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2015-12-02沈姣
沈 姣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的具体情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在此基础上,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的作用”等主题,走访了参与调查问卷的志愿者,并与相关指导老师进行了座谈。
一、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中价值导向的纵深度不够
1.对志愿服务内涵的提炼不足,制约了价值导向的深度。发挥志愿服务的价值导向功能,首先要提炼和明确志愿服务的内涵。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秉承志愿精神,以满足公共需求、实现社会公益为目标,独立自主地开展非营利性志愿工作和服务的动态过程。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却发现,75.3%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存在偏差:其中47.61%的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活动;12.05%的大学生将志愿服务活动等同于社会慈善;7.53%的大学生误将志愿服务活动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对志愿服务的精神和内涵理解不够,直接导致志愿精神无法内化,制约了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深度。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不纯。志愿服务动机是因人而异的,可以是参与志愿服务的理由和原因,也可以是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想法和初衷,还可以是参与志愿服务期望和期待的收获。在回答“为什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的出发点是为了他人和社会,但为了“完成学校规定”“可以加分”等从个人角度出发的选项也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见图1)。学生对志愿服务具有“助人自助”的内涵、在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偏差,容易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削弱志愿服务价值导向的力度。
图1
3.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时间短、范围小,限制价值导向的广度。高校志愿服务的形式多样,服务领域已涵盖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助老助残、大型活动、环境保护、抢险救灾、西部开发、海外服务等。笔者对每学期参加志愿服务超过10小时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8.34%的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在支教、帮困、环保活动上。通过访谈了解到,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每年3月志愿服务月开展了上百个项目,但大部分项目或开展一次或流于形式,只有少数项目能持续。短期性的服务内容、低层次的活动形式、小范围的服务区域等,导致活动无跟踪、不持续、效果不明显,限制了志愿服务价值导向的广度。
二、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中价值凝聚的针对性不足
1.志愿服务在凝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性特征。大学生普遍反映,高校的志愿服务往往由共青团发起,带有官方行政化色彩。通常在活动前,在院系进行宣传动员,介绍或解释志愿服务的主题、意义、要求,动员大学生积极参加。但是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个体对志愿服务的内容和传递的信息及接受能力、接受程度存在着差异,号召式的宣传教育和全员参加的服务方式,忽视了他们个体的思想状况和道德层次,不仅使其志愿服务的动机或者被忽视,或者被强制,还会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影响价值凝聚效果。
2.志愿服务在凝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忽视了大学生的专业性特征。志愿服务应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水平,组织不同的活动,促进学生依托志愿服务的实践载体,了解社会、明确自我、凝聚价值观。然而在实际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志愿服务活动呈现非专业性,以体力型志愿服务为主。成长成才是大学生最现实、最迫切的驱动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可以促使他们将专业价值理念与核心价值理念相契合,更好地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求,而这种非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则很难激发志愿者的参与激情,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凝聚。
三、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中价值外化的系统性不强
1.志愿服务载体管理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在组织、人员和活动的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利用这一载体进行价值外化的影响较大。一是志愿服务组织机制较粗糙,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宣传机制不顺畅。二是志愿者队伍人员不稳定。高校生源有流动的特点,加之参加动机、招募制度等主客观原因,导致低年级同学多、流动性大。三是志愿服务项目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各高校以共青团为核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通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活动,带有盲目性,甚至出现服务扎堆的尴尬,另外,专业化志愿服务少,缺乏创新性和持久性,很难保证活动项目化、系统化发展,降低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这些问题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利用志愿服务载体进行价值外化的效果。
2.高校指导思想和教育体系不系统。首先,指导思想不系统。在实际的志愿服务中,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行动指南的系统性阐释和规划,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内化有欠缺。具体来说,缺乏“敬业”精神导致大学生对自我责任认知不足;缺乏“友善”意识导致角色定位功利化;缺乏“诚信”意识导致知行脱节;缺乏“爱国”意识导致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其次,教育体系不系统。不管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更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总体上还是不够的。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只有北京科技大学等少部分高校将志愿服务设置成独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进行评价考核。大部分高校志愿服务是依托院系和学生组织“各自为政”,系统性的缺失使得志愿服务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多元价值观念并存使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受到严峻挑战,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实践。《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通过“深化志愿服务活动”等具体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解决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载体功能,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培育意义重大。
[1]彭晓伟.近年来我国志愿者组织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杨澜.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动机变化研究——基于42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访谈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3]刘伟.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