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是学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领跑者
2015-12-04覃巧云摄影白舒元
记者_覃巧云 摄影_白舒元
国际部在北京三十五中学的教学改革中扮演领跑者的角色,它的定位十分清晰—“全校课程改革的实验田、新课程的孵化器、优秀教师的研修基地”。
“从三十五中创办国际部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没有把‘为少数学生出国服务’当成我们办国际部的价值追求,而是作为一种附加值。”2015年7月10日,在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的校区办公室内,北京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告诉《留学》记者,国际部作为该校探索教育国际化的重镇,其价值远非“把少数人送出国”所能概括。
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始建于1923年,前身为志成中学。李大钊、邓萃英等名人均是该校的建校董事,“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也毕业于此。
现任校长的朱建民,是2008年调到三十五中任职。在此之前,他先后在北京第33中学、110中学以及第156中学任校长。对于中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朱建民的思考从未间断。
他到三十五中任职后的一年,学校迎来了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等领导人的视察。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到三十五中调研时,提出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两个深层次问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成效,并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温家宝结束三十五中的考察之后,“三十五中就紧紧地围绕着素质教育,围绕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做着多方面的改革。”
求解总理之问,什么样的人才是杰出人才?朱建民认为:“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两大特质:一是他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即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集体、对社会、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应该有责任心;二是作为拔尖创新人才,他应该有极强的创造力。”
校长简介
朱建民,中学高级教师,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2000年至今历任北京市西城区四所中学的校长。现任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兼任北京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北京市西城区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中学分会会长、中学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红军 女,中学高级教师。自1992年到北京三十五中工作至今,现任学校副校长,主管学校国际部,兼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中学教育如何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朱建民告诉《留学》记者,“什么样的学校最受家长欢迎,今后什么样的学校最具有竞争力,我认为是有特色的学校。那么这个特色不在于别的,例如这个学校有个什么乐团、篮球队,我觉得那个不叫特色,那最多叫特色项目。而一个学校的特色应该体现在什么呢?”他认为,应该体现在这个学校的课程上,三十五中的教学改革要以课程为着力点。
朱建民在《留学》采访中提到,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个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什么来实现?是课程。一个校长,他的领导力实际上就是他的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一所学校的课程观,决定了一所学校的人才观;一所学校的课程结构,就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决定了你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结构。所以,一所学校的课程质量,决定你这所学校的人才质量。”
因此,课程是三十五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该校一直在极力打造一种具有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资源。朱建民认为,在课程上的倾力打造,是三十五中最大的一个特色,而国际部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领跑者
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创始于三年前,是现有的三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之一。2012年6月,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三十五中成立公办制国际合作课程项目。让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情怀的中国人”,是国际部的人才培养目标。
该校分管国际部事务的副校长王红军告诉《留学》,学校针对初三毕业生开设“中美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每届60名学生。
朱建民提到,自成立伊始,学校便将国际部的核心价值定位为“通过办国际部来进行东西方课程的比较与融合,是通过教育国际化这个过程,促进三十五中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的这样一个进程。”
国际部在北京三十五中学的教学改革中扮演领跑者的角色,在相关的宣传资料上,它的作用被表述得十分清晰—“全校课程改革的实验田、新课程的孵化器、优秀教师的研修基地”。作为一所老牌公办学校,北京三十五中对于创办未久的国际部赋以如此重要的角色,这在北京的公办学校里是比较少见的。
全校课程改革的试验田
朱建民告诉《留学》,三十五中从2014年起在高中推行“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即学部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走班制。
所谓的学部制,是学校将不同类型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分类培养,“比如说设科技班,一个年级两个科技班,那么三个年级的科技班组成科技学部。”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学生的课程也有所区别。“学部则相当于大学的学院,学生在这个学部内实行走班制,纵向打通;打乱班级界限,不再使用诸如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等此类年级的概念。
学分制和走班制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每个人都有一张专属的个性课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为了加强学生辅导的针对性,三十五中还推行导师制和学长制。任课教师都担任几个学生的导师,负责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学年初始,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容应对学段考试;毕业前,指导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并对未来择业或继续深造等问题提供咨询,甚至包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就任何学习中的问题或学校里的日常事务约见导师。
学长制是指一些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经选拔可担任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工作。进入第二学年的学生,可申请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以自身经验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例如指导新生选课和制定学习计划等。实验证明,学长的工作对新生帮助很大,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学长的组织管理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责任心和协作精神等。三十五中推行“五制”,其目的在于,希望通过推进课程改革,打破分数桎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作为全校课程改革的试验田,国际部当仁不让地成为“五制”教学的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向高中部来进行推广”。
北京三十五中中西合璧的课程体系
英美澳大学桥梁课程
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与美国北美大学联盟(CNAU)以及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NCUK)合作,在高三年级阶段,引进英澳大学的本科预科课程(IFY)以及美国大学本科一年级学分课程(USPP)。学生可以再国内提前完成英美澳大学本科第一年的高等教育课程,各项成绩合格,即获得免课程、免托福、免SAT直接进入境外本科第二年学习的权利。
美国东北大学、佛蒙特大学、斯蒂文斯理工大学等6所美国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17所英国大学;阿德雷德大学、西悉尼大学等17所澳洲大学均承认桥梁课程的合格毕业生资格。
美国高中学分课程
选取语言文化类课程和经济学类课程,包括数学英语、商科英语、国际文化英语、理科英语等衔接国外大学专业课程的学术英语课程,及统计学、基础经济学、市场营销、微观经济学、工程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特色课程及衔接国外大学专业课程的大学准备课程,有效补充国内高中课程的不足。
中国高中基础课程
在中国高中会考课程中尝试文科综合课程和理科综合课程,跨学科边界,拓展知识的宽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科课程突出中国教学严谨扎实的优势,辅以专业双语词汇及实验探索类课题教学,让学生未来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海外大学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对科学有志趣的学生可选择参加中科院为学生量身定制的科技课题,在学校与中科院、北航合作建设的8个高端探究实验室中开展课题研究。语文课程采用学校自编教材,在高中必修篇目的基础上加入中外经典篇目和典故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更加强调赏析教学和人文情怀培养。
生涯教育与职业准备课程
社会实践课程、艺术课程、科技课程、体育课程、国学文化课程。
中国文化与艺术课程
越是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厚,越能够收到世界的尊重与认可。三十五中国际部认为学生不能没有文化“根基”,而应该通晓中国文化,并善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具有国际理解能力和文化通融能力。
国际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中国国学文化与艺术课程,每周半天时间开设各类民族文化与艺术选修课程,包括诗词鉴赏、国学典故、茶艺、书法、国画、话剧表演、民族舞、合唱等,用艺术提升和滋养生命,帮助学生打下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美国精英班课程
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将选拔在英语学习、学科学习、个人表现方面突出、并希望未来赴美留学的优秀学生成立美国精英班。该班的教学内容包括托福、SAT、AP课程,同时也包括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就是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在某以个或几个方面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在未来进入美国前50位大学深造。国际部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大学申请指导。
新课程的孵化器
除了担任课程改革的试验田,三十五中国际部同时还是学校“新课程的孵化器”。分管国际部课程与教学的副校长王红军告诉《留学》,在如何建立新型现代学校制度方面,国际部一直在做不懈的尝试;学校的很多课程“都是通过国际部来进行融合,成功一门,就往学校高中部、初中部输送一门”。
王红军提及,这类课程设计围绕的核心就是实现国际部定下的“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部和美国的诸多所中学、高中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设学分互认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可以对中美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我们现在已经进行了两年的中美基础教育比较研究的课题。同时,国际部还对中美高中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框架和教学体系。”
目前,三十五中国际部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中西合璧的课程体系,其中涵盖好几种课程,包括中国高中基础课程、美国高中学分课程、英美澳大学桥梁课程、美国精英班课程、生涯教育与职业准备课程以及中国文化与艺术课程。
国际部开发的课程,会在成熟之后向本校的初高中部去推广,推广后的反馈极为良好。
“我们所有的课程都非常受欢迎,比如像生涯与素质拓展里面专门有一个小学段的课程。那推广到初高中部就特别受学生欢迎。这样的综合课程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国际部的英文演讲课程、读书课程、艺术课程,在向学校初、高中部推广的时候也大受欢迎。”
朱建民对《留学》记者说,学校计划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打造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课程,让没有出国机会的孩子在国内也能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王红军表示,在打造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课程这件事上,国际部还处在起步阶段,仍需要进一步摸索。“但我们现在有很多关于国际文化理解的课程,以及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课程已经开发得很成熟,学生也很感兴趣。”
王红军指出,国际部有很清晰的课程理念—“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的学生越是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他也越能够得到世界的尊重与认可。”王红军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出国留学是完全学别人”,而是“希望我们的学生出国留学便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做中国文化传播的小使者。”
教师研修的基地
在朱建民看来,三十五中国际部还有个不可或缺的职能是作为该校教师研修的基地。他对《留学》指出,“教育的国际化,首先要实现教师的教育的国际化,才能够实现教学的国际化。没有国际化的教师,哪儿来的国际化的人才?”
学校有时在寒暑假选派老师出国培训,惠及的只是少数人,“到国外你也是学一些皮毛”。实际上,国际部便可以作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的沃土。“通过国际部来培养三十五中老师,使其具备国际化教学理念,用国际化的教学与评价方式来影响学生,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