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强身、祛病”机理与中医医理同源探析

2015-12-04张军平

武术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医学太极太极拳

张军平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太极拳(Taijiquan),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在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从此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拳是在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的基础上,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内家拳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传统民间武术的本质在于,它以丰富的哲理性来指导人体生命之科学锻炼[1],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创拳的理论基础和行拳的准则。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1 太极拳、中医学同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影响

1.1 “天人合一”观在太极拳拳理、中医医理中的体现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理学家张载,但追根溯源“,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则源于《周易》。“天人合一”的内涵在整体观上有两大主要理论支柱,即“天人一气”和“天人一理”[2]。关于“天人一气”,《周易》认为:世界统于“气”,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包括人的机体演化),最终是由气的变化决定的;关于“天人一理”,《周易》认为:天与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同为一体。

太极拳是人体有规律的运动,它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太极拳在行拳中强调中正,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的适中。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刚柔并济、动静相宜,阴阳相生,浑然一体,达到一种中和的完美。从技术上要求自然和谐,无拘无束,全身处处毫无牵制,动静作势,纯任自然,胸部微含而宽舒自然,松腰敛臀,无使有凹凸,无使有缺陷;运行中,调息绵绵,呼吸要顺其自然,行拳要圆活流畅,随屈就伸,做到屈伸开合听自由;运动中以意导动,遵循自然而不任意作为。太极拳理论中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意气合一”等概念正是“天人合一”精髓的体现。古典太极拳谱指出:“以心行气,务沉著,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顺随,乃能便利从心”(武禹襄《打手要言》),太极拳行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动引导外动,进而做到“内外相随”,“气与形合”,“气与意合”,“气与身合”,“内外合一”的和谐境界。另外,标识性的太极图清楚说明阴阳互动,阴阳互为根,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和谐统一思想。太极图的外圆圈是无极。而且大到天地、日、月、星,小到细胞、分子、原子都是圆形,都在进行圆的运动。圆形也是和谐的象征。所以,太极拳理有“无圈不是太极拳”之说。总之,“天人合一”是自然本身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为太极拳所借鉴和摹仿;该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为太极拳思维方式提供了范型[3]。

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皇帝内经》中就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生态自然观指的是地球上人、生命和自然界,各种因素处于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中,其中每一方的存在,既有自身存在又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4]。中医的一个“中”字,不只表明是中国的医学,更传达着一种理念:调理和中,不过不及,不热不寒,恰到好处。人是天地的产物,中医追求人体与大自然、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医还有四句话:“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圣医治心”。高层次的中医求“道”,立足于“天人合一”。中医学充分吸收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核心运用于人体科学研究之中也是最好的佐证。

1.2 阴阳辩证思想是太极拳拳理、中医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萌芽于《周易》,发挥于《道德经》、《内经》,贯穿于太极拳拳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就人这个生命体来说,维持一种正常的动态平衡就是一个健康的机体。人体各系统的动态平衡主要指人体生命系统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人体平衡了,人就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气色好,从而去疾除疴,百病不生,益寿延年。为此,阴阳学说构成了太极拳行拳实践、中医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太极拳理论、中医学理论的中心内容。

太极拳是以“太极”思想而命名的内家拳术。“太极”的主体就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所记载的老子的宇宙观“负阴而抱阳”,就是说宇宙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分为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或两个部分(又称为“两仪”)“负阴而抱阳”就反映了古代的阴阳学说。《系辞·上》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与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一脉相承。古人从天人相应全息观出发,认为万事万物的运行皆由“太极”而生,左升又降,无始无终,循环无端,生生不息。中国古典哲学阴阳理论对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太极拳最讲求阴阳平衡,太极拳理论必须与阴阳螺旋体上吻合,才能体现太极拳的特点。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是以“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为基础的,其关键在于它集合了阴阳、动静、开合等矛盾变化,并由此引申出的动静、攻防、刚柔、虚实、开合、进退、屈伸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5]。太极拳不论在思想、理论、形态、结构、技法和养生价值都渗透着阴阳哲理。阴阳学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这是阴阳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太极拳许多动态也存在着阴阳的相互转化,太极拳“健身、祛病”目的的达到都是太极拳阴阳转化的反映。由于中国古典哲学的渗透,使得太极拳功法中处处体现出动静、虚实、刚柔,内外等辩证内涵,将看似平淡无奇的太极拳运动升华到哲学思想的高度。所以阴阳辩证思想是太极拳的灵魂,成为太极拳文化的基本理论构架,为太极拳理论和实践在发展中提供了构建方式。

阴阳学说在古代不仅用来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客观现象,而且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内在规律,并用阴阳学说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四时五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把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与人体的五脏、五体、五色、五音、五味、五志等用阴阳五行理论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顺应五时、五气,人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从人体组织结构来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体表属阳,内脏属阴。每一脏器,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从人体病理变化来说,阴盛则寒,即是说阴气偏盛,阳气相对不足,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表现以阴寒为主的病理变化,如畏寒怕冷,手脚不温等;阳盛则热,即是说阳气旺盛,阴液相当不足,表现以阳热为主的病理变化,如发热、面红目赤等。从疾病的诊断治疗来说,诊断任何疾病,都要区分阴阳,或属阴性病症,或属阳性病症;申辩阴阳是中医学诊病辨证的总纲,是最基本的方法。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例如,人体的“阴”不足,人体的“阳”就会相当旺盛,因而形成阴虚阳亢的病理状态,出现头昏胀痛、面红眼赤、烦躁失眠、口干舌燥等症状。其治疗是用滋阴潜阳的方法,把不足的“阴”补起来,把旺盛的“阳”压下去,从而使阴阳重新达到平衡。

2 系统整体观念对太极拳、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系统?所谓系统,是指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结构组成模式。将这种模式抽象出来作为指导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世界观,就是系统论。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特定性能的整体。由于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系统论更重视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重视系统功能对系统结构的影响。

太极拳以中国古典天人合一的人体生命系统整体观为基础,以内向性运用意识为特征,研究人的生命运动规律,以及人的生命运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进而运用这些规律,强化意识对于生命过程动态变化的控制,自觉地使生命处于一种高度的有序状态,求得身心健全,内外和谐,并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古典哲学一致认为人的生命是形、气、神三者的统一。如“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体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淮南子·道原训》)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指出“人之有生,全舶此气,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这里,“形”为人体生命之所在;“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本源,有“气”必有“精”,故又称为精气;“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太极拳理论则认为“灵明知觉谓之神,充周运动为之气,滋液润泽谓之精”、“精能生气,气能生神”。习练太极拳需“精”、“气”、“神”三者同练,是人体生命系统整体观的反映。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世上万物皆系统,人作为一个生命整体自然也不例外。这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维方式不谋而合。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蕴藏着许多朴素的辩证分析思想及系统论的观念,强调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认识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积累了大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它在中医学范畴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疾病认识上的联系观和整体观,即把人体与自然、五脏与六腑等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脏腑相关思想以及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都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强调和反映。

3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交融互通关系

3.1 中医学与太极拳在阴阳五行理论上是相通的,在养生治病的目的上也是一致的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古人认为阴阳的变化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中医理论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太极拳理论讲:阴阳分,天地判,始成太极。所谓阴阳分是指阴静阳动、阴息阳生;天地判是指清浊二气分、阴阳相交化生万物。由此可见中医与太极拳理论对于揭示宇宙的基本规律上看法是一致的。

一般认为,太极作为宇宙结构模式,形象地反映了阴阳、五行、八卦等天地自然的共通规律,包含着极深厚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领域常以太极图来作为其原理的图解和标志。如用太极图来表示中医理论的模型是最为恰当的。中医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气机变化的升降消息,生命活动的周期规律以及生理、病理、治疗的模型等等都可用太极图式表示出来。二者都强调要不断地调整阴阳关系、和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只是一是用药物,一是用动作导引而已),从而达到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根据《内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的太极思维方法,将人体的生命状态分为未病态和已病态两类,而未病态和已病态又以神经感觉作为划分的标准,这样就由未病态、已病态和神经感觉三部分构成了人体广义病理学说的太极模型。所谓已病态就是“偏阴偏阳”的疾病状态,它明显具有痛苦感觉(症状)而偏离人有序化的状态。所谓未病态,就是符合“一阴一阳”的人体状态,即健康状态,没有明显痛苦感觉(症状)的人体相对平衡的状态,隐病虽潜状在人体里面,但它尚未破坏人体的平衡,尚未有痛苦(症状)的感觉,这类型也属于未病态的范围。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阴阳五行学说是这些体象信息的逻辑思维和分类的工具。从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分析,中医学术体系是一个内外气息对立统一的人体太极模型,而在人体的复杂保健及疾病控制方面分析,传统中医则是通过治养结合的太极模型来指导医生临床实践的。所谓“治”就是对巳病态的结合施治,所谓“养”就是对未病态的摄养修练。中医自古以来就有治养结合的传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如治病的方药,针灸、推拿、导引、暗示心理疗法、食疗、音乐、唱歌、颂经等疗法。治未病有调神宁心、养生、运动、导引、摄养术,太极拳运动等项目,通过各种人体调理方法,适应天时变化,做到人体内部五行之气顺应大自然的变化,保障人体内外气的对立统一,协调中和。

王宗岳著有《太极拳论》就以《太极图》为理论依据。用“太极图”的阴阳哲理解释拳理,总结太极拳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对立统一辩证规律,这同中医养生理论相吻合。太极拳拳理遵循《太极图》五个层次,首层为圆形,意思为“无极而太极”指太极拳开始时,心中泰然,抱元守一,气归丹田,阴阳动静,进退悉具其中;第二层意思中间分为阴阳,各得其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喻拳之柔中有刚,动中有静,互为其根之意;第三层意思为五行顺布,前进属火,后退属水,左顾为木,右盼属金,守中为土。第四层意思通过人体对应协调中和作用,如前进之中必有后撑,向左必先向右,上下对拉拔长等动作,长期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的感觉。通过内外气的交换,运用五方五行之气,调养人体五脏之气,如东方属土养肝,南方属火养心,西方属金养肺。北方属水养肾,意守中土养胃。第五层意思表示人与自然融合在一体。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处处有太极,太极之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因此,古人把这些万事万物,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高度概括,抽象化为太极图,用于理解、领悟和感知太极之义。

3.2 太极拳“祛病、健身”的实际效果符合中医学医学理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基础医学和生物学科的研究,对人的生命机体的运行情况及生理病理的发展演变已经有了比较清晰明确的认识。长期习练太极拳对人体所产生的各种生化反应并能获得增强体质防病去疾的实际效果,同样与中医学的医疗保健作用有共通之处。太极拳的练习结合了传统导引术、吐纳术的呼吸方法,一方面可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通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起到了按摩锻炼。另外,太极拳讲究松、静、空、灵,陶冶超然脱俗的心境,旨在修身养性。太极拳的锻炼过程就是参禅的过程。修炼者行拳时,身心各部讲究松、静、空、灵,举手投足、身形变换贵在顺其自然,行如流水,身心双修。这正符合中医医理:哀伤神、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虑伤心、恐伤肾、食多伤胃、房事多行伤精又伤气。

中医基础理论运用太极阴阳消长的规律,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年月日时(四柱)的周期变化有着相应相合的内在联系。《素向内经》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人身法天象地,气血盈虚消息与天地造化同途。”比如一年中人体阳气的消长与四季日照气温的自然循环有关。这一重大的发现,更加印证了太极拳不单纯是练方位的阴阳消长,同时也是练时空的整体阴阳消长。

[1]王振川.太极拳哲学思想渊源浅探[J].武当,2004(8):19.

[2][3][5]杜晓红,李 强.对《周易》与太极拳内在联系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57-60.

[4]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105.

[6]董逢威,等.析“太极拳”理论渊源[J].浙江体育科学,2014(2):113-116.

[7]张巧霞,等.朱熹的太极之理在中医学中的体现[J].中医药理论研究,2013(6):73-76.

[8]闫 民. 身体观视域下太极拳的哲学意蕴 [J]. 体育科学,2015(2):90-95.

[9]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10]张义敬,张 宏.太极拳理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11]皇帝内经·素问[M].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罗根海. 中医学形成初期的哲学思考 [J]. 医学与哲学,2006(1):55-56.

[13]鄢行辉,周美兰.太极健身祛病[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中医学太极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42式太极拳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