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考察及策略思考
2015-12-02杜建华
杜建华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望都镇辛街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450)
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考察及策略思考
杜建华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望都镇辛街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450)
生命教育在幼儿园进行实施,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符合当前阶段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幼儿园生命教育阶段,授课教师应遵循关怀与伦理化、本土与个别化、活动与生活化,以及启发与内化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课程设置模式,真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本论文通过对幼儿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同时也介绍了生命教育对于幼儿的存在意义,再者提出了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
生命教育;存在意义;解决措施
一、幼儿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生命教育,指通过教育来达成幼儿对生命具备恰当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换句话说,就是在尊重幼儿发展主体性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灵性教育等具体方法,使幼儿感知自己的内心,更能够认识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以及人与时空的关系,最终让幼儿能够学会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
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是当前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既要尊重幼儿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他们提供健康、安全和愉快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应确保幼儿自身的特点,保证每个幼儿都能享受生命的乐趣。通常来说,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生命来讲,将生命发展的本质、过程、多样性及其价值展现给幼儿。教育的目的和归属点应该是热爱生命,不但要让幼儿具备生命发展和多样性的认知、态度,进一步可以通过幼儿影响家庭乃至于整个社会。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幼儿,要摒弃那种“儿无思想、无责任、无后果”传统观念,意识到幼儿健康人格对其毕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存在意义
一方面来说,幼儿生命教育对于促进国家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他们懂得知福、惜福自尊和感恩、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以及爱护自然的特质。同时,幼儿生命教育也符合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尤其是幼儿的生活与生命教育,幼儿时期所获得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知识与态度,可以造成整个人生的持续性作用,影响了人生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幼儿生命教育家大的促进了幼儿自身特点的发展。学前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生命教育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充实其生活经验的平台,能够通过体会生命的可贵和多样性,进而达成尊重和热爱生命,奠定毕生发展的人格基础。再者,由于幼儿园的课程过分趋于小学化方式教学,对幼儿的生活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部分幼儿出现对自我、他人、社会、环境、自然的迷茫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并在后续生命中持续扩大。因此,幼儿园的生命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
三、幼儿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者处于功利化教学阶段。
在教育政策法规的具体实施中,由于人们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倾斜,为教育的工具性提供了滋生蔓延的温床。由于当前阶段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在大趋势下幼儿园迫于升学压力开始向小学化教学模式转型,整个教育成了加工工厂,个性多元、活泼可爱的学生经过学校这一深层加工,几乎都变成了规格统一、质量一致、功能单一的标准制成品。教育的功利化越来越严重,部分幼儿园为赚取高额利润扩大规模,而且提高了幼儿园的学费,造成了入园难的状况,幼儿的生存发展不能得到良好的保证,幼儿生命教育边缘化。
(二)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现阶段幼儿教学的课程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授课教师为主题的课堂授课。但是对于处于精力旺盛、记忆牢固、模仿能力强、好动时期的幼儿来说,幼儿课程需要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与他人沟通与发展。但是授课教师的统一授课直接对幼儿的发展造成影响。主动权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孩子只能顺从。由于习惯了听从教师的安排,致使幼儿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较强的主观性,自我价值感不强,不能有效地实现角色认同。正确认识自我的缺乏,导致幼儿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更不能欣赏和珍惜生命。
四、解决当前生命教育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的生活化。
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个体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提升生命质量和实现生命价值。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保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幼儿时期所获得的知识和伦理道德是保存最深最久的,对人的一生都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但是近几年教育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导致人们只对幼儿的成绩关注,而对幼儿的生命价值造成忽略。在实施幼儿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功利化,坚持教育生活化的原则。幼儿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确保幼儿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健康的发展。基于此,幼儿首先必须认识自我,理解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别人的生命,在生活中与老师、家长及同伴沟通交流,提高幼儿自身的处理能力,加强幼儿社会的生活经验。
(二)将幼儿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有机结合。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句话说,教育对于人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们的思想,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的物质基础,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升华和灵魂,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
[1]廖晓萍,程玲. 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幼儿生命教育项目活动”初探——以浙江大学华家池幼儿园的实践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2008,04:16-21.
[2]李晓玲. 论生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课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36-138.
[3]韩映虹,孙静妍,梁霄. 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现状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71-76.
[4]王春燕.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百年追思与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9:33-37.
[5]李欢. 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初探[J]. 理论界,2013,06:200-201.
G610
:A
:1671-864X(2015)10-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