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姜堰区水稻单产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2015-12-02钱普祥
钱普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州 225500)
1 基本情况
姜堰区位于北纬 32°30′、东经 120°09′,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积温5 365.6℃;年平均降水量991.7mm,年平均雨日11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较长;无霜期215天。作物生长季较长,高于15℃喜温作物生长期172天。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农业气候条件优越。现有耕地面积7 544hm2,以稻麦两熟为主,水稻面积5 000hm2左右。近年来,水稻平均单产620 kg左右。由于受自然环境、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平均单产始终徘徊不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2 制约单产提高的因素
2.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
泰州市姜堰区部分地区,由其是通南经济薄弱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于20世纪修建,目前由于年久失修,沟渠渗漏,排灌设施损毁严重,旱涝保收耕地面积逐步减少,严重制约了姜堰区水稻单产水平的提高。
2.2 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不高
2015年姜堰区桥头、兴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95%以上,其它里下河地区达80%以上。但通南高沙土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仅占水稻总面积20%左右。小规模、分散的水稻生产经营模式在通南地区仍占有较大比例。这既不利于机械化应用技术的推广,又不利于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同时也制约了该区水稻单产水平的提高。
2.3 直播稻种植面积仍占一定比例
姜堰区主要稻作方式有机插秧、抛秧、直播稻。其中直播稻在姜堰区通南地区仍占有较大比例。通过对该区246户、18.807hm2的3种不同稻作方式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在高产水平上,直播稻比机插秧和抛秧低31kg和32.5kg;在中、低产水平上,直播稻比机插秧和抛秧分别低50kg和48.6kg。此外,直播稻的667m2净效益比机插秧低166.8元,比抛秧低118.2元。说明直播稻单产、效益均较低,直播稻的种植也成为制约该区水稻单产提高的又一因素。
2.4 品种繁多,良种良法技术很难普及
初步统计,该区现有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等水稻品种10多个,同时随着种子市场化程度提高,种源繁杂,品种进一步杂乱繁多。各品种生育期、抗性等农艺性状不一致程度加大,无法使用统一的栽培管理模式,更不能发挥良种良法的增产优势,从而抑制了姜堰区水稻单产水平提高。
2.5 新技术普及率、利用率不高
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特别是镇、村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配套,新技术很难普及到位。另外,农村从事种植水稻的多为妇女和老人,文化低、能力差,新技术接收率、利用率不高,从而抑制了该区水稻单产水平提高。
施肥。由于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不少农民仍采用经验施肥。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配合不好。一是偏施氮肥,缺锌少磷钾,致使水稻营养失衡。二是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几乎是零投入,稻田有机质严重缺乏。三是前期集中施肥,分蘖过盛,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中后期养分不足,成穗率、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四是施肥与品种特性、栽插密度、土壤质地等方面衔接性差。形成肥料施用量大,但利用率低,单产难以提高。
水浆管理。水稻生长前期缺水,影响分蘖;中期搁田不到位,甚至不搁田,无效分蘖过多;抽穗扬花期不保持浅水层,影响籽粒灌浆;水稻生长后期断水过早,茎秆早衰,影响籽粒充实成熟。水浆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水稻单产提高的因素。
2.6 防灾意识不强
在生产中不少农民只注重栽培过程,忽视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现灾害后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抗灾措施不力,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3 促进水稻单产提高的对策
3.1 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提高机械作业率
农田水利建设是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保障。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通南地区欠账多的实际情况,要把加强农田水利作为今后若干年的重大事项和基础工作来抓。一是要制定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规划,并纳入区镇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落到实处。二是要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制度。三是要完善农村“一事一议”,保证农民每年都有合理的工日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是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以奖代补”力度,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农民从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旱涝保收面积,改善水稻生产条件,提高机械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单产。
3.2 推动规模经营,扩大机插秧,提高单产
要积极稳妥地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使有限的土地相对集中到种田能手之中,压缩直播稻,扩大机插秧,尽可能地发挥土地生产效率,并通过规模效益来保护和提高农民水稻生产积极性。
3.3 强化技术服务,普及农业科技
一是要尽快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镇村级农技推广体系薄弱,制约着各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因此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步伐刻不容缓。二是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管水,配方用药,大力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三是要大力推广应用高产稳产品种,规范整顿农资市场,缩减水稻品种,提高良种良法普及应用率。四是抓好示范点片建设。抓住国家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有利时机,在每个乡镇抓好示范方建设,抓好水稻万亩示范片建设,推动水稻生产全面发展。
3.4 增强防灾抗灾意识
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苗情、墒情和病虫情。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发布灾害预警和病虫防治信息。强化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等制定下发防灾抗灾技术意见。强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的服务技能培训和指导,科学掌握防灾抗灾的技术要领,确保开展作业及时、服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