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42名遇难同胞
2015-12-02杨颂平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钟家旺陈辉
文_本刊记者 杨颂平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钟家旺 陈辉
社会管理学院陈辉院长、殡仪专业教师师及部分学生救援现场合影
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湖北监利县大马洲水道倾覆,船上454名同胞生死不明!经救援,12名同胞生还,442名同胞魂归长江!举国悲恸!
心系同胞,驰援前线
消息传出,武汉民政职业学院领导即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殡仪专业师生主动请缨。考虑到事件前期以救援为主,学院领导要求殡仪专业师生时刻做好准备。
6月3日,当得知监利县殡仪馆急需遗体收殓工作人员,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上下立即积极行动起来,殡仪专业所在的社会管理学院当即组织派遣12名殡仪专业师生前往支援。6月4日至6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志愿者师生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抱着对逝者尊严的敬畏、秉持专业操守,分三班协助处理“东方之星”轮船沉船遗体的清洗和接运工作,学院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学生踏实肯干的精神得到同行的认可。鉴于志愿学生在监利殡仪服务现场的表现,6月9日,根据湖北省民政厅的安排,带着行业学校立足服务行业、服务民生的重托,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又派出第二批志愿服务队共计10人,分成2个小组分别前往监利殡仪馆和洪湖殡仪馆,为“东方之星”轮船遇难同胞主持遗体告别仪式和其他礼仪服务。
6月5日,湖北省民政厅赵显富副厅长亲到救灾棚现场看望志愿者救援队的同学们,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也派出社会管理学院陈辉院长与殡仪专业教师到救援现场慰问志愿者救援队的同学们,并带去了许多生活用品,使同学们倍受鼓舞。学生赴监利志愿服务期间,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李光华书记、吴昌友院长及钟俊副院长等领导多次询问志愿活动的工作情况,并给予大力地支持。
在此次救援志愿服务中,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社会管理学院殡仪专业共计派出21名学生、4名专业老师前往监利,加上闻讯自发赶往现场的2009届毕业生只德臣和他带领的在其公司实习的4名学院殡仪专业实习生,参加服务的学生一直坚持到6月16日最后一具遗体火化。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殡仪服务志愿团队人数达到30人,这也是监利善后现场最大的学生志愿者团队。
全心投入,亲情服务
6月4日中午1点多,由专业教师钟家旺带领的学生志愿队到达监利殡仪馆,简单充饥后,12名师生被编入由武汉市各殡仪馆组成的救援团队开展工作。一部分同学被安排参加遇难同胞遗体的清洗、整理工作,另一部分则被安排参加遇难同胞遗体提取DNA后的包扎、收殓及放入冷藏棺的工作。由于4日沉船尚未扶正,运至现场的遇难同胞遗体不多,加上当天下雨,气温较低,遗体变质较轻,异味不太浓,所以当天工作难度相对比较轻。可是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一旦沉船扶正,遇难同胞的遗体收殓工作的难度将大大加强。
为有序进行救援工作,加快进度,救援现场的临时负责人汉口殡仪馆张伟馆长当晚连夜召开协商会议,决定将全体救援人员分为白班、中班和夜班三班,每班工作8小时,救援人员轮流上班操作;同时开辟第二个遗体清洗整理棚进行分流,加快进度。学生救援队也随之分为三组轮流工作。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12名师生已从下午2点钟开始连续工作8个小时,非常疲惫,可轮值夜班的童宁、叶梓豪、何俊三位同学二话不说,马上继续工作,一直坚持到5日早上换班。这三位同学随夜班的师傅们清洗、整理了30多具遗体,现场师傅们个个都夸他们是好样的。
6月5日,沉船已扶正,天气放晴,气温上升至30度,这对遗体的保存很不利。陆续送来的遇难同胞遗体基本已形成“巨人观”现象,异味也较浓,戴一次性口罩和穿简单的防护服已不起作用,指挥部紧急调来活性碳防毒口罩和专用的密封消毒防护服。中午时分,气温越来越高,大家每处理一批遇难同胞遗体间隙休息时,脱下防护服后,内衣紧贴身体,汗水不停地往下流,人已到虚脱状态,脱下长筒雨胶鞋时,大家才发现里面竟存有两厘米多的汗水,连脚都泡肿了。孙劳敏同学来自海南省,在头痛反应较大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女同学李娟(全国学生殡仪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当时正值身体抵抗力薄弱的生理期,老师让她退出最辛苦的包扎、收殓大厅一线做后勤保障工作,可她没有坐几分钟就硬要重回到一线操作,她说:“老师,大家都在忙,身体累得也都到极限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让我上一线吧。”她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表现,受到汉口殡仪馆领导的赞赏,说“这样的人才不要,要什么样的人?!”并当场向李娟同学下了“订单”。武昌、青山、襄阳、宜昌等各大殡仪馆,都向同学提出了实习的邀请。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殡仪专业副教授钟家旺是这次的带队老师
部分师生合影
6月6日当天骄阳更盛,气温也在不断攀升,浓浓的异味与消毒剂混合的味道,加上消防服密封不透气,一动不动都直流汗。三者夹击之下就更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早上6点多钟,交接班还没做完,遇难同胞的遗体就开始源源不断地送来,运输遇难同胞遗体的二十多辆车辆(每辆运两具遗体)排成长龙,一时间压力倍增。这时运来的遇难同胞的遗体已全部形成高度的“巨人观”现象,异味特浓,使人窒息。
为了加快遗体的清洗、整理速度,大家主动由三班改为两班工作,人休工作不停。跟随宜昌殡仪馆在第二清洗棚上夜班的孙榆坤、俞杰、叶乐乐三位同学,主动要求留下来继续干白班,一直坚持到下午4点钟,连续工作18个小时。叶乐乐同学的心脏不怎么好,却什么都不说,默默地坚持。
为了保护遇难同胞遗体的尊严,不让遇难同胞的遗体破一块皮,大家腰弯得不能再弯,几乎与遇难同胞的遗体亲密接触,用水轻轻地洗,用毛巾过细地擦,尽量使遗体整个身体不留一点污物。抬遗体时,手戴性能较好的长胶皮手套滑,不好把握,抬遗体时容易使遗体滑落,大家就换短的,性能较差的薄胶手套。遗体的手脚肿胀的很粗,在抬动时一不小心就会扯破皮,大家就用新毛巾包在遗体的四肢上均衡用力小心抬,使得没有一具遗体因抬运而破皮。志愿队同学强忍着泪水轻手轻脚地清理遗体,避免因为用力过猛碰伤遗体,有些遇难同胞遗体的手表和项链等还在身上,同学们都会清洗干净后再给遗体戴上。但是当同学们看到一位三岁小姑娘的变质遗体时,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了,大家怀着悲痛的心,仔细地轻轻地将小姑娘的遗体清理好,给她戴上洗干净的项链,绑扎好送走,这时,大家的泪水和汗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每清洗、整理完一批遗体后,清洗池中的血水都有一寸多深,志愿队的同学们总是说:“师傅们,师兄、师姐们,你们先去休息,清扫由我们干!”但那些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们却又心疼师弟、师妹们,每次都主动留下来一起清扫,直至防疫人员消毒后才离开清洗池,再由第二班人员接着干。换班休息的同学与师傅们一坐下就睡着了,但只要听说:“换一班上了”就全都惊醒,又都赶紧做好工作准备又进清洗棚。这一天班长邬宗珂、吴昊、丁志豪、李娟、孙玉坤、叶乐乐、俞杰等同学一直坚持操作了近20个小时,连续不断的高强度操作一直坚持到下午五点钟,随着后续救援团队的到来才换班。6月6日这一天共清洗、整理、提取DNA、包扎、收殓遇难遗体达260多具。
从6月4日下午2点开始,到6月6日下午,志愿者救援队的同学们随各殡仪馆的救援团队共清洗、整理、包扎、收殓了350多具遇难同胞的遗体,没有出任何差错与事故。全体同学顶高温、抗疲劳、抵异味、超负荷工作,每人休息总共不到8个小时,没有洗一次澡,可同学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说:“为了使遇难同胞的遗体尽快得到清洗、整理,我们累一点无怨无悔!”由于后续救援团队的到来,第一批全体同学于7日凌晨安全返校。
专业服务,深情送别
在第一批志愿救援队在前线的时候,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其他同学就已在学院进行遗体告别仪式的准备。按省民政厅指示,最终选拔出10名同学参加第二批的遗体告别主持志愿服务,并于6月9日上午分赴监利(孙玉坤、李家琪、蔡俊、陈昌龙、俞杰、付祥、何庆等七位同学)、洪湖殡仪馆(邬宗珂、蒋依林、杜晓岚等三位同学),投入新的战斗。这次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沉船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的司仪主持、殡仪引导和接待工作。
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从6月8日开始举行。由于监利殡仪馆冷藏的遇难同胞遗体达250多具,加上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由其亲属预订,有的遇难同胞家属为了返程方便,将告别仪式的时间定在凌晨时间段。因此遗体告别仪式在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都有,差不多是每半个小时就有一场告别仪式。为方便亲属,监利殡仪馆为沉船遇难同胞专门开设了三个告别大厅,其中一个由监利殡仪馆工作人员负责,志愿队同学负责另外两个告别大厅。同学们分为两班全天候提供服务,白班是早上七点钟到晚上七点钟;晚班是晚上七点钟到早上七点钟。每场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都有司仪主持一人和接待引导人员若干。
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的形式不完全一致。一场告别仪式一般是为一具遗体举行,但根据家属的要求,也有两具遗体、三具遗体一起做一场告别仪式,最多的有八具遗体做一场告别仪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告别仪式,都是每一只冷藏棺入殓一具遗体, 而且在举行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时,每一具冷藏棺旁都安排有一位殡仪接待引导人员负责,最多的一场则是安排了八位殡仪接待引导人员负责。
志愿队的同学们在当班的时间里,都是这一场做了司仪主持人员,那么下一场就改做殡仪接待引导人员,用轮换做来减轻心理和生理的压力。担任司仪的时候,同学们会根据不同的遇难同胞情况,精心拟定主持词,都做到因人而异,同学们用充满人性和同情心的主持词,配以深沉感人的话语、肢体动作,全情投入。就拿告别仪式中的鞠躬来说,同学们每一场告别仪式都要做六个规范的、90度的弯腰鞠躬礼,每一次的鞠躬都是深情的、慢慢的90度的弯腰,一个班次下来大家都是腰酸背痛,可大家每一次都是一丝不苟的按职业化规范去做。同学们在做江苏瞿氏一家五姐妹的告别仪式时,家属的心情非常激动,家属们哭跪在地,抱着冰棺,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五姐妹的名字,负责接待引导的同学轻声耐心地做抚慰工作,用轻柔地搀扶和温和的语言来减轻家属的悲痛,真正做到了“一张纸巾、一杯茶水、一句温情的话语”来践行殡葬格言,家属的心情许久方才平息下来,在场的工作人员全都默默地流泪不止。但是,做司仪主持的同学却要强忍悲伤,不让泪水流出来,用庄严肃穆的充满人性的、同情心的言语来告慰亡灵、抚慰家属。当做完瞿氏一家五姐妹的告别仪式后,家属们都非常感动,谢声不止!
做殡仪接待引导的人员,每一天都是不停地从接待处到告别厅到火化区的来回跑动,由于穿的是职业装皮鞋,有的同学的脚都被皮鞋打起了泡发炎了,但为了工作需要仍然忍痛坚持穿,有时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吃。同学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用最好的、最深情的、最感人的、最衷心的专业服务,送别我们的亲人人生路上最后一程,让家属们在悲痛之中得到慰藉。
尽管同学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学习尖子,还有几位同学是在五月份全国职业院校殡仪技能大赛上获得大奖的,但为了充分准备,同学们在乘车途中、在休息的时间,仍然都在一遍一遍练习着告别主持词和主持动作,力求精益求精,用最真挚的心、最专业的仪式送别遇难同胞。同学们的住宿安排在殡仪馆外的福利院,几乎每天都是在凌晨四点钟就起床,穿职业正装乘车到殡仪馆上岗,虽是两班倒,但白班的同学都是在11点后才回到住宿地。最忙的两天里同学们甚至一共只睡了4个多小时。到监利殡仪馆的同学们一直处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在充满悲伤哭泣的环境之中坚持了7天,直到6月16日早上最后一场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结束。
赴洪湖殡仪馆的3位同学中有2位女同学,这两位女同学也是获得全国殡仪学生技能大赛奖项的。洪湖组接受的任务与赴监利殡仪馆地同学一样,在两位洪湖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协作下,同学们负责主持遇难同胞遗体的告别仪式司仪工作。可任务要重一些,有100多具遗体需要举行告别仪式。三位同学团结一致,都争着承担司仪工作,因为司仪压力最大,工作量也最大!其中邬宗珂同学第一批回来后又再赴洪湖进行第二次救援工作。邬宗珂在洪湖殡仪馆,第一次告别仪式主持的对象是同一家五具遗体,参加告别仪式的除家属外,还有上海来的部门领导和洪湖市的领导。邬宗珂既激动又紧张,为了确保主持质量,在头天晚上他与其他两位同学一起一遍一遍的反复训练。第二天告别仪式的时间是上午8点30分,可三人在6点钟就提前到告别大厅,再次进行现场演练。这场精心准备的告别仪式,受到在场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表扬与赞赏。虽然洪湖殡仪馆遇难同胞遗体的告别仪式大部分都是白天举行,但晚上也有告别仪式,这时作为领队的班长邬宗珂同学都主动承担,让两位女同学回去多休息一会。
三位同学坚持、努力、再坚持、再努力,总共做了近100场遇难同胞遗体的告别仪式,直到6月13日晚上十点多钟主持完最后一场告别仪式才得以完全的休息。洪湖殡仪馆的领队和师傅是看在眼里—太棒了又太累了,喜在心里—好一代新的殡葬接班人。
监利殡仪馆6月16日最后一场遇难同胞遗体告别仪式的结束,标志着“6.1东方之星沉船事件”遇难同胞殡仪服务工作完满地告一段落。从6月4日到6月16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殡仪志愿者救援队的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学校的专业所学,发挥了殡仪专业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作用,给当地政府,行业部门,特别是遇难者家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是伴着泪水和汗水为遇难同胞清洗、整理,还是用最真切的情感、最专业的水平为他们主持告别仪式。同学们的工作从没有懈怠过,都是用心全力以赴地去做,同学们用自己全心全意服务的行为充分诠释了“使逝者得到安息,使生者得到慰藉”的崇高殡葬理念,大家虽然都很累,都很疲劳,但每个同学都是带着为东方之星遇难同胞做好身后服务的慰藉回到学校。作为殡仪专业学生的代表,这一次的经历必将鼓舞着大家,带着对生命的珍视,带着学院培养获得的专业素养和志愿精神,走好接下来的人生之路!
沉痛悼念本次“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的遇难同胞!愿遇难同胞们安息,愿亲属们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