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滨海新区需求的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5-12-02张涵跃韩永生
王 琳 杨 莉 张涵跃 韩永生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物流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必然紧随物流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高新技术的引入使得物流服务的需求方也在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而对高技术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津滨海新区自贸区的获批,既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物流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物流是实务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专业,高校应当要在加强理论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型物流人才[1]。
一、研究背景
由于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了进一步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性和专业复合交叉的高级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物流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以高职院校居多,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虽然目前众多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工程本科课程,但教改教研多重视教学理论,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难免趋同,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尚存一定差距[2]。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知识+技能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本科院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专业特色等方面特色还不够突出。
在国家大力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大环境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物流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意义重大。滨海新区发展宏图强调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要实现上述目标,物流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及联动发展必不可少,特别是新兴产业的新技术应用日新月异,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发展应当提高技术含量,适应新兴产业现代化生产要求,从原材料储存的自动化立体库到产品加工、装配流水线的自动分配,均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竞争力。因此,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应紧紧围绕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向及技术特点,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深入改革,密切与企业对接,服务滨海新区建设。
二、需求分析
滨海新区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庞大的人才需求问题,而滨海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随着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在不断变化,随着新能源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企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外包企业陆续进驻滨海新区,尤其是天津申报自贸区获批后,对生产物流、金融物流等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通过对滨海新区部分物流及生产企业的调研,目前新建的物流中心一般都配备有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在建设之前首先需要具备物流设施设计专业知识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综合设计和方案评估,既包括对物流布局动线的设计,还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的选型,建成之后还需要相应的管理维护。而现代制造业对物流组织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从采购和供应物流,到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都要求有专业的物流工程人才参与组织,现代制造业物流同时也需要对生产调度、信息甚至仿真等技术熟练掌握的人才。
此外,据调查结果表明在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层次上,85%的企业当前的人才需求目标为本科以上学历层次,但目前绝大多数从事物流行业的员工以专科层次居多[3]。从人才需求的素质看,超过半数的企业需要有专业工作经验和独立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有17%的企业需求有创新研究能力的高技术人才。对于物流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方面,除了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这些基本素质之外,专业技能还包括:物流规划设计能力、运输调度能力、仓储管理能力、生产物流调度管理能力、物流设备操作能力等。因此绝大多数企业不仅仅是简单的要求学历,更看重的是具有独立的操作实践能力,且具备国际化视野、创新性和专业复合交叉的高级物流工程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物流本科学历的高等院校,在加强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天津作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及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建设,如空客A320、火箭制造基地、10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的相继投产,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天津已有1600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就有3600多家。2011年滨海新区及天津周边地区物流人才的总需求量大约是10万人,物流工程高层次人才按30%计算,约需3万人。因此,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实用人才已迫在眉睫。
三、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本文结合滨海新区发展对物流工程人才的需求特点,调整专业设置与定位,构建以标准化实践环节、创新型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为核心的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并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形成有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输出体系,为滨海新区的发展输送理论和实践技能兼备的高级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其中标准化实践环节是指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联系紧密的上机、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等环节的标准化建设。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性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需要大量高级物流工程人才。虽然不同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有所不同,但是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却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有必要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实验、上机或者课程设计进行标准化,形成完整的实验大纲,进一步细分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5],渐进性地对课程知识的验证和综合运用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一部分也是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标准化实践环节主要涉及物流技术装备和物流系统仿真等多方面,主要训练学生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的能力和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的能力,以及条码识别、射频识别、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此外,还包括ERP综合实验进行企业资源计划技术和方法的训练。以物流系统仿真为例,物流工程实验室目前已经配备了先进的物流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学生通过基础实验熟练掌握设备及软件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通过虚实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对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进行模拟,结合物流工程实验室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辊子输送机等多台实验设备的运行为虚拟仿真提供更直观的仿真实验参数,再以软件验证方案可行性,而在创新性实验环节则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物流系统的问题,分组设计不同的方案,结合各组方案进行演示,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并将优化调整后的方案通过分组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表现出来。
创新型实践环节是指通过教师科研的引领作用,通过参与纵向项目以及专业竞赛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引领学生接触到行业的尖端领域。物流工程专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服务的行业之广导致了对物流人才的需要也存在差异性。因此本专业立足滨海新区特色,考察其作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方向在物流工程人才需求的定位,结合教师擅长的不同方向,从科研课题、专业竞赛到毕业设计给学生以充分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既能充分提升兴趣,又有利于未来就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向。通过“正确定位”,突出本专业的特色,防止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这一部分也是整个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教研室教师的科研课题,带领学生参与到食品物流、仓储物流、物流技术装备设计、航运物流等方面的科研活动当中,同时通过带领本科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而这些科研的参与也顺利的延续到毕业设计环节,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社会实践环节主要是指直接面向企业的实践环节的建设。传统的实践教学仍然是以校内的实践环节为主,这也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广泛存在。通过带领学生参与毕业实习以及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让学生充分接触滨海新区高新企业及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获得更直观、更深入的实践体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教师通过社会实践环节提升科研实力;企业在这种校企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无疑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是三方受益的。这也是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
在这一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下,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也在健康有序地发展起来。继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物流工程实验中心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的成功申报,天津科技大学物流工程实验室在完成了设备技术论证、采购招标等工作后,各项设备陆续投入使用,实验室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与本专业签署实习基地的企业达10余家,大部分均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实习内容涉及物流设备及信息系统、分拣设备及处理流程、自动化立体库、物流仓储、拣选设备、制造业物流及其配套物流等方面。与此同时,本专业还在积极与滨海新区一些大型企业建立往来,促进开展合作项目。
四、结束语
为了响应服务滨海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方案,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培养急需的理论、实践、素质并重的综合型物流人才,为配合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前已经适当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及基础课程,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标准化设置;同时现代物流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未来也会随着天津科技大学新校区的搬迁进一步扩大;此外,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俱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也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保障;本专业还将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强与滨海新区物流企业的合作,提升物流工程专业的实践应用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滨海、服务新兴产业的能力。基于滨海新区需求的物流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正全面有序地开展起来,未来还将进一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定单式培养物流新兴专业学生,使其成为既具有深厚的物流工程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物流工程技术,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行业业务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人才。
[1]谢如鹤,陈宝星,周耀旭.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4):177-179.
[2]邵新建,李文锋.物流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与培养体系探索[J].物流技术,2012,31(3):152-155.
[3]苗德华,刘新钰,谭婷婷.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结构与天津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4(2):46-48.
[4]刘冰峰.一般本科院校物流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4(3):65-68.
[5]李彦启,黄坤.与教学改革良性互动的实验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4(2):5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