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矩形截面抗滑桩在公路路基边坡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02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江西建材 2015年6期
关键词:挖孔孔内护壁

■汪 勇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

在边坡工程中,抗滑桩主要承受的是边坡土体的水平荷载,桩身要承受较大的弯矩,而圆形截面桩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比垂直承载能力小得很多,国内大量试验研究显示圆形截面桩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约为垂直承载能力的1.5%。矩形截面桩的断面系数大,抗弯能力强,比常规圆形截面桩在水平受力作用下更有结构优势。矩形截面桩抗压区、抗拉区受力明确,可以较方便地差异性布置钢筋,受拉区的钢筋放置在同一受拉面上,可同时达到设计强度,材料的强度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1 工程概况

某路基宽为2 ×10.75m 的国家Ⅰ级公路有120m 长的部分位于一冲沟内,冲沟坡度为10~20°,坡体自然稳定。根据公路连续性要求,此段公路需要做回填路基,断面中心线最大填高18.6m,路基体边坡按设计作放坡,高度最高为31m,下伏基岩为灰岩,覆盖层表层可塑状含碎石粉质粘土厚10~13m,路基直接填筑加载扰动易使路基体及覆盖层滑塌失稳。

图一:边坡中心线剖面图

2 抗滑桩设计验算

本工程抗滑桩属于单点支撑的悬臂式支护结构,采用K 法(等值梁法)计算:

桩总长:20.00(m);嵌入深度:9.50(m);截面形状:方桩;桩宽:2.00(m);桩高:3.50(m);桩间距:5.00(m);嵌入段土层数:1;桩底支承条件:自由。

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桩上滑坡推力T=2200.00(kN/m)

由于桩前滑坡体可能滑动,桩前滑体抗力P=0(kN/m)

桩后剩余下滑力水平推力F=T-P=2200.00(kN/m)

荷载三角形分布:

桩后:上部=0.00(kN/m) 下部=2095.238(kN/m)

桩前:上部=0.00(kN/m) 下部=0.00(kN/m)

桩前分布长度=0.000(m)

桩身内力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指列出部分数据)

经计算:桩背侧最大弯矩=62360.234(kN-m) 距离桩顶12.152(m),面侧最大弯矩=0.000(kN-m) 距离桩顶0.000(m),最大剪力=14850.000(kN) 距离桩顶10.500(m),最大位移=37(mm)。

3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人工挖孔矩形桩的施工应遵循跳槽开挖原则以保证滑体稳定,控制要点有:挖孔及孔壁支护、孔内混凝凝土浇筑、安全防护。

3.1 挖孔及孔壁支护

挖孔前应进行测量放线,可以用全站仪直接放出每根桩的四个开挖角点,放点精度要求在2cm 以内,放点后应进行复测,复测合格验收后才允许开挖。开孔开挖采用挖掘机粗挖、人工修整的方法,下部强至中风化基岩采用风镐或电镐开挖。锁扣及护壁混凝土均高1.32m、厚0.3m,锁扣高出孔口0.32m、超出护壁20cm。第一步开挖深度1m,然后施工锁口混凝土。锁口及护壁混凝土钢筋配置:竖筋φ18 间距30cm,箍筋(水平筋)φ14 间距35cm,竖筋水平筋均单层靠内侧布置,保护层厚度为6cm。

3.2 孔内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应将孔内浮土残渣等清理干净,护壁混凝土面上洒水湿润。桩身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80 至120mm,采用串筒浇筑,浇筑前串筒距孔底为1.5m,浇筑过程中串筒至混凝土面高度也控制在1.5m。浇筑层厚控制在60cm 以内,随浇筑随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每根桩留置2 组混凝土试块分别做7 天和28 天抗压强度试验。

3.3 安全防护

(1)孔口四周设置护栏,护栏可用架子管搭设,高度为80cm。周围不得摆放铁锤、钢钎、石头等坠落伤人的物品。

(2)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吊笼、钢丝绳等应勤加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卷扬机控制器应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3)孔内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配备对讲机,保证与孔上人员随时能够沟通。作业时应注意观察孔内护壁情况,如发现轻度塌落或护壁开裂应及时上报尽快处理,如遇危险应及时通知孔上人员安排撤离,安全撤离后及时上报。

(4)孔上人员应将土石方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2m 范围内,注意指挥运输车辆不要靠近空口。还应勤检查提引设备,保证能正常运转,应随时注意保持孔内人员的沟通正常,一旦遇到险情应反应迅速。

(5)每次孔内施工完毕,作业人员收班时应该空口遮盖起来,雨天还应做好避雨。作业人员下孔前应开启遮盖物先通风10 分钟,孔深超过5m 后应用空压机向孔内鼓风,鼓风次数及时长按孔内实际情况而定。

(6)现场施工用电按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4 结论

(1)矩形截面桩有独特的结构优势,比圆形截面桩更实用于需要发挥桩身的水平承载能力的滑坡治理、边坡(基坑)支护等工程。

(2)矩形截面抗滑桩验算,可按照悬臂式结构、一般挡土墙类型,按K 法计算。首先进行荷载分析计算,然后按力矩平衡原则计算最小嵌固深度,再进行桩身内力和变形(位移)计算,最后按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理论计算桩身配筋。

(3)人工挖孔工艺操作灵活,不受形状限制,适合矩形截面桩,设备要求简易,场地要求底,二者结合使得技术经济高。但也是一项危险作业,必须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应该重点控制护壁及通风情况。

[1]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S].北京:中华铁道出版社,2006.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黄生根,张希浩,曹辉,等.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7.

[4]梅洪亮.厦门西站大尺寸矩形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1):80-82.

[5]牟玉伟.矩形钻孔灌注桩基的工作机理和施工[J].海岸工程,1986(2):55-62.

猜你喜欢

挖孔孔内护壁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洞柱法地铁车站导洞人工挖孔桩护壁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行为实验研究
深基坑喷锚护壁施工技术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
绳索取心聚氨酯孔内灌注器的设计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障碍桩的处理
挖孔桩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勘探所膨胀波纹管护壁技术成功完成超深孔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