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2015-12-04王海文
王海文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晋中 030800)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整个教育事业水平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锻炼意识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使得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在很多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将“健康第一”放在指导思想的第一位,其教学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体育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2]。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措施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不仅是学校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校教育与时俱进,在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同时,又使得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仍然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在发展中看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的步伐。该文章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在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较为落后,仍然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在面对新课改的相关理念时,出现认识不够明确,无法正确解读和把握课改的新精神,从而使得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穿着新课改的鞋子,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的作用,使得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1.2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在教学方式上懒于创新,一味地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即课堂上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解和示范相关动作,学生在下面听,然后自由练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死气沉沉,使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难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老师上课上得疲惫,而且学生也兴趣缺缺,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很多高校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自然班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教学落入程式化的俗套,使学生在对体育课的爱好,以及技能和体能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3 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合理性。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相关体育理论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培养,从而使得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提高竞技知识水平服务的,不利于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过于偏重竞技项目的内容,对各方面内容缺乏有效整合,也没有根据学校自身和当地的特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整合,从而使得教学缺乏特色和生气,不利于整个体育教学的有效展开。
1.4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在教学评价方面过于注重最终技能水平的评价,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也大多是采用考试这一单一的方式。这种落后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公共体育课程的评价过于强调客观和量化,评价内容呆板单一,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全面性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此外,在评价过程中,对于一些无法用考试来评估的非技能类项目的学习,还缺乏一个让人信服的评价标准,从而使得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的客观性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 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目标的实现,使得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意义已是不言而喻,而当前实际课堂教学的现状却又是如此严峻,让人忧心。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改变当前现状,找到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成为了当前高校体育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该文将对其具体措施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2.1 树立整体课程改革的观念,完善多方位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的建构
教育观念是指导教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老师要先在思想意识层面树立整体的课程改革观念,对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和精神有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从而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再仅仅停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体育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意识。因此,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个性教育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共同发展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认识,从而使得教学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科内的知识的教学,而是更趋向于往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内与课外活动进行有效地统筹规划,把一定的运动训练也纳入到公共体育课程的管理中,从而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使得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促进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得教学更靠近和适应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2.2 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是连接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老师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创新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打破原有的传统自然班教学的模式,而是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即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然后再根据这些资料从学校自身实际和条件出发,有选择地开设一些公共体育课程,将课程名称、授课老师和授课时间等都公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这种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它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项目、授课老师和上课时间,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体育项目,彼此之间加强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公共体育的兴趣,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亲身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公共体育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此外,老师在对学生锻炼方法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方面,也可以创新地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早操、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即在课堂教学之余,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比赛、篮球赛等。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动作的要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自身原有的公共体育知识相结合,从而内化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娱乐性和健身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来,从而使得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方向过渡与发展,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2.3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的进程中,老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对学生的表现和能力做出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评价方式方面,老师可以改变原来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的评价方式,而是采用结合成绩考核和其他方式相结合的措施,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等。这样的评价会更客观,更全面。在评价的内容方面,老师也要不断丰富评价的内容和项目,而不是仅仅只是对技能项目进行考核,如可以增加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运动习惯、运动处方能力、知识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这样多层次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学生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表现做出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具有健康体魄的人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必须适应新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改革和创新,采取措施完善自身各方面的建设,从而使得自身发展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1]郑丽.关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4):135.
[2]吴燕丹.浅析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9):76.
[3]谢静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体育学刊,2002(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