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的三峡形象
2015-12-02刘忠波
文/刘忠波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1994 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启动,主要为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而建,工期17年。三峡形象一方面由自然、历史和文化构成,同时又指向一个巨大的带有象征性的中国空间,带有强烈的政治指向和丰富的政治信息,成为政治符号载体。因此,三峡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各方面关注。
三峡工程:中国发展的多重隐喻
在国家话语体系中,三峡工程不仅是 “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的国家象征,也成为国家发展主题的隐喻。《永远的三峡》、《千秋三峡》、《再说长江:坝梦千秋》、《当代中国水利》、《三峡伟业》、《大三峡》、《中国三峡》等官方三峡题材纪录片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具有浓厚的国家主义色彩,常常体现出宏大的支配性话语特征。
2004年由陈真编导的《千秋三峡》是较早地全方位反映三峡建设的电影纪录片,影片以“中华民族圆梦三峡百年奋斗历程”为基本内容,歌颂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在三峡工程兴建上的功绩以及三峡建设者、三峡移民的奉献精神。2009年闫东编导的8集文献纪录片《大三峡》是一部“国家话语体系的权威性文献纪录片”,影片导入了宏观历史的架构,以三峡工程17年的建设历程为基本线索,主题突出:复兴地标、科学决策、世纪大坝、家国命运、安澜兴国、利在千秋。《中国三峡》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影片,解说词首先提出“触目惊心的洪灾,曾频繁地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两岸,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春冬筑堤夏秋防洪,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然而仍免不了遭受洪灾之苦”,影片使用了大量历次洪灾的影像内容,证明了三峡工程的紧迫性和合理性,作为“人类治水梦想”的中国三峡建设是“寄托中华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世纪工程”,“还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西方关于三峡的话语模式和中国官方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对立,大多数的域外纪录片对三峡工程建设都持有指责态度和负面意味。与西藏问题相似之处是,西方成功地将三峡话题国际化。《沿江而上》、《中国鞋子》、《内视中国》、《人造风景》等西方三峡纪录片对三峡建设的描绘和定性,首先试图实现经济建设问题向政治议程的引导,强调这是一项争议性的工程计划,关注由于三峡大坝建设被迫迁徙的人们所引发的抗议和“社会动荡”,并从中阐释出西方一贯关注的中国社会现实议题,比如生态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人权保障问题等。其中,《内视中国》中对三峡建设进行了贬抑化的解说。
三峡被认为是西方报道中国最有价值的议题之一。
《人造风景》拍摄“被人改变了的风景和改变风景的人”,强调尊重自然的重要性,也承认“我们改变这个星球的性质,我们改变了空气、水和土地,不止在中国而是全世界”(解说词)。
“河流与生活”是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出品的系列纪录片,包括世界最为有影响的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长江与莱因河6条大河,探索河流与人的关系。《长江》主要以三峡工程为切入点,讨论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大坝对整个长江流域带来了各种变化,影片对其利弊都进行了阐述。一方面,三峡大坝对于长江水患有所控制,适航功能加强;另一方面,环保电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发展,特别拍摄了重庆力帆集团从三峡大坝中的获益,大坝的船闸系统为力帆集团的产品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形成了稳定的电力系统。该片更大的篇幅是关于长江流域生态问题和水体污染问题的探讨,影片认为由于三峡大坝拦截了大量的淤泥,因此下游脆弱的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导致了物种消失、湿地面积减少、水体污染等。
加拿大华裔导演张侨勇的《沿江而上》是一部具有旅行体验的纪录片。沿江而上的游船本身就是一个时空媒介,记录了两个年轻人16岁女孩余水和19岁男孩陈波宇在三峡的涉外游轮中的生活,两人都是面临移民的背景,影片反映了三峡工程给移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其中有一个段落是,中国人正在展示三峡建设成就,另一个场景则是移民塌陷的屋子,成千上万的高楼大厦取代了老式居住屋子,两种指向形成了反讽氛围。影片以张侨勇爷爷充满着乡愁的歌唱作为配乐,画外音说道:“这是我爷爷在唱歌,河水正在慢慢上涨,我爷爷的故事也随之在消逝,这里处处都暗示着人类的进步和为之付出的代价。警戒线上写着,长江的水位将上涨到175米。”
三峡被认为是西方报道中国最有价值的议题之一。三峡一般和生态环境、环保、区域文化、人权结合起来论述,关注“流离失所”的百万居民,对三峡进行政治诠释,不断质疑和攻击,使之成为敏感话题。
中国官方注重对三峡问题的舆论引导,早在2007年,外交部新闻司、国务院新闻办、三峡建委移民局组织、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等单位先后邀请了多家国外媒体进行新闻交流活动,邀请中外联合记者团对三峡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三峡伟业》、《中国三峡》等影片中,也对西方常常提出的生态环境、地震灾害等问题做出直接的解答。
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官方三峡形象代表国家话语,有着强制性宣传的一面。相比国家话语,民间话语有着更为强烈的个体体验性,反映了三峡形象的另一种社会价值。
三峡移民:多重话语空间认知的差异
三峡工程面临着百万人的迁移问题。官方话语将三峡工程的整体性背景下的库区迁建和非自愿移民,设置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服从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精神,引导对三峡移民报道的舆论方向。官方将“三峡移民精神”的内涵阐释为: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官方纪录片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拍摄了大量三峡移民中先进群体和个人的感人事迹,包括《三峡,三峡》、《情满三峡》、《三峡梦正圆》、《三峡移民》、《纤夫老李》、《宋公麟的旅馆》、《李世文进城》、广东卫视《人在他乡》之《从三峡的巫山到广东高要》、《再说长江:告别家园》、《再说长江:他乡,故乡》、《背影》、《迁徙的人》、《见证三峡》等影片。正如《中国三峡》解说词中所说的:“移民意味着牺牲、奉献和希望,对于他们的人生和命运来说,也同时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转折和新的发展。”
《迁徙的人》共7集,以7次“人口大迁徙”(新疆兵团创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峡移民等)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展现社会变迁,关注移民个体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现实处境,其中《别乡曲》以重庆巫山大昌镇等地的外迁移民为拍摄对象,在大昌故土生活了祖祖辈辈的移民故土难离,旧情不忘,却又在“舍小家,顾大家,告别三峡为国家”的号召下,陆续搬迁到广东安徽等地重新开拓生活,影片还颂扬了三峡外迁移民干部的艰苦工作和奉献精神。其中借助一位外迁农民之口说,“我们自己等于是一颗野草种子,政府需要我们,把我们撒到那儿,我们就在任何气候、任何条件下,照样能够生长起来,那才算是一颗优良的种子。……真正的一颗优良的种子,不管祖国把你撒到哪里,你都能够生根、开花和结果”,这段话表现了移民们服从大局、舍私为公的高尚品质,也是影片的主题。2010年10集纪录片《见证三峡》,分为“世纪抉择”“他乡月明”“黄金水道”“文明烙印”“绿色峡江”“神女应无恙”“凤凰涅槃”“千古三峡”几个部分,其中也以较多的篇幅表现了富于牺牲精神的外迁移民和移民干部,全面地诠释了三峡移民精神。
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官方三峡形象代表国家话语,有着强制性宣传的一面。虽然一些影片注重人性的挖掘,但官方话语不得不遵循统一的宣传口径,仍被限定在标准化话语的框架中。
相比国家话语,民间话语有着更为强烈的个体体验性,反映了三峡形象的另一种社会价值。李一凡、鄢雨的《淹没》(2005)记录了2002年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工程,重庆奉节老县城搬迁的过程。中国在三峡进行全世界最大的水库建设,2009年长江水位将大幅上升,沿江的街道和房屋将逐渐沉入水底,影片以一场婚礼开头,一位老人为修建了将近20年而无法获得补偿的房屋奔波;一座将要迁走的教堂,内部不断出现的利益纷争。从1994年冬天开始,冯艳一直辗转于长江三峡沿岸的村落,《长江之梦》(1997)拍摄了因为三峡库区建设而将要被淹没的村庄以及不情愿的人们为失去家园而做的抗争。冯艳的另一部作品《秉爱》(2007)以一位生活在长江边上普通的家庭妇女为拍摄对象,拍摄了秉爱拒绝迁移、驻留土地的过程,与国家安置移民一系列的冲突,秉爱全名叫做“张秉爱”,她面临着丈夫有病等一系列实际生存难题,拒绝就地后靠迁移,也拒绝外迁。影片拍摄的时间跨度有7年多之久,时间的长度使得一个移民事件充分展示出拍摄对象的精神内在性和自我权力意识的变化。影片根植秉爱的内心精神世界,精神上对土地的留恋也揭示出农民和土地的关系。2006年,贾樟柯拍摄了《东》,以画家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绘制过程为线索,探求画家与正在被拆除的世界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同一议题表述取向的完全不同,也意味着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