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2015-12-02肖必清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实践小学数学

肖必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认知的建构不能有效地结合,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而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经验贫乏,而这种生活经验又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因此,我们积极倡导把“体验学习”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学习;实践

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它也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体验学习”,我们必须注重“体验学习”的认识和实践,其主要做法有:

一、课前预习体验,为课堂教学奠基

“体验学习”是以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和一定的经验,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新的知识。“体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体验——认识——再验——再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数学提供感性认识。

可以看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本知识,体验教材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既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腾出更多时间。

二、课中提供机会,为实践体验搭台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并不是体验,它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体验可以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让“体验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1.寓教于乐,融“体验教学”于“玩耍”中。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从“玩”中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

如:教学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前后两个墙脚前,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个学生喊口令,学生说:“出发。”两个学生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追及……。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是老师领他们玩,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2、注重过程,让“体验学习”在操作中实践。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3.倡导合作,让“体验学习”在交流中强化。

体验中的数学活动还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而“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求。例如,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

三、课后回归生活,为数学应用引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同时,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我就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例如,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包装?还可以每天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实践小学数学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