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04王新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标枪田径趣味

王新东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082)

在高中田径课堂上展开趣味教学有其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一是田径课堂改革的需要;二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三是学生运动和体育兴趣培养的需要。那么,何为趣味田径呢?笔者认为,所谓趣味田径就是对不同对象的身心特点而专门设计的某些具有趣味的田径活动形式的总称。教师展开趣味田径,不仅能给枯燥的学习增添趣味元素,更让课堂精彩纷呈,活力四射。那么,教师应如何在田径课堂上展开趣味教学呢?本文将从趣味课堂导入、丰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练习这三方面分析趣味教学在田径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

1 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在趣味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呢?如何才能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田径课堂在导入就异常精彩?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从思想上重视导入,更应落实到行动。笔者认为,导入不仅讲究“趣”字,也要注重实效。也就是说,课堂导入不仅要凸显其趣味性,吸引学生,也要注意其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的衔接性。

1.1 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以往的高中田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热身后,直接切入田径项目的学习。此种方法省略了尤为关键的部分—课堂导入,因而使田径教学黯然失色。在趣味田径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做法,而应以趣味导入课堂,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情境,以贴合高中生的情境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标枪”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利用语言描述情境,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开始,教师以动人的比喻描述情境:同学们,哪一项田径项目需要我们把身体姿势做成“一张拉弦待发的满弓”(教师边描述,边用身体做出这个运动)。这一生动又富有趣味的情境描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开始猜测这一田径项目的名称。有人说是铁饼;有人说是投铅球;有人说是标枪……课堂学习氛围愈来愈浓厚。学生拿着标枪做出“一张拉弦待发的满弓”的身体姿势,恍然发现:原来教师描述的是标枪最后用力时的身体姿势。学生猜出后,教师继续引出问题:标枪知多少?也就是你对标枪的了解有哪些?你懂得如何握枪吗?其用力的技术你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成功利用语言描述情境,吸引学生关注。略带幽默的比喻让标枪学习贴上趣味的标签,也让原本沉闷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

1.2 游戏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在趣味教学中,游戏是带领田径课堂走向活跃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游戏,不仅帮助学生达到热身目的,还让学生在乐学氛围下融入学习。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跨越式跳高”这一内容时,教师以游戏导入,成功实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游戏名称:圆形集体跳杆(播放动力十足的音乐,渲染游戏氛围)。游戏方法:按学生人数,分为若干小组(人数均等)。小组以圆圈形式站立,其中一人手持竹竿(竹竿一端落地)站在圆心位置。音乐响起,游戏开始,持杆人在圆心位置以逆时针横扫,节奏是先慢后快,从小组学生脚下通过时,学生需要腾空跳跃,以避免被竹竿碰到。如果被竹竿碰到,则被罚出局。音乐结束,哪一组学生被罚出局最少的为胜利小组。在这个游戏中,由于有了动感的音乐,再加上游戏需要小组学生全神贯注,因而学生非常投入。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躲、跳、跨,因而弹跳能力和反应能力得到发展。这样趣味盎然的游戏得到了学生的亲睐,值得推广。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游戏导入田径教学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以免“玩过头”,而学生的练习时间却缩短了,达不到原定的教学效果。

2 丰富教学方法,凸显趣味田径

趣味田径,需要趣味内容作支撑。因此,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方法,凸显趣味田径,让田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那么,教师应该利用何种教学方法呢?到底哪种方法又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又能凸显趣味田径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变通法,创新呈现方式;利用模仿法,营造趣味课堂。

2.1 变通法,创新呈现方式

在高中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变通法,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循规蹈矩,因为在新课改下,学生需要的是新鲜的内容。所谓“新鲜”,也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学绞尽脑汁创新内容。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田径教学内容基础上,创新变换,以不同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训练中,获得发展与提高。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跑步”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变通法,实现训练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在新颖、富有趣味的学习内容下,得到提高。以往的跑步教学以直线跑为主,在此次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跑步,让学生“跑”得开心。如:蛇形跑、波浪形跑、螺旋形跑。除此之外,还可以打破常规,变向前跑为后退跑,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跑步感觉。在跑步练习中,教师还可以以小组竞争形式进行。增加了竞争元素的跑步更是让课堂教学呈现热闹的景象,学生快乐地跑着,在跑中学会加速度、学会变向等。由此可见,变通法应用于趣味田径是值得推广的,因为它能活跃课堂,让田径课堂散发出“趣味”的味道。

2.2 模仿法,营造趣味课堂

体育运动与生活紧密联系,因为有很多体育运动是从生活中引申出来的。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模仿法,让学生模仿某个动作,从而运用到体育项目的学习上。通过模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某项技能,也让课堂充满趣味。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跨越式跳高”这一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模仿“猴子摘桃”的情景,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利用气球代替桃子,把它们挂在不同高度的地方;而学生则扮演猴子,跳起摸球(摘桃)。在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原地、短距离助跑、单或者双脚起跳,以摸到不同高度的球。在模仿“猴子摘桃”的过程中,学生兴奋不已,课堂趣味十足。又如:在学习“跳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蛙跳、兔跳等。总之,在田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运用模仿法,让学生模仿与田径内容相关的动作,营造趣味十足的课堂。

3 优化练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

枯燥的田径练习不足以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只会让学生感觉到体育学习的乏味,进而不愿意主动学习。教师教授完某一项体育技能后,必须优化练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到练习中来。如:设计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融入情景练习;设计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完成练习等。在这个环节,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是否有趣,还要多加观察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指出,帮助改进。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障碍跑”这一内容时,教师以红军长征为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去练习障碍跑。此次的练习不同于初中,因为障碍环节增多了,主要分为四个障碍:滚草地、钻山洞、越小山、过小桥。每个小组接受任务,苦练这些本领,以学会障碍跑的方法。学生练习时,教师在一旁观察、指点。等练习结束,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此次练习时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再投入练习,争取进步。在情境中练习障碍跑,摆脱了单调的模式,也让课堂凸显出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

4 结语

总之,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教师必须及时更新理念,以趣味田径,活跃课堂。但是,在运用趣味教学时,教师应同时兼顾好“趣”与“学”,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此外,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展开趣味教学,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设计趣味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新课改背景下,需要的就是灵活应变的教师,需要的是能够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课堂教学的教师。趣味教学运用于田径教学中,必定能引活田径课堂,助力学生发展,推动课堂改革。

[1]薛全忠.普通高中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田径,2013(12).

[2]顾雪芳.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3(24).

[3]侯建辉.高中田径教学改革之见[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5).

[4]季永涛.新课标下的田径教学探析[J].新课程(教师版),2006(10).

猜你喜欢

标枪田径趣味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基于Matlab 的标枪形心位置研究
物理知识点在标枪运动中的应用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