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人相忆在江湖

2015-12-02撰文赵江峰

海洋世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老谭撰文光阴

撰文/赵江峰

几人相忆在江湖

撰文/赵江峰

如果说离开大学的象牙塔,进入让人爱恨交加的真实世界,可视为人生的开端。那么,案头这张已有些微黄的老照片,就是我人生最壮丽的开端——

当年位于复兴门外大街1号国家海洋局大楼9层的《海洋世界》杂志社,那是我的快乐老家,从那里起步,平生第一次,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海洋。

但是,这种波澜壮阔,很快就被人间一种叫做现实的东西给抚平,被柴米油盐这些寻常事给尘封了。而光阴也不舍昼夜,如水一般流走,人也在江湖中飘零了很久,终日忙于为稻粱谋的人生,就算是有闲心去蜗牛角上争闲气,也不太有心情去回忆听涛观澜的岁月。

然后,就传来了《海洋世界》杂志就要迎来自己40岁生日的消息,然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很多点点滴滴的记忆,就如同解冻的冰河,化作灌溉百川的春水,冲开了凛冬的堤岸,奔流而出,重上心头。

原来,总有一些难忘的人与往事会如淡淡的星光一般历久弥新。不管人在何方,也不管光阴如过翼,总是会相知相忆。

杂志当时的主编谭征,是一个宽厚而温和的人,每个月,他总会按时询问大家是否为杂志找到了合适的稿件,也会不时询问大家对杂志是否有好的建议。同时,他还是一个乐于帮助后辈的人。例如,在编辑杂志之余,老谭还曾经教导我写作之道。记得在有一次参与《海洋中国》的写作,并请他指正时,没有得到认可,就赌气说不写了。老谭当时不置可否,只是说:“如果我是你,二十郎当岁的样子,就回去好好搅拌搅拌,把这锅粥煮熟了。”我听从建议,又认真努力了一段时间,就很幸运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成功写出了第一部书稿,并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一直受益。就这样,我从老谭那里得到了一件无比贵重的礼物——信心。

比起渊博的老谭,杂志的副主编郭炜,则是聪明绝顶的人,对计算机极有天赋,耐心引领我一步一步深入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世界中。而且,他认为电子游戏有助于学习计算机技术,所以,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从来都不禁止玩游戏。记得当时每到午休时间,年轻的同事们就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玩《仙剑奇侠传》,如今回想起来,依然温馨快乐。后来,郭炜给计算机找了一块旧声卡安上,犹如点石成金,让冰冷的机器为很多孤寂的夜晚创造了无穷的乐趣。记得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刚好那天找到了一张肯尼基的C D音乐,当其中一曲《望春风》在房间中回荡时,我独立在窗前,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百感交集,有惆怅也有追忆,渐渐地,都转化成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觉得世界是如此璀璨,如此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后来,随着杂志的人事变迁,老谭归隐江湖,郭炜也远赴美国,后来又辗转去了加拿大,从前的同事各奔前程,渐行渐远渐无书。

虽然如此,我坚信真正的风流总不会被雨打风吹去,一定有很多值得记忆的往事和难以忘怀的温暖,会留在当初的老杂志人的心底。希望有一日,大家能从五湖四海归来,齐聚一堂,把酒言欢,共话当年。

今日的杂志早已脱胎换骨,从形式到内容都焕然一新,完成了从一本传统的科普杂志向更具现代风格传媒的转换,是我当年做梦也想不到的进步。

倘若我们终极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海洋世界》应该就是那探索的巨轮,扯一片云帆,引领着人们去勇敢地探索、发现海洋未知的领域,并在航程中就着海上的斑斓星辉纵情欢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责编:沈婷婷)

猜你喜欢

老谭撰文光阴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被光阴治愈
应急物流:疫情之下迎来“大考”
纸雕:刻下寸寸光阴
最深的套路,我们称之为爱情
暗喻
聊斋志异之宫梦弼(节选)
绍兴古镇寻荼社
光阴散
又到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