽然在身高上处于劣势,但从来不畏惧人高马大的外国运动员,每次比赛,无论当时的比分如何,无论现场的气氛如何,她总是能在发挥高超的技术水平的同时,还用饿狼般的眼神死死地盯住对手,使对手胆怯。正是这种强大的心理素质成就了她。
相反,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的男单决赛,由王皓对柳承敏的决赛也是心理素质决定胜负关键的另一典型案例,整个比赛从技术层面分析,王皓明显占据优势,但由于他想赢怕输的心理状态,以及过多的杂念造成了他在比赛中的保守现象,因此,其技战术的发挥受到了严重地影响,最终遗憾的输掉了比赛;此外,在第50届世乒赛上,我国选手马琳险胜当时只有18岁的日本小将松平健太,这个案例同样从侧面说明了一些问题,首先,马琳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战术上都远远要强于松平健太,但由于他的心理状态不稳定,求胜心切,比分一直被对手咬得很紧,且在中间两局明显处于被动状态,虽然最终马琳以4∶3战胜对手,但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水平比赛中,一个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技战术的发挥。
2 运动员在实战中的心理状态
2.1 过度紧张与焦虑
比赛中过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在技战术方面表现为不敢主动进攻,上手犹豫不决、缺乏自信,身体心理方面则表现为出冷汗,没有求胜欲望,甚至早早放弃比赛,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本身缺乏实战经验,对于比赛时的心理状态无法及时地作出调整。盲目认为自己的实力不如对手,丧失了对比赛的积极性。开始比赛之前,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
2.2 过度放松
比赛中过度放松的状态,在技战术方面表现为不主动进攻,等着对方失误,对自己的失误不以为然,脚步移动较慢,出力力度不够,对比赛盲目自信,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不够重视比赛或者带有轻敌的思想,在此种心态下,若无法及时作出正确的调整,则会因为自己的盲目失误和自负而输掉比赛。
2.3 落后时消极不安
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暂时落后的状态时,出现心跳加速,心慌,甚至会因紧张和怕失误而导致动作变形和僵硬,低级错误频发。
2.4 落后时盲目自信
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落后状态时,不仅未能及时的做出调整,反而盲目认为落后只是暂时的,仍按先前的技战术进行比赛,盲目自信,则会导致弱点被对手吃的死死的,无法反败为胜。
2.5 领先时得意忘形
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暂时领先的状态时,在比赛过程中出现过度自信和过度放松的状态,甚至开始懈怠,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最后因难以再次使身体和神经紧张起来而逐渐处于下风。
2.6 消极畏惧
比赛中运动员精神萎靡,缺乏自信,比赛中不敢大胆放手进攻,怕失误,最后畏畏缩缩,随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运动员会产生烦躁、焦虑、畏惧等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这些因素会使运动员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极度不利于比赛。
2.7 易受外界干扰
在乒乓球比赛中,心理素质不好的运动员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会因对比赛场地的不熟悉、场馆灯光的强弱、观众的呐喊以及裁判员不公等这些客观的外界因素状况而对自身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且无法在比赛过程中迅速地对自身进行有效的调节,最终影响到其比赛中技战术的正常发挥。
3 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影响因素
3.1 比赛对手
根据比赛对手的强弱,运动员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人遇强则强,碰到强手反而能放开一切去进攻,有的人则刚好相反,碰到强手就觉得自己输定了,上场后反而畏手畏脚。若是碰到弱手,有些运动员则会出现求稳怕输的心态,不敢进攻怕失误,这样畏畏缩缩的打法,很容易因为对手无心理负担的拼杀而败下阵来。
3.2 比赛环境
比赛环境包括很多,场地,天气,观众,裁判等等外界因素均为比赛环境,根据运动员对比赛场地和环境的适应程度会影响到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例如:运动员若对比赛场馆的地板无法适应,则会在比赛中无法跑动自如,甚至会畏手畏脚。
3.3 比赛动机
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求胜心,和他的比赛动机息息相关,比赛动机的好坏对运动员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运动员比赛的积极性。当然,动机也不全是积极的,有时同样会给比赛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运动员因为过于渴望胜利而在比赛过程中造成过度紧张焦虑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其正常水平的发挥。
3.4 外界对比赛的期望
一般来说,若教练和家长对运动员抱有过高的期望,会使运动员在比赛时对自己充满信心,信心越强,比赛成绩便越好。但同样的,教练员和家长对运动员过高的期望如果没有以合适的方式表达,那么则会对运动员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心理过度紧张和焦虑,致使比赛失利。
3.5 自身对比赛的期望
一般来说,运动员对比赛有胜利的欲望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但是当运动员自身对比赛的胜利欲望过于强烈时,则会出现反效果,运动员可能会因为想赢怕输的心态而畏手畏脚,甚至会出现全身僵硬,过度兴奋等不良反应,最终致使比赛失利。
3.6 以往战绩
在高水平比赛中,大多数对手都不是第一次交手,此时,运动员极易受到以往战绩的影响,若以往与对方的战绩赢多于输,则会使运动员产生懈怠的心理,从而变得懒散,相反地,若以往总是败于对方,则会加大运动员的心理负担,担心再次失败最后导致在比赛过程中畏手畏脚不敢主动进攻,从而输掉比赛。
4 提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4.1 模拟训练法
在赛前的训练中模拟出一些可能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场景,例如大比分落后或领先的场景,它能够提高运动员在逆境和顺境里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训练中应制定多套有效地调节方法,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心理应变能力。
4.2 处理关键球训练法
运动员在比赛中处理关键球时,常常会出现手软,进攻不坚定,出手犹豫等情况,因此,可在训练中多安排关键球的比赛让运动员学习如何处理关键球以及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
4.3 诱导训练法
若运动员对比赛的积极性不高以及对自己缺乏自信时,教练员可采用此种方法利用外界刺激来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外界刺激可以是各种搏击项目的录像,也可以是教练员的语言和行动鼓励。
4.4 实战训练法
在日常的训练中多进行队内比赛,使运动员充分熟悉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并自觉地对自身进行调整,积极锻炼在关键球时刻的心理素质,以此来提高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自我应变能力。
5 结语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迅速发展,比赛的胜负将会慢慢倾向于一两分的得失,然而,当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时,心理素质往往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一位好的乒乓球运动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当自身处于不利状态时,能够及时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1]朱建军,张凯.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2(9):34-36.
[2]谷云峰,浅析心理素质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J].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00-103.
[3]宋柄言.心理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4(2):40-41.
[4]林丹.高校乒乓球队赛前心理训练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