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北京城镇化质量
2015-12-03赵凯
文/赵凯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从1978年-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由871.5万人增长到2151.6万人,城市化率由54.9%提高到87.5%,已处于城市化稳定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化的外延扩张式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临界点。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将并存其间,北京亦不例外。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然任务,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要求,北京的城镇化必须进入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实现北京的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须针对北京城镇化呈现出的特点,寻求解决路径。
五大特点显现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特大型城市,对全国不同层次人口的吸纳有着天然优势,城镇化发展亦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呈现出五方面特点:
一是外来人口成为拉动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本地户籍人口的城镇化速度相对缓慢。一方面,外来人口成为城市化主力。2005-2014年,北京新增城镇人口中外来常住人口占80%。2014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达到81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38.1%,意味着每3个北京人中就有1个是外地人。另一方面,每年有一部分农民主动或者被动地转化为市民。如近年来北京推动了城乡结合部的50个重点村改造,以及与城区棚户区改造同步进行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六环之内的大量村庄被纳入到了整治范围,这些区域的农民因此被动实现了城镇化,但截至2013年,北京农村户籍人口仍有289.7万,农转居任务依然繁重。
二是中心城仍然是全市城镇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区,但近年来的产业与功能疏解也已取得初步成效。北京市中心城承载了全市68.5%的城镇人口和69.6%的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方向已从外延扩展转为以内涵发展为主。目前中心城功能疏解刚刚起步,势头较好,比如人口疏解方面,通过结合中轴线申遗和重点工程等多种方式,旧城已疏解人口3600余户;产业疏解方面,借助奥运机遇,中心城陆续停产搬迁首钢、北京焦化厂、北京化二等传统工业企业,工业和仓储用地占中心城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从2003年的16.2%降至2014年的不足10%,且中心城区已明确不再供应上市工业和仓储用地。
三是新城地区建设规模有序较快增长,产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有效分流了中心城区的人口流入压力。新城已经成为全市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2014年新城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0%左右,比2006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新城目前聚集了全市近50%的常住人口,并且是全市人口增速最快的区域,特别是在截流外省市来京人员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是小城镇集聚和吸纳功能不断提高,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节点的作用正在凸显。目前北京市共有182个建制乡镇,31个已纳入中心城范围,43个纳入新城规划范围,其余108个相对独立发展的小城镇中,市政府确定了42个重点小城镇。到2014年底,42个重点镇平均城镇化率约为50%左右,成为吸引城市功能和人口的重要承载区域。
五是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城乡一体化水平有待提升。尽管已经拥有较高的城市化率,但北京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发展的差距依然明显。从居民收入来看,自1987年以来,北京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虽然自2009年之后农民收入增速较快,但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基数较大,二者之间的绝对值之差仍在扩大,2014年达到23684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倍。从居民消费来看,2014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是农民的2倍。
内部结构失衡
在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尽管北京推进城镇化的速度较快,但城镇化的内部结构和质量仍存在诸多不平衡:
首先,北京市各区县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区县城镇化质量得分的标准差是5.56163,远高于区县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标准差0.1965。东城、西城城镇化质量较高,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城镇化质量普遍不高。
其次,各区县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新区作为未来吸纳北京人口、承接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应该发挥的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提升城市发展新区城镇化质量的压力尤为迫切。
第三,从分项指标的内部差距比较,空间集约指标的内部差距最大,城市建设的三个二级指标以及财政指标、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指标内部差距较大,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指标的内部差距较小。表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等方面协调水平较好,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需要强化。
最后,由于各区县的发展基础、物质积累和发展实际不尽相同,制约各区县城镇化质量提高的短板也存在差异。
由此不难看出,北京的中心城区城市化已基本实现,未来提升北京城市化率的重点在于除东西城之外的其他区县,特别是郊区县,提升北京整体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必须立足区县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
提升路径
结合上述对各区县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未来北京城镇化发展应以人口的城镇化为核心,着眼于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为导向,着力推动中心城-新城-重点镇的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全体居民共建共享城市化发展成果。
城镇人口既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服务主体,新型城市应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作为终极目标。一方面,要扎实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有序推进本地农民“市民化”,分类引导“夹心层”、“农转非”人员、农民工等重点人群更好地融入城市;另一方面,要推动“夹心层”向上流动为中产阶级,成为城市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中坚力量。核心是要在一些领域逐步降低门槛,消除隐性障碍,真正给予“夹心层”市民待遇。三是要全方位提升城市化品质,建设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充足多元的就业机会、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其次,要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中心城-新城-重点镇”联动发展格局。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须尊重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完善城市化的总体空间布局。要构建更加细化、更多层级的城市化体系,在推进中心城人口与功能疏解的同时,将新城作为城市化的战略重点,同时积极发挥小城镇的支撑作用,顺利推进新型城市化。一是深入推进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将优化提升中心城功能作为新型城市化的主攻方向。二是要按照区县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新城建设,充实产业功能,完善服务功能,积极促进新城业城均衡发展以及新城与中心城的联动发展,提升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使新城成为未来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三是把重点镇作为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节点,立足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充实城镇的特色产业功能,依托功能区建设积极吸纳农民就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建设“小而美”的特色城镇。
第三,须强化以城带乡,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协调发展。
将城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推动城市产业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辐射,城市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拓展,城市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扩散,促进城乡发展的对接与融合,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目标。
第四,要结合新型城镇化需要,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和管理制度改革。
逐步推动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合理规划镇域规模与布局,做大做强重点镇,合并一些面积较小、功能相近的乡镇,以便于促进城镇更集中发展。精简高效地核定新乡镇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时避免重复建设项目规划与审批。针对现有行政管理问题,加快城市化过程中的乡镇管理向街道、社区管理转变,借鉴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逐步推动部分管理职能重心下移,进一步精简行政成本,同时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第五,应深化跨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城市化在更高层次可持续发展。
建立首都经济圈分工合作机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其对进京人口起到一定“拦截”作用,有效调控北京城镇人口规模,保障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跨区域合作,加速推动北京周边区域城市化进程,并带动其城市化质量提升。通过跨区域合作,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城市群,提升整体承载能力、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