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系统化改革

2015-12-03曾凡奎赵敏石伟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改革专业

文|曾凡奎 赵敏 石伟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系统化改革

文|曾凡奎 赵敏 石伟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属于工程教育范畴,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的课程设计改革方式,改变了过去各专业之间互不衔接、互不相关的问题,既能使教师集中一起进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又能使学生在学习各主要专业课时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更加扎实地学好各专业课。期待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尝试,逐渐完善课程设计的形式、内容和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国以才兴,业以才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实用性人才培养。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指出:今年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同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来实现的。对工科大学生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性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通过课程设计训练,能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开拓的精神。原来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已经不大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针对现行课程设计的不足,我们对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旨在把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在《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主要专业课中都安排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于这些课程设计怎样相互衔接,体现它的整体性和系统化,提高该教学环节的综合训练效果,指导高质量的课程设计都有深远的意义,而对于该专业的教学来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地位突出,也是高校评估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各校都很重视。一般讲,国外高校办学条件与我们有较大差距,其培养方案与学时分配和我们不同,他们的专业课程设计一般有专门的实践训练场所,由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辅导,各课程设计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较强,管理体系也较健全。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般是某一专业课学到一定程度后,老师布置相关的课程设计任务,这样,各门课自成体系,互不连贯,忽视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在建筑、结构、基础、施工组织及他结构方面的问题,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老师又下达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也只是仿照例题做课程设计,未联系以前做的课程设计,其他课也基本如此,这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系统化改革的实施

实施内容。课程设计是某一门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属于比较专题性和单一性的训练,涉及到理论计算分析、设计绘图、计算绘图软件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课程设计,我们希望让学生对建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实践,锻炼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温故而知新并进一步理解所学课的作用,这也是毕业设计之前的一个水到渠成的设计检验。

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设计是学生进入土木工程施工、设计、管理和科研领域的预演和准备,其在4年本科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另外,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课程设计还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我们主要对现有的课程设计模式,指导教师选择、开题、答辩与考核评分方式、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系统化改革与创新。具体内容是把各课程设计贯穿在一个设计题目中,题目可考虑民用建筑,也可考虑工业建筑,各题目应考虑“拆得开”、“并得拢”,这样,各课程的专业老师也能连在一起进行教学研究。

本课题解决的关键教学问题是解决各科课程分开设计,缺乏联系而带来的问题,能使课程设计环环相扣。

实施方案设计。为使本课题能顺利进行,课题小组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和手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资源,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以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为保证师资队伍健康、持久发展,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坚持对外交流合作,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引进高层次杰出人才作为学术骨干,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实现专业建设目标;从土木工程领域一线聘请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建立数量适当、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使学生及时了解土木工程技术前沿,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访问或攻读学位;建立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的机制,鼓励教师考取执业资质证书,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并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更高水平教学基本功竞赛等。

改善学生的设计条件,对未满足设计要求的设备及时更新补足数量,对各类规范、资料进行收集,同有关单位建立联系,共同提高。进一步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调整实验室布局与配套设施。

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采取外出参观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推进设计教学改革,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设计课程教学。

积极争取科研课题,特别是横向课题,来积累经验和财力,到一定程度申请更高一级课题,丰富和改善教学条件。将教师的科研及生产项目有机地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土木工程课程设计的系统化题目

针对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中开设的《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or钢结构》,《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课程中课程设计环节,给出一个设计题目,比如陕西建固中学教学楼设计,由指导教师给出建筑图,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两个结构形式,有指导教师给出建筑图,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让学生识图,描图,加深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完成此次课程设计;在《钢筋混凝土结构or钢结构》课程结束后,让学生绘出陕西建固中学教学楼的结构图,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结束后,指导学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图、结构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本工程概预算,完成《建筑工程预算》课程设计,所有的课程设计完成后,将成果装订成册,作为毕业设计,既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了知识,有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效率。本次土木工程系统化改革项目若成功顺利完成,将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对于现在的土木工程类学生来讲,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学习温故而知新和进一步理解所学的课程将有很大的作用。

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JGY20)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目前,国内除了部分土建类名牌高校外,绝大多数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这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设计完成质量不高引起的。因此,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注意把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纳入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中。如何利用好学校现有资源,加大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且只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更好适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才能办出特色,专业才能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尝试探索一种新的系统性强的课程设计改革方式。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改革专业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改革之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瞧,那些改革推手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