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对比观察
2015-12-03王静
王 静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心卫生院,江苏扬中 212211
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对比观察
王 静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心卫生院,江苏扬中 212211
目的 探讨供应室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清洗效果对比。 方法 选取重复使用的不同用途医疗器械作为研究材料,均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集,就传统的单纯清洗法(对照组,n=200)与依据器械用途分类,综合清洗法(观察组,n=200)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1选取管腔类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99%;对照组1分别为86%,85%;观察组2分别为99%,98%;对照组2分别为85%,8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供应室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是工作核心,对不良事件的防范具重要意义。
不同清洗方法;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对比观察
因临床应用,医疗器械常有一定量的脓迹、分泌物、血迹等粘附,有严重传染性和污染性,故有效清洁、消毒灭菌是处理供应室污染器械的关键,而对有害离子、微生物有效消除是首要且有效措施。为对供应室器械完善、科学清洗,对方法进行合理选取,是提高洁净度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重复使用的不同用途医疗器械作为研究材料,就传统的单纯清洗法与综合清洗法效果展开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共400件,包括人流包器械、止血钳、医用器皿等。根据特性加以分类,其中管腔类器械具体为200件,包括妇产科子宫腔吸引管、临床腰穿针、胸穿针等。常规类器械200件,包括口腔科器械、人工流产包内其它器械、镊子、止血钳、刀柄、拆线剪、手术剪。依据清洗方法的不同,将管腔类器械按观察组1、对照组1各100例划分,分别行综合清洗和常规清洗,将常规类器械按观察组2和对照组2各100件划分,分别行综合清洗和常规清洗。
1.2 方法
1.2.1 清洗方法 (1)观察组1:即针对管腔类器械采取并制定综合清洗法,将器械置入全效型多酶清洗液中并完成浸泡,设置浓度为1∶270,静置5min后,使器械最大程度的与多酶液接触,在所采用的多酶液下,用专业毛刷仔细对管腔内壁做抽刷动作,观察无血迹、污迹存在,后用压力水枪冲洗,再用超声波完成后续清洗,管腔内水分用压力汽枪吹干后在全自动清洗机中放置,设为90℃,行20min干燥处理。对照组1:即针对管腔类器械,应用常规超声波联合酶清洗法。(2)观察组2:即常规类器械应用综合清洗法,回收器械至供应室特设的去污区,分类检查,器械关节均打开,在多酶液内完成浸泡,如血迹、污迹较为明显,需在水中用毛刷细致刷洗,至肉眼观察不存在污物,实施滤水冲洗,在台式超声波清洗机内予以放置并行相关清洗。此种操作方法,可清除多酶,又去除众多附着细微污物。超声波清洗后,细致检查器械的清洁度后分装,每器械筐50把左右。然后放入清洗机内,依据润滑干燥程序,行相关操作,先喷润滑剂,再对其干燥,温度设置为90℃,20min。对照组2:应用多酶浸泡手工清洗,并取棉布予以擦干存放。
1.2.2 检测方法 (1)带灯放大镜检测及目测:器械清洗干燥后,用带灯放大镜仔细检查,对器械齿牙、相关关节、器械表面光洁度,观察有无残留锈斑等。若不洁净,可重复清洗,器械存在锈斑情况时,取除锈剂在操作中应用,行除锈操作。(2)血红蛋白检测法:应用隐血检测试纸完成隐血试验,即参考并依据胶体金免疫检测原理,0.2~2000μg/mL血红蛋白最低含量在5min检出,即可定义。隐血试验目前已广泛在临床应用,具快速、特异、简便、灵敏等优点。对管腔进行检测,观察有无血渍,在试验品上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来回涂擦,将棉签置于装有生理盐水2mL的医用试管,1min震荡,将有箭头的试纸一端插入,静置5min,对结果进行正确评估。即为条形试纸条,共包括C和T 2种标识。对阳性进行评估:控制线(C)与反应线(T)出现一条红色色带;阴性:反应线(T)无色带,控制线(C)有一条色带。
1.3 观察指标
统计隐血试验、目测+5倍放大镜检测的清洗合格率[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1选取管腔类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99%;对照组1分别为86%,85%;观察组2分别为99%,98%;对照组2分别为85%,8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清洗合格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加强安全防范是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率的关键,其中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属重要环节。原卫生部在2009年4月1日发布了3个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规定除了被不明原因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气性坏疽、脘毒体污染的物品、器具、器械需对先消毒、后清洗规程执行外,其他各科室医疗器械,应参照常规灭菌的程序。确保成功消毒和灭菌的关键为彻底清洗。故消毒供应中心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清洗是重要的日常工作内容,为使清洗质量提高,确保灭菌成功,需对正确的清洗方法进行制定[3-4]。
以往应用的传统手工清洗方法,需人工反复对器械关节部位、齿缝刷洗,费力,用时长,工作量大,且无法对各部位完全清洗干净,易出现缺洗、漏洗情况[5]。手术清洗方法,在器械有锈斑时,只能反复用钢丝球搓洗,才可达去除效果,但器械表面在反复搓洗下,极易受损,且增加了器械返锈风险;器械用棉布或毛巾擦干,毛絮易粘附,诱导二次污染发生。采用石蜡油行后续细致保养,此物质特性为不溶于水,易对高温灭菌的水蒸汽发生阻隔,除对灭菌造成一定影响外,也无法对器械生锈产生抑制[6-7]。
本次研究观察组取新清洗器械方案应用,行器械分类,综合清洗。首先,必须先对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完成初步冲洗,再于多酶清洗液中浸泡,此过程>5min,检查、科学分类、手工初步刷洗,完成清洗环节。之后,后清洗。取多酶清洗剂行浸泡,可软化污染物,促进有机物等有效分解。
分析全自动清洗机的工作原理,清洗程度包括多种,依据需选择,如器械清洗、干燥、上油程序等。最后,取适当润滑剂应用,对清洗后的器械予以保养,以使清洗质量得以较好保持,又使器械使用期限显著延长。通过对换能器使用,将超声波发生器高频讯号向高频机械振荡转换,经清洗液传播,在清洗液中,以疏密均匀形式较好的辐射被清洗物件,产生“空化”现象,在清洗液中有“空化”状况形成,出现破裂,此种“空化”达物体表面瞬间,有>1000个大气压力的冲击力产生,于物体表面空隙分布的污垢即出现分解,进而破裂,剥落,发化清洁和净化物体作用。器械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可完成全面清洗,但有机物残留较多时,清洗多不理想。故器械采用超声波清洗前,先行多酶液浸泡,并行手工刷洗操作,也是重要环节[8-9]。
供应室实际清洗可重复使用器械过程中,因器械存在清洗方法、结构、污染程度差异,关于酶剂在供应室综合清洗法中的浓度,操作中浸泡的时间,手工清洗的方法方式等,应依据医疗器械结构的精密度、复杂性、相关污染程度而定。精密、复杂的器械需手工清洗,器械为管腔时,还需用医用专业管腔器械清洗刷。供应室为重要的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部位,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重要的减少医院感染的环节,故提高物品清洗质量、无菌物品质量,是保障临床安全的关键。应用多酶清洗液,可使于物体表面的附着物有效清除,清洗质量提高[10-11]。任何有机物残留,如黏液、血迹、蛋白质、脓剂等,均会对消毒气体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构成妨碍,且有细菌保护膜产生,对灭菌效果构成影响,故灭菌前对医疗器械彻底清洗是需重视的环节。酶对干和湿的污物可有效分解和祛除,酶有多酶、单酶,前者可对所有有机污物清洗,后者仅对污物中的蛋白质清洗。含酶清洗剂因有蛋白质水解酶,故可对人体各种分泌物即脂肪、蛋白质黏多糖、碳水化合物分解[12-13]。并能与器械的每个表面接触,快速彻底清洗复杂管道,对血迹污迹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去污程度,特别是带齿的器械,水质对其不构成影响,较易漂洗,器械在洗后清洁光亮,除使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减轻外,器械寿命延长,优于其它方法[14-15]。同时需注意操作中的安全事项,包括对清洗规章制度严格遵守,重视自身保护,环境保护,及时处理污染的环境。器械轴节在浸泡时需打开,浸泡后需流水冲洗,烘干后再予以高压灭菌。依据其特性,应用快速多酶清洗液,按比例配置,控制持续时间在8h内,现配现用,可提高应用成效。
综上,供应室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是工作核心,对不良事件的防范具重要意义。
[1] 秦年,蒋立,普爱英.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流程改进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5-16.
[2] 国家食品药口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食药监办[2007]188号,2007-09-21.
[3] 陈侠钰,黄立峰,毛雅琴.夜间急诊手术器械清法处理方法的改进[J].护理与康复,2011,10(2):173-174.
[4] 殷秀娟,肖丽妹,沈玉琴,等.口腔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5-126.
[5] 朱桂双.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55-56.
[6] 邓玉环,贾丽英,林燕群.多酶清洗剂与碱加酶清洗剂清洗器械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00.
[7] 刘婷.多酶清洗液在肝炎病人手术中器械清洗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0(8):9.
[8]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2-225.
[9] 石明兰,陈辉.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8):1466.
[10] 陈姬弋,袁小铃,苏爱莲,等.碱性和中性多酶清洗剂清洗复用骨穿针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110-113.
[11] 黎云霞,李淑玲.介入室可复用器械集中管理前后清洗质量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173-174.
[12] 庄春芬,俞丽云.植入性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0(4):560.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副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2009:1.
[14] 刘敏.外来骨科手术器械集中管理[J].中华医学感染学志杂,2011,21(15):3229-3230.
[15] 黄代芳,李风英,代秀华,等.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51-52.
The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leaning methods in cleaning equipment supply room
WANG Jing
Center Hospital of Xinba,Yangzh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Yangzhong 21221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cleaning supply room equipment. Methods The different reusable medical device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material,were collected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raditional cleaning method group(the control group,n=200)and comprehensive cleaning method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ment use classific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n=200),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Group A choose lumen type devices occult blood test,the pass rate was 98%,+5 visual magnifying glass with a pass rate of 99%;the control group A were 86%,85%;the observation group B were 99%,98%;group B were 85%,86%,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he sterile supply room is the core work,the prevention of adverse events h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Different cleaning methods;Supply room equipment;Cleaning effect;Contrast observation
R472
B
2095-0616(2015)08-199-03
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