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能源管理体系初探
2015-12-02上海交通大学
支 琴 郝 存 上海交通大学
卢志坚 上海财经大学
孙仲良 华东理工大学
0 引言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1]显示,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较2010年分别增加355万人和65所。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高校办学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能源消耗也持续剧增,据统计测算[2],2008年全国高校总能耗是2 924万t标煤,涉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资源,占全国总能耗的9.6%,总的用水量约4l亿t,占全国城镇生活用水总量的8.14%。高校能源消耗已成为社会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成为国家对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愿景,国家教育部也通过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绿色校园建设等项目,对高校提供了专项支撑。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激励对高校的能源管理在节能规划、能源审计、统计报表、计量器具配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能源管理的要求不断规范化、方法不断体系化,繁杂的工作很难与节能绩效联系在一起,校方往往无所适从,“能源管理体系”的提出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能源管理体系[3]即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然而,国际及国内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高校如何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确立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与国际高校接轨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模式,成为我国高校能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基于国际及国家相关标准,以学校节能主管部门为支撑,在住建部、教育部建设“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项目背景下,深化高校能源管理机制建设、能源消费问题控制等研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分析中国高校能源管理的改革发展现状与方向。
1 能源管理体系发展的现状
1.1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模式
能源管理体系是管理形式上的创新与管理理念上的变革,在不增加现有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以实现节能。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国家的工业起步较早,发展需求与能源制约的矛盾提升了人们的能源危机意识,然而单一的节能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仅是节能的一个方面,人们开始关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系统节能问题,并研究采用低成本或无成本的方法,用系统的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过反复的实践与完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己成功实现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变革,制定并发布了各自的国家标准或区域规范[4],并以之为标准进行实施。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能源管理体系见表1。
表1 国际主要能源管理体系
1)MSE2000《能源管理体系》
美国对能源管理体系的关注是最早的,国家能源战略也一直建立在对能源与经济效率供给、能源与环境的平衡、科技调整、能源安全等问题基础上。在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后,国家对能源生产、消费等全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包括成本、生产力、质量、安全、环境等,并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融入整个组织的战略,真正发挥能源管理体系长期的、持续的作用。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整合了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和环境管理体系模式的要素和具体要求,制定了MSE2000《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对管理要求、文件管理、记录控制、资源、采购、信息交流、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和培训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强调战略性、重视绩效指标、重视能源采购,将能源费用和消耗控制的管理要素与技术要素的有机结合在一起,是较早的能源管理范本。
2)DS2403《能源管理规范》
丹麦曾深受能源依赖外界之苦,其99%以上的能源依赖进口。为此,丹麦政府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由能源标准协会发布的《能源管理规范》标准管理体系,确立了大力调整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发展方向,并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不仅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而且走出了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及实际运作的需求,可看出丹麦《能源管理规范》标准的模式更靠近环境管理体系模式。
3)SS627750《能源管理体系说明》
瑞典标准化协会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说明》标准与管理体系模式与环境管理体系模式基本相似,也采用了“PDCA”过程方法,但从管理体系模式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看,瑞典能源管理体系提升了运行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温室气体排放等内容,更接近环境管理体系模式。
4)I.S.393《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及使用指南》
爱尔兰采用了将标准化的能源管理体系与工业和政府间的节能协议联系起来的方法,67%的节能工程是由执行能源管理体系过程而产生或推动。自2005年引入能源管理体系以来,节能步伐大大加快。借鉴爱尔兰国家标准局(NSAI)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实际上是与ISO9001和ISO14001保持一致,其能源管理体系与工业和政府间从管理体系模式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爱尔兰的标准模式采用了变异式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式,其中也较多地融入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5)BS EN16001《能源与环境管理的战略途径》
英国《能源与环境管理的战略途径》是碳依托基金编写的有关能源行动策划的指导规范。虽然它不是一个正式的标准,但它推荐的战略途径的五个步骤体现了“PDCA”过程模式的原则, 2011年,英国标准协会正式颁布了一份适用于全球范围的能源管理标准(BS EN 16001),演示如何为企业运营建立其提高能源效率所需的系统和流程。同时,该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启示是能源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更需要良好的管理实践,这一点至关重要,它表明了能源管理在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6)ISO500001《能源能源管理体系-使用指南要求》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PC 242能源管理委员会借鉴各国能源管理先进经验,由美国(ANSI)、中国(SAC)、巴西(ABNT)、英国(BSI)的ISO成员合作伙伴组成,42个成员国共同参与制定了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ISO50001,旨在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其他相关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成本的能量通过系统化进行管理。该标准相对比较笼统、比较概括,适用于所有国家的部门。据估计,该国际标准的采用将对世界60%的能源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上述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规范的应用与实践,可总结出国际能源管理体系应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设计方法上普遍采用了 “PDCA”过程控制模式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作为理论基础;
(2)结构要素上都是全部或部分地借鉴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根据各国的具体条件不同侧重点有所区别。
现有的国外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模式有许多共同点,这种情况绝非偶然,是由共同的管理理论基础、基本相同的运营模式,及对管理体系协调、衔接与整合要求等因素决定的内在联系。
1.2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发展探索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较大程度地借鉴了国际ISO50001的标准规范,其实施经过了试点、总结和推广三个阶段。早在2005年,我国就开展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探索。2005-2007年期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展了节约型组织课题研究,并组织专家制定了CQC能源资源管理体系系列技术规范6项,能源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管理工具、节约型组织评价等内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五”课题——“能源管理体系”的研究。2007-2008年,全国能标委(TC20)组织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标认证中心、清华大学、首钢、中国石油等在国内的多名能源和管理体系方面的专家,制定了“能源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2009年,我国发布推荐性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23331-2009)[5],该标准是以系统管理原理为基础,响应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和缓解全球日趋紧张的能源与发展的矛盾之需,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管理体系通用模式诸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各种管理体系推广实施所取得的大量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能源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及能源消费构成,设计了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2012年12月31日,在2009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系建设,发布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2012版标准,即GB/23331-2012版[5],并确定于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我国各行各业进行的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统一参照该标准。从标准运行模式和控制对象方面,新标准对2009版本进行了深化及改进,具体对比见表2。
表2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对比
2009年,国家通过政策支持、行业规范等在13个行业进行了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试点认证,2012年,通过《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鼓励万家企业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情况纳入对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通过体系认证,并对认证结果予以采信。通过这种多渠道、多方式、节奏性地控制推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在行业覆盖面上还需进一步推进。
1.3 我国高校能源管理体系现状
随着我国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推进,高校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也逐步地被纳入整个国家的体制规范,但高校的能源消耗结构、能源管理特征都区别于工业企业,其实施尚在起步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高校能源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能耗水耗总量大、种类多,控制分散
高校的能源管理主要包括高校内部水、电、煤气、燃油、天然气、集中供热、中央空调以及蒸汽和热水等的供应与管理[6],存在总量大、种类多的特点,能源消耗流较短、能源转换少,且消耗点比较分散,相对工业企业主要依托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效的方法实现节能目标而言,通过管理节能在高校实现能源管理的效果将更加显著,高校的能源管理不仅要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还要保障正常安全供应,最终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2)组织建设不完善,管理缺乏长效性
目前,学校能源管理工作由后勤部门负责,学校对专业能源管理机构的规划相对滞后,“专职不专业”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高校虽然在不断探索实施水电费用全成本核算的收费体系,但长期以来的“吃大锅饭”、“敞开使用”的现象还在惯性延续。多数学校缺乏刚性约束的内部核算控制体系,相应的能源管理法规、标准、制度的建设还不健全,节能工作缺乏长效性。
(3)资金和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节能管理和技改应投入的资金需要学校领导在制定节能规划的同时给予落实。目前,多数学校的节能规划和资金申报不同步,导致规划实施搁浅。这与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相关,需要落实责任、强化奖惩制度。
2 我国高校能源管理体系的设计
2.1 设计思路
高校能源管理体系的设计需充分结合学校能源管理的特点,将学校用能需求充分融入到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规范中来,将管理和节能技术相融合,指导学校建立高校自身的能源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落实。设计框架见图1。
图1 高校能源管理体系工作框架
高校能源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重点在高校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运行、协调和监管的机制。在科学、标准化的制度、职能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工作规范体系为目标的新的系统设计活动,即在规定 “做什么”、“谁来做”的基础上,对于“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进行进一步的规定。
2.2 方法应用
高校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总体参照运用系统管理和全过程的方法,即国际通用的PDCA(“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的模式[7]。但结合学校需求,将方法细化为以下具体内容:
Plan:即高校需通过前期策划,对高校使用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结合国家、地方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校内规章制度提出能源管理的目标和定量指标,并设计能源管理方案。
Do:根据体系策划与持续改进的要求,设立专业能源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配套相应技术力量和财力资源,通过资源调动、信息交流,对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进行文件化处理,根据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点设计,包括具体文件、记录和运行等。
Check:对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与纠正,通过指标监测、评价,提出相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提出内部审核等方面的要求。
Act:即管理评审,是PDCA循环的重要环节,既是体系前一个PDCA循环的结束也是后一下PDCA循环的开始,其评价具有针对性、客观性、系统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内部审核的初步结果,结合体系运行过程文件及实施情况的进行分析,提出体系运行及节约能源资源的持续改进措施,并修正策划环节的目标和方案。
方法的实施将跟踪现有管理体系标准构架、相关表述和要求方面与ISO9000、ISO14000国际成熟的管理模式相结合,能源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失衡,对体系各要素的不断设计、控制和改进,经过一次次反复的PDCA良性循环,使体系持续改进。
2.3 实施过程
高校能源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是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强调全过程控制、能针对性和有效地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重在能源管理机制的建立、运行、协调和监管的实施,整个实施过程分三个阶段(见图2)。
图2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过程
2.3.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的决策、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工作规划的制定等。可根据需要设置校级的能源管理机构,成立以主管校领导为代表的能源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包括财务、基建、资产、设备、后勤等部门领导和主要耗能二级单位的负责人。能源管理委员会下设能源管理专业机构,如节能办公室、能源管理处等行政职能部门,明确学校的能源管理专业机构全面负责体系的建设规划、实施、运行、督察等工作。能源管理专业机构和能源管理委员会要安排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以保证工作可有效地完成。管理体系的职责在于学校管理层,主管校领导必须参与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其重视程度往往决定体系运行的成效。
2.3.2 建设阶段
1)初始能源评审:
初始能源评审是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学校可通过有相应技术能力的能源管理机构(第三方能源审计或评估机构,或学校自有的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根据现场勘探和收集现有历史数据对学校能源结构、能源状况和能耗流程等作定期的调查。重点包括:能源组织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的调查,以及校园节能相关技术应用的调查。通过初始能源评审,形成初始结论,作为建立和评价学校的能源方针、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确定优先事项、编制体系文件的基础。
2)体系策划:
在能源管理体系中,体系的策划至关重要,决定了后期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应在符合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学校能源资源的使用特点,对体系进行合理的策划。具体内容应包括:学校能源规划(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包括能源使用目标、能源拓展需求、节能改造方面的规划等)、能源识别要素(水、电、气、油、煤等)、能源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因素控制指标的确认需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如目前国内高校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至地方主要包括单位建筑面积年增长率和总消耗量年增长率两大控制指标。与此同时,高校需结合实际能源管理运营需求,建立全校能耗定额控制指标,并对相应指标进行校内分解,做到二级指标的优化控制。如建筑能耗指标需结合建筑节能相关规范,在能源初(自)审计的基础上,对单位建筑能耗指标进行对标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工作的细化程度视各高校的具体管理基础和能力进行推进。
3)文件编制:
经过体系策划,最终成果将以编制体系文件的形式展现,它有别于其他能源管理制度,需要依附于体系的运行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体系文件的持续有效。
2.3.3 运行阶段
1)试运行:
初步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均需进行试运行,在体系文件发布后即进入体系的试运行阶段。按所建立的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方案的规定,整体协调运作,并记录有关信息,试运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实践中检验体系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在试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纠正不合理,对体系文件进行反复修订、调整。试运行的结果须用定量数据分析进行支撑,主要利用学校综合能耗计算、专项节能监测和能源审计等方法进行监测,形成能源管理绩效评价、能源控制目标评价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价等。
2)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主要由高校内部专业的能源管理机构组织,一般情况下评审员可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能源管理人员担任,可以来自学校能源管理、节能管理、动力等相关部门,也可请第三方协助。通过精心策划,组成审核组,编制审核计划,定期开展内审。内审频次根据学校规模、能源涉及范围及组织自身的情况而确定,建议设立一年一次或两次的集中管理评审。通过对分次内审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编写审核报告并下发。
3)准备认证
严格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的要求,认真准备认证相关工作,即在建设完成高校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向认监委提交认证申请。
3 结语
从世界范围来看,能源管理已进入新的时期、新的模式的管理时代,更注重环保,更能保障经济的安全;能源管理由局部节能走向系统节能、由被动单点末端治理走向主动源头控制系统管理机制的建立、由分散走向集中是国际上的大趋势。当前,中国能源管理体系的实践正在大力推进,高校更应积极响应,充分利用高校管理节能的潜在优势,将国际先进的能源管理理念、标准引入高校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缩小高校与企业在政策、技术和行业标准等方面差异,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校园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持续改进的节能长效机制,使高校能源使用有据可依,能源管理实现系统化、体系化、规范化。
[1]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moe.edu.cn/public fi les/business/html fi 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2] 董茜.校园能源监测与能耗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D],2013年;
[3] 赵宗勃.我国能源管理体系论证制度的实践[J].上海质量,2013(11):10-12;
[4] 工业生产力研究所,国际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推广经验[J].论证技术,2011(10):41-42;
[5] 王世岩,李琰.《能源管理体系要求》2012与2009版在总体要求方面的区别[J].认证技术,2013(8):36-37;
[6] 敖四江,潘桂根,王志发.高校能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能源研究与管理,2010(4):84-87;
[7] 陈志田.能源管理体系构成与实证分析[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