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海盗的最初发源地
2015-12-02撰文董震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撰文/董震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地中海:海盗的最初发源地
撰文/董震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海盗常被人称作“古老的职业”,这么说至少意味着两点:第一,它是种“职业”,和打铁种田一样,需要付出劳动;第二,它很“古老”,也许从独木舟的时代开始,就已经有人从事这桩刀尖舔血的买卖。由于航海活动本身的危险性,海盗算得上是一门高强度‘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三高”行当,这个行当从古到今能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自然也是因为随之而来的高收益和高回报。总有人未发横财先殒命,但也有更多的人怀揣着野心和贪婪加入到海盗的队伍中来。反过来说,无利不起早,没有足够的利益刺激,人们也鲜少会铤而走险去当海盗。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地方,海盗的风行离不开3个前提:一是基本的航海技术和航海人才。海盗毕竟不是陆上的蟊贼,手拎大棒就可开始自己的事业。没有船只,不会操舵,海盗压根不可能存在,而渴望财富的水手往往是最理想的海盗人选;二是合适的劫掠对象。海盗需要贸易船队或是陆上聚居点这类踪迹可寻、行动规律的猎物,来确保自身的稳定收益;三是遏制力量的缺失。海盗常出现在权力空白区,或不同势力之间的“三不管”地带,主要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小股海盗很难遭到毁灭性的遏制打击,在长期战乱或社会动荡的催化之下,零散的海盗活动就有可能演化为大规模的劫掠。这三个前提是海盗崛起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单个前提成立,最多只能催生出小打小闹的“海偷”,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同时满足全部三个前提的地方,海盗在这些地方将会周期性的爆发,甚至具备成为心腹大患的可能,威胁和动摇地区的基本安全秩序。地中海正是这一类情况的反面典型。
作为亚、欧、非三大洲的陆间海,地中海向来被人们视作文明的摇篮。的确,地中海周边先后出现了苏美尔、古埃及、古巴比伦、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并为整个现代西方文明提供了精神上的根。这片内海西经直布罗陀海峡通大西洋,东经土耳其海峡通黑海,出海口狭窄,风浪不惊且遍布岛屿,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利,但也同样成为海盗理想的栖息地。地中海,尤其是东地中海完美地满足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个前提:首先,悠久的海上贸易传统使地中海居民擅于掌舵弄帆,甚至会催生出腓尼基人这样的职业操船手,为海盗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其次,稳定的商路带来稳定的财富,也为海上劫掠提供了稳定获利的可能;最后,随着海上商路的建立,殖民地城邦不断兴起,这类小城邦的安保能力往往只足够为城市提供点状的防御,在那些更广阔的海域,海盗就拥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上述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地中海地区海盗频发,我们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只要海上有船在航行,地中海的海盗就不曾停息。
地中海地区,乃至人类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关于海盗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据记载,在拉美西斯三世时期,“海上民族”侵入埃及,并试图占领尼罗河地区。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得知“海上民族”到底是指哪一群人,但历史学家相信,这一族群与圣经中记载的“非利士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其活动的早期,“海上民族”的主要目标似乎仅限于劫掠,他们装备了铁器,且在战术上注重隐蔽闪击。但自拉美西斯三世统治的第3年开始,在赫梯帝国的支持下,“海上民族”的策略逐渐转为武装移民。为了抵抗这种蚕食式的入侵,拉美西斯三世在其统治的第8年,率领古埃及人与“海上民族”在尼罗河口展开决战。在战斗中,埃及人使用了火攻,“海上民族”大败而归,最后退到今天的巴勒斯坦处定居下来。“海上民族”的劫掠极大地消耗了古埃及的国力,并且间接导致了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的衰落。
“海上民族”对古埃及的入侵属于典型的移民式劫掠,它所针对的是陆上的聚居点而非海上的船只(事实上,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针对陆上目标的劫掠都比抢劫船只更流行),而且目标不只是抢,还谋求占据土地。时间更近一些的腓尼基人开创了另一类劫掠传统,他们更乐于抓捕活人贩作奴隶或勒索赎金,以从中获利。腓尼基人居住在地中海东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叙利亚一带,以贸易和航海为生。在历史上,腓尼基人时常依附于周边的大文明,以自身的航海技能换取区域自治,当海盗并不是他们的主业,而更类似于正常海上贸易的补充。在古代的地中海世界,人力是一项相对稀缺且耗损惊人的资源,腓尼基人更倾向于通过劫掠人丁来补充奴隶货源,这与其说是海盗行径,更不如说是奴隶贩子式的商业买卖。
相比上面两个例子,克里特人所从事的海盗活动可能是最符合我们常识的一类:抢船,抢钱,抢货,拿走一切。克里特岛地处爱琴海最南部,是古代地中海世界海上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克里特岛主要出口青铜、陶器和番红花,以换取橄榄、小麦等必要的食物,这使得海上贸易成为克里特人的生命线。为了保证贸易航路的通畅,克里特人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海军,也时常倚仗自己强大的海上力量出海去袭扰周边地区。对于克里特人来说,海上劫掠属于尚武的英雄行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劫掠别人就是对自身航路最直接的威慑和保护。
在所有这些早期的劫掠行为中,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常见的海盗类型:武装移民式的、贩奴勒索式的,以及奔袭劫扰式的。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我们鲜少能找到“纯粹”的海盗,“海盗”只是在有利可图或有机可乘时进行劫掠,在其他时间,他们常常扮演殖民者、商人或者海军这类一般化的角色。在海上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海盗”更多被视作一种获利的机遇,其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道德和价值含义,有时甚至带有尚武的荣誉感。倘若能认可这一点,古代地中海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有可能呈现出另一副样貌,海盗研究的意义恐怕也会因此而更加深远。【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责编: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