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幼儿学习观与其角色的发挥

2015-12-02邱源子

科技视界 2015年33期
关键词:改善

邱源子

【摘 要】教师的幼儿学习观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其他所有教育观的基础。教师对幼儿学习观的认识与改善是一个长期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通过培养幼儿基本的学习兴趣、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文化环境来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有助于幼儿教师真正理解幼儿学习的本质与规律,也有助于教师教育实践的改进。

【关键词】幼儿学习观;角色发挥;改善

1 幼儿学习观是教师教育的核心

1.1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学习观

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知识的总量呈爆炸式增长,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一个人如果只运用在学生时期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学前教育虽然是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幼儿在这段时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培养终身学习者也是学前教育的一个应有目标。

自终身教育概念提出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贯穿人的一生。幼儿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最初始阶段,它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教育有很大的差异,不像其他教育一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而主要是通过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1.2 认知结构下的幼儿学习观

学习是通过认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幼儿合适的的学习材料,培养幼儿对这些材料的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自行去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其次,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过程,人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内在动机构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要素。只要幼儿有兴趣,他们的学习过程就会顺利进行。因此,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的最好方法。相比之下,当前很多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方法向中小学的模式靠拢,注重知识灌输,这些做法由于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因此很难使幼儿产生学习动机,使他们维持对学习的长久兴趣。最后,注重幼儿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发现学习能够挖掘智慧的潜力、使外来动因变成内在动机,学会发现有助于对所学材料保持记忆。发现学习基于学习者主动性的学习,这种行为对幼儿来讲是可以借鉴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和认知发现对于他们而言新的事物或思想。当然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关键并不在于要发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而在于培养幼儿的思考和观察习惯。

1.3 人本主义下的幼儿学习观

人本主义理论是从人的潜能、本性、经验、看待价值的角度等方面来研究问题,人本主义幼儿学习观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和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方式,关注幼儿的学习潜能以及情感的重要作用。[1]幼儿的学习需要来自自身,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他们可以反复地、长时间地去玩耍。而他们对不喜欢的事情,即使教师采用高压的手段,他们的参与意愿也是很低的。原因很简单,幼儿喜欢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学习活动,幼儿本身对学习价值的评价主要来自学习是否能够满足兴趣需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会有不同的兴趣需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偶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兴趣,围绕幼儿的生活,从幼儿喜欢的生活事件中寻找教育的契机,通过活动的组织、场景的建设等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著名的瑞吉欧教育理念,就是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他们喜欢的学习对象(玩具)等。

幼儿的潜能是无限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幼儿教师通过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鞍山市的XX幼儿园的“帮助盲人”游戏中,小朋友们通过体验盲人的生活不便,自然地会在后来的游戏中主动地帮助其他正在扮演“盲人”的幼儿。

2 幼儿教师如何培养正确的幼儿学习观

2.1 培养幼儿基本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的世界里,所有的认知都可以被看作是学习。在一些家长眼中,往往认为幼儿的失败和犯错是幼稚的、愚蠢的、危险的,因此便会开始产生限制幼儿尝试学习和探索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过度监护、限制、溺爱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被很大程度地剥夺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慢慢消退。

幼儿教师必须通过幼儿的好奇心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无论幼儿提出什么问题,都不应该立即制止,甚至怒骂、羞辱,而应该尽可能按照幼儿的年龄与认知能力答复其提出的一切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所关注的事物。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故意使幼儿关注新奇事物,让其发现问题,自己探索求解,幼儿发现答案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2.2 教会幼儿基本的学习技能

学习技能是人学习知识和了解世界的方法。幼儿的基本技能并不局限于识字和算术,虽然他们也是基本的学习技能,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虽然学习的技能可以在自己的摸索形成,但在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儿童能够更快地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这正是教育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放手让儿童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去学习,幼儿可能会走很多弯路,犯很多的错误。因此幼儿教师应承担起培养儿童的基本学习技能。

在笔者调查的鞍山市几所幼儿园中,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更重视幼儿学习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几种能力的培养:在感官教育中,重视训练幼儿的感官敏锐度,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数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语言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在音乐教育中重点培养幼儿的乐感与模仿能力;在体能训练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与自信心。

2.3 初步养成幼儿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中,读书的习惯最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一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其中,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读书习惯的主要场所。在西方国家有的家庭中,孩子每天晚上都有与父母一起读书的时间。当孩子还小,不识字的时候,父母会为孩子读书、讲故事;当孩子学会认字的时候,父母就会让孩子也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正是这种轮流读书的方式,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使他们从小就沉浸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当这种读书形式长期坚持下来以后,孩子的读书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也可以为幼儿营造出这样一个读书的氛围。

正确的读书习惯对于幼儿的一生都具有很大的益处。尽管学前教育主张在幼儿教育阶段应主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但这并不是要忽视对幼儿学习习惯的要求。另外,一些好的读书习惯也是教师们必须注意的。例如,教育幼儿在读书前后洗手,怎样才是读书的正确姿势,如何爱护书籍等等。

2.4 为幼儿提供一个文化富有的环境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个文化富有的环境中,丰富的藏书必不可少。在我国许多家庭中,书籍的拥有量十分有限,而对于幼儿园而言,作为一个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文化富有的环境。在鞍山市幼儿园的调研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幼儿园藏书不足,而且更新频率慢,孩子们在幼儿园没有一个丰富的阅读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给持续的文化营养,这个问题应该受到重视。与此相比,有些幼儿园的做法值得借鉴,根据幼儿年龄与知识结构定期更新图书,并在周末开放图书阅读室,由幼儿教师轮流为幼儿讲故事。

【参考文献】

[1]王婧.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幼儿探索学习[J].亚太教育,2015(2):12.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改善
高中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