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朋友,再见!
2015-12-02撰文金涛
撰文/金涛
啊!朋友,再见!
撰文/金涛
他走了,悄悄地走了,虽然他以83岁离去也算安享天年,但我还是不时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他那乡音不改的一口重庆川音和朗朗笑声,最是难忘的,莫过于40年前,那个中国科幻小说发展与繁荣的激动人心岁月。
我的心中,他的名字一直是和那段日子紧密相连的。那是中国科幻小说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寒冬后,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的又一个繁荣期。众所周知,科幻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第一位的是“气候”,政治清明、环境宽松、允许想象力自由驰骋,是一切文学艺术萌发的前提,科幻小说更是不能例外;再一点也很重要,要有好作家好作品,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还有一点也很关键,有时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这就是出版者的眼光和魄力,出版社能否敏锐地支持和大胆地扶植新人新作,为科幻小说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至关重要的。
当时,海洋出版社刚成立不久,在人员不多只有几间办公室的简陋条件下,他就以很大的魄力决定筹划外国科幻小说的翻译出版,而且雄心勃勃地出版了一份独具特色的刊物《科幻海洋》,并请茅盾先生题写了刊名。《科幻海洋》一经问世,就深受读者欢迎。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件事印象很深,也是与我本人有密切关系。1980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了西方著名科学幻想小说选《魔鬼三角与UFO》(王逢振主编),由于这本西方科学幻想小说选是在“文革”结束不久问世,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读者,不啻于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它的第一版印数竟然达到42万册,后来再版印了多少,我就不得而知了。不久,另一本苏联科学幻想小说选《在我消失的世界里》很快出版。很多喜欢科幻小说的中国人,几乎都看过这两本书,印象很深。这两本书的责任编辑之一“家霭”,即是他的原名。
就在《魔鬼三角与UFO》出版不久,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杨西光决定在该报发表一篇外国科幻小说。这一决定可以肯定不是杨西光个人所为,也决非心血来潮之举。只是它的背景,我一直不得而知。我当时是《光明日报》的一员,这项任务于是落在我的头上。经过一番周折,与王逢振商定,从《魔鬼三角与UFO》这本书中挑选了美国科幻小说家詹姆斯·布利什的《盒子》,在《光明日报》连载,并加了“编者按”。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光明日报》第一次刊载外国的科幻小说,至少到目前,也许是空前绝后的一次。这件事的深远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归根结底,这是海洋出版社和他的功劳。小说描写纽约被一个穹顶状大盒子罩住,人们无法出入,呼吸困难,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恐怖和混乱之中。科学家千方百计寻找打破这个盒子的办法,从而摆脱困境。小说暗示了在工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空气污染已造成严重后果,污染的大气如同一个盒子,把人们罩在里面,面临死亡的威胁。“从外面看来它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圆顶状拱形物,没有辐射,没有电离,没有无线电讯号,”作者这样写道,“昏暗的城市到处散发臭氧的臭气。街灯依然亮着,尽管收音机里不断警告要大家呆在家里,一批又一批的暴徒,没头没脑地向障碍冲去,汹涌的浪潮又把他们冲了回来。障碍中那种令人窒息的东西使他们喘不过气来,更多的人堆集在地铁车站上,人们尖叫着,互相践踏”。“三十个小时后,雪停了,地上的积雪有三寸多厚。街上再看不到打闹的暴徒了,绝望的人们挤在铁路和地铁车站上,不断弥漫的臭氧把人们逐进了那些恶臭进不去的房屋和地下室里。”小说没有直接描述灾难的惨状,而是说“成千上万的人死去了,”“到处是一片寒冷凄凉的景象。城市在死亡。”在揭示工业污染导致的生态灾难,以及滥用科技发明而造成环境污染,詹姆斯·布利什的《盒子》敲响了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的警钟。在30多年后的今天重读这篇小说,面对满天雾霾和恶臭的江河湖泊,我们的感触是难以诉诸笔墨的。
编纂百年中国科幻小说大全是他着力策划的重大选题,这是很有眼光也需要勇气的策划。记得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谈了这个想法,希望我来担当这个项目的主编。我因为本职工作实在太忙,实在无法完成这么庞大的工程,就推荐了上海著名科普作家饶忠华,后来,饶忠华和上海书局资深编辑林耀深担任了这个选题的主编,而这个选题也成就了中国科幻小说史研究的先河。上百位热心科幻的人士通力合作,经过数年不懈努力,从大量旧报刊杂志中沙里淘金,终于将截止于1998年的中国大陆近百年来发表的科幻小说,以及港台作家和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尽可能收罗其中,填补了我国科幻小说研究的空白,也为系统研究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轨迹和流派演变提供了权威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海洋出版社相继推出《科学神话》一、二、三辑,最终结集《中国科幻小说大全》。这项工程己成为中国出版史的光辉一页,也铭记着他和战友们赫赫的功绩。
他,就是曾经大力扶持过海洋科普与中国科幻的海洋出版社社长孙少伯先生,一个一辈子默默奉献,一辈子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好朋友。
少伯兄,天国的你可曾安好……
(责编: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