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红军王定国的传奇人生
2015-12-02武国禄
本刊记者 武国禄
百岁老红军王定国的传奇人生
本刊记者 武国禄
2012年春节,习近平与王定国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团拜会 (原载《人民画报》)
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在总编辑陶克将军的带领下,来到103岁老红军王定国的家里,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党日。
老红军战士王定国是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同志的夫人。老人家虽已年过百岁,但精神饱满,满面红光,听说我们的到来,老人家穿上了当年的红军装,戴上了红军帽,并从书架上取出了她收到的2015年前6期的《雷锋》杂志。老人家说,学雷锋,好!我们请老人家讲讲她参加革命以来的战斗经历。104岁的老红军战士带我们走进了那艰苦卓绝的岁月。
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妇女
王定国小时候叫王乙香,1913年2月4日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一户贫苦家庭。回忆起那段悲惨岁月,王定国说,小时候家里穷,妹妹饿死,父亲病逝无钱安葬,只好卖掉三岁半的弟弟,换回四块木板做棺材,用两升麻豌豆请送葬人吃了一餐饭,没多久王定国也被卖给人家作了童养媳。王定国舅舅的朋友“杨布客”——杨克明——一个以卖布做掩护的地下党员,他和舅舅凑了40多块银元,解除了王定国和婆家的婚姻关系。
1933年10月,红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红
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定国先后成为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苏区保卫局妇女连连长,1935年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开始长征。
部队行军时,剧团要在队伍前头赶路,休息时,剧团得回过头来进行慰问演出,从队头一直演到队尾。因此,剧团相当于比别人多走了一倍的长征路。过草地时,王定国瘦到只有50多斤,“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踩到泥潭就要陷下去。”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为过雪山做准备。一天,王定国在小河边洗衣服,一位留着胡子的老同志拿着一包衣服向她走来,微笑着对王定国说:“小同志,请你帮帮忙,要过雪山了,请帮我把两件单衣合起来装上羊毛,缝成一件‘羊毛衣’。”第二天,王定国送去缝好的衣服时,“胡子”远远地招呼她,还特地嘱咐她要多准备一些辣椒,过雪山时可以御寒。他,就是谢觉哉。
1937年9月,王定国和谢觉哉在兰州一间简陋狭小的平房里组成了一个革命家庭。此后,从兰州、延安到北京,王定国几乎一直在谢觉哉身边工作。
1. 1980年12月,王定国重回延安,在窑洞前留影
2. 1945年,王定国与儿子谢飞合影
3. 王定国在延安宝塔山下
难忘故乡
2002年12月18日,是中国工农红军入川70周年纪念日,王定国和毛泽东女婿王景清、朱德儿媳赵力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应邀出席纪念活动。王定国特赋诗一首《纪念红军入川70周年》:“旌旗猎猎卷巴山,红军入川万民欢,各路军阀如山崩,建立政权赤全川……70年后又进川,心潮难平语万千,三个代表指方向,巴蜀一步一重天。”王定国诗中提到的巴山,就是大巴山。红四方面军1.4万余人曾于1932年12月18日翻越大巴山天险从陕西来到四川巴中。
1998年7月和2004年10月,王定国先后两次来到巴中。2009年7月,她的儿子谢烈作为“红歌唱祖国,红色巴中行”红军后代访问团北京宝塔山合唱团一员,随同20多名共和国将帅子女寻根川陕苏区巴中。这是谢烈第一次到巴中。
2010年10月26日,王定国再次来到巴中。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为先烈们敬献了花篮。
广元,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9月8日,王定国为旺苍老城题写了“中国红军城”。1992年12月22日,王定国出席广元市纪念红军入川60周年活动,在旺苍县红军遗址,王定国比导游还熟悉当年情况,“那是徐向前住的”,又指着右侧的偏屋说:“我就住在这里”。1995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之际,王定国拿起画笔,完成了一幅名为《强渡嘉陵江》的大型水墨画。
王定国的老家毗邻巴中,是红四方面军的主战场之一。2010年10月16日,王定国领着儿女们抵达南充,隆重举办“王定国个人暨百名共和国将军书画展”。除了王老的书画作品外,还有徐向前、刘华清、张爱萍、张万年、迟浩田等人的
书画作品。这次展览在南充举办,让王定国梦萦魂牵的故乡之情得到了一丝丝安慰。
王定国为《雷锋》杂志题词
战友情深
1983年,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王定国,想起当年被俘的红西路军很多战友还滞留在甘肃一带,便自费跑遍河西走廊寻访。这些曾经的战友因为历史原因红军身份得不到认可,日子过得异常艰难,王定国痛心不已。她与伍修权一起为这些人奔走,最终得到了中央的重视,财政部、民政部、卫生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恢复了他们的红军待遇。
杨克明烈士是王定国革命征途的启蒙导师。建国后甘肃高台和四川巴中等地在布置革命烈士展馆时,因没能收集到杨克明烈士的照片,只能靠王定国等老革命的回忆给杨克明画像。2004年 5月,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在杨克明老家涪陵意外获得了他留在世上的一张照片,王定国得知消息后异常高兴,立马请人把照片放大出来,并把照片寄给甘肃高台和四川巴中等地的烈士纪念馆,替换杨克明的画像,以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在四川老区中,最让王定国挂念的不只是大巴山,更有岷山沟谷、雪山草地。她的许多战友在那里忠骨长眠。1996年7月28日,王定国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而作的《红军三过草地》中写道“红军三过恕斡电,多少英雄丧黄泉,而今哟,有几人在,夕阳彩霞映红天。”
1937年,王定国(一排左二)、谢觉哉(一排左四)在兰州“八办”
张琴秋是著名的红军女将领,王定国第一次看到她是在营山苏维埃政府工作的时候,再见她时王定国已经调到川陕省苏区机关了。那时,张琴秋刚被张国焘撤掉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职务,被派到巴中洪江县担任县委书记,却依然英姿飒爽、神情威武,平日里喜欢着标准红军装或
穿件双排扣的列宁装,腰间扎着皮带,别着手枪。听人说她文武双全,留过学,会几门外语,在王定国这群小姑娘面前,简直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偶像。1936年隆冬,王定国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文工团在“西征”途中与在甘肃河西走廊“剿共”的马步芳军阀部队遭遇。苦战一天后弹尽粮绝,剧团负责人和大部分战友牺牲,余下30多人被俘。庆幸地是一向疯狂屠杀活埋红军战俘的马步芳认为“剧团有用,留着不杀”,强迫红军战士为他们唱歌跳舞,并且提出扩大剧团。王定国和战友们便趁机将一些没有暴露身份的红军女干部掩护进剧团。张琴秋就是其中的一位。解放后,张琴秋成为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不幸的是冤死于“文革”。王定国到通江有两次在红军司令部遗址张琴秋的照片前默哀足足3分钟,那种伤感与怀念无法言表。
2004年6月13 日,王定国接受儿子提议“重返长征路”,到达雅安天全县,之后翻越二郎山去了甘孜泸定县。这位90多岁高龄的长者,信步踏上了泸定桥,面对湍急的河水和摇晃的铁索桥,王定国推开上前搀扶的人,只身在100多米的桥上走了个来回。
天全是王定国重返长征路的第一站,在红四方面军天全的指挥部旧址旁,王定国遇见当年的房东,两人热泪相拥。瞻仰天全红军烈士陵园时,王定国拒绝县里雇滑竿抬她上山:“别忘了我是红军,我自己能上去!”
2010年,王定国资助安化小学20000元
活着,就要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任内务部部长,作为他的秘书,王定国的职务是内务部党组秘书、机要科科长。王定国跟随谢觉哉在内务部工作了10年。1959年,谢觉哉调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定国随后也被调到法院,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司法行政处副处长,1964年又兼任谢老的秘书。1965年,谢觉哉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定国也调到全国政协办公厅。
197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王定国被特邀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文物委员会工作。从该届政协开始,王定国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救济福利组工作。
1978年开始,王定国与政协的同事一起整理谢觉哉的文稿,历时6年时间,先后整理、撰写、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书信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评传》《谢觉哉诗集》《谢觉哉文集》《谢觉哉影像集》等等多部历史文献共500多万字。
2004年,她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速生林建设,提出中国造纸业应走林、浆、纸一体化之路的建议。这一建议已被中国现代造纸行业普遍采用,成为—种生产模式。
2005年至2008年,她先后在河南省黄河故道,湖南省宁乡谢觉哉的家乡,四川营山老家栽下了纪念树。2010年,王定国与150万重庆市民一起在长江边植树造林,亲手种植了一棵桂花树。2011年,王定国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最大规模生态公益活动“生态行动助力中国”启动仪式。2009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生态中国“同种一棵绿树,共建生态中国”颁奖晚会上,王定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2011年,在“生态行动助力中国”的活动中,她被授予“终身生态贡献奖”。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王定国出任终身名誉主席。
当年4月22日,在世界地球日这天,王定国老人带领祖孙四代和亲朋好友共150多人,在北京的西郊种下了100棵松树,以此来祝贺即将到来的百岁华诞。
1987年6月25日。中国长城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正式成立。会上选举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华为首任会长,王定国为常务副会长(驻会),罗哲文、张国宁、阮崇武、白介夫为副会长。学会筹备会成立之初,王定国坚持不向国家要经费、编制、办公场所,把北京市东城区翠明庄的家作为办公室。白天外间待客办公,晚上住里间。从1986年到1987年召开成立大会,工作人员日常吃饭在翠明庄附近的食堂,费用都是从王定国的离休工资里扣除。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长城,王定国连续3年组织了群众性的慕田峪长城越野赛。她还组织长城沿线11家电视台,拍摄了38集专题电视片《万里长城》向世界发行……
1984年6月,中国文物学会的前身“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成立,金紫光任学会会长,王定国任副会长。王定国和魏传统、罗哲文、郑孝燮、单士元等专家到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调研、了解文物保护情况;他们与外国进行交流,举办国际训练班,培养古建筑及文物维修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他们拍摄了大量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石窟艺术、壁画等视频;特别是通过他们学会的活动,促进了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促成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
北京育才学校是北京市重点对外开放学校。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王老欣然为学校题词“延安精神放光芒”。鼓励全体师生要努力继承延安精神,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1年,王老又专门针对育才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题词“培育创新人才”。
2012年9月3日,中国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隆重庆祝神舟九号飞船和3名航天员飞天凯旋庆典大会,特别制作了一面“八一”军旗,王定国在军旗上签名。她说:“3个月前,我曾为‘神九’飞船飞向太空,在‘八一’军旗上庄严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今天,作为一位老红军女战士,我还要特别地祝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她为中国妇女填补了航天史上的空白。中国妇女了不起,中国军人了不起!”
老同志也要学雷锋
今天的百岁女红军王定国老人,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儿孙绕膝。她面带慈祥、非常高兴地接受我们的采访。她说:我经历的百年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但要实现中国梦还要靠我们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当老人家听说我们是为了办《雷锋》杂志而采访她时,老人家特别高兴,她说:上个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积极响应。老人家告诉我们,谢老当时正生病住院,《中国青年》编辑部的同志去医院看望他,顺便谈起了雷锋的事迹和《中国青年》准备出“学习雷锋”专辑的打算,希望谢老康复后能写点东西。谢老当即问了“专辑”的付印时间,并让编辑部给他一份《雷锋日记》摘抄。在病榻上,谢老阅读有关雷锋的事迹后为雷锋题词:“曾云六亿舜尧群,崛起平民迥不同。说到做到心意广,神州到处学雷锋。”谢老多次在家里对孩子们讲:雷锋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我们都要向他学习,我们这些跟着毛主席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老同志,也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青年》杂志在1963年第5、6期合刊中还专门刊登了谢老的散文《读雷锋同志日记摘抄》和七绝诗一首。在向王定国老人告别时,老人家高兴地为《雷锋》杂志写下了“雷锋精神永存”八个大字,并一再嘱咐记者,一定要把《雷锋》杂志办好,把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申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