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六个“注重”

2015-12-02何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注重生态课堂小学语文

何丽

【摘 要】在我县提出“生态课堂”这一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来实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呢?“生态课堂”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要把握六个“注重”,引发五个“思考”,最终实现“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努力成就精彩人生”这一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六个“注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学习,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形成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在我县提出“生态课堂”这一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来实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呢?“生态课堂”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要把握六个“注重”。

一、立足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一轮一轮的课程改革,大家都取得了共识,那就是追求朴实有效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的本体功能,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需要教师对课标有深刻的、准确的解读,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年段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以生为本,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执教的老师正努力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做到师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有充分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空间。如在本次我县“生态课堂全科全员”赛课活动中,执教《苹果里的星星》一课的赵荔老师在指导孩子朗读时,强调自由的朗读课文,杨红梅老师在出示读文要求时,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梁艳会老师出示学习问题后,要求孩子自读课文,在文中寻找问题答案,这样的方式充分的体现了以生为本,让孩子们个性化阅读,尊重孩子独特体验的理念。课堂是孩子们的,“学”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鼓励孩子们学会质疑,才能融进课堂,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孩子充分质疑,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廖升清老师在执教《军神》时,让孩子看课题,问:你有什么疑问呢?孩子质疑道:军神是谁?(刘伯承)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军神?他长什么样呢?老师充分肯定,及时梳理出有价值的几个问题,整堂课围绕这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探讨,这样,即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渗透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文本,引领学生识字写字、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现在的课堂,老师们都能有意识体现对识字写字的指导,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样是这次我县“生态课堂全科全员”赛课活动中,冉晓梅老师执教《花是种给别人看的》一课时,引导孩子理解,用说文解字的方法来指导孩子识字写字,准确地辨写“暇”字,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陈燕老师在指导孩子识字时,让孩子口头组词,理解识字,让孩子通过已有认知、生活积累识字,这样更容易、更深刻、更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廖升清老师让孩子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刘伯承的表现来总结归纳、冉老师则引导孩子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进行归纳,饶光锐老师注重抓关键性的词语“梦想”来归纳,让孩子习得方法。执教《点金术》的李敏老师引导孩子,先归纳总结出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在小组内根据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4—8段,而同课异构的杨红梅老师则引导孩子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在感悟理解文本内容时,老师们都有教学生抓重点词句,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人物的品质特征,比如《军神》、《生命的药方》、《苹果里的星星》等。冉晓梅老师在引导孩子品读种花人种花情怀时,追问引读,回环复踏,一唱三叹。这些课都非常鲜明的体现方法指导的意识。

四、读写结合,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积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这次赛课中,老师们能抓住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杨红梅老师执教《点金术》一课时,在学生感悟玫瑰花美丽时,着意让孩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口头练习说话,在说到失而复得的麦德斯看着可爱的小女儿会说些什么呢?在这个环节让孩子写一写。陈燕老师在课的结尾处安排孩子伴随着音乐,看着小贝壳,对小贝壳说说心里话,周正勇老师让孩子写写,如果再给德诺一点时间,德诺想说点什么,冉晓梅老师让孩子写写季爷爷心中的感慨,梁艳老师安排拓展实践环节,让孩子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水到渠成,实现了读说练习,读写迁移……总之,这些课都在努力地挖掘读说切合点、读写结合点,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五、关注细节,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古人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育人工作是个细致工作,好学生重在习惯的培养,关注细微之处,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用。课堂上,时时纠正孩子们的写字姿势,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孩子用端正的坐姿,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让孩子拿起笔来边读边勾画,让孩子看着自己的朋友表达,学会尊重,这些都是培养好习惯很好的措施。

六、评价多元,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价的核心是帮助,促进。经过几轮的课改之后,现在的课堂上,教师评价的方式更多元,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即时评价,达成水平评价等。而“你真棒”,“回答的很好”,这样简单,随意的评价语少了很多。只有评价恰如其分,才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张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育科研》[J].2015年第32期

猜你喜欢

注重生态课堂小学语文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发现新课改下音乐课的五个“注重”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