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
2015-12-01关寒文
关寒文
王献之,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他老爸就是书圣王羲之,所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虽然生在书法世家,但他很勤奋,十分刻苦,并不是只知道模仿父亲的书法,而是超越创新。
他创造了“一笔书”,变“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能写出好多个字,由于他的书法气势恢宏,所以很受世人的喜爱。
王羲之家是东晋屈指可数的豪门士族,按现在的话说,王献之在当时是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虽“少负盛名”,但性格“放达不羁”,终日在家只是写写画画,但才华气度过人,人长得也精神。
他七八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书法,十来岁时觉得自己的字写得挺不错了,就跑去问王羲之:“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可以出师了吧?”
王羲之摇摇头说:“差得远着呢。”
“那,再练五年呢?”
王羲之仍是摇头。
王献之急了,说:“大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您练了多久的字,有什么秘诀快教教我,这样我也能写出好字来了。”
王羲之走到窗前,指着院内一排大水缸说:“等你写字研墨用完那十八口大水缸的水,到时候你的字就有骨架子了,就能看了。”
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心说用完十八口大缸的水才勉强能练出骨架子,那要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书法家呢?于是,他下决心要练好字,让父亲看看。
五年之后,他挑了几幅自己很满意的字,拿去给王羲之看,王羲之看过之后什么也没说,把字稿又还给了他。
王献之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拿着字稿去给母亲看,让母亲评价一下。母亲看完,许久叹了口气说:“我儿的字练了这么久,倒还好,有一点像他的父亲。”
王献之听了,凑过去一看,登时傻眼了,原来,他本来写的是个“大”字,王羲之看字稿的时候觉得这个“大”字结构上紧下松,就忍不住提起笔加了一点,成了个“太”字。王献之母亲说的“一点”便是王羲之加的“这一点”。
自此,王献之更加勤奋,终于大有长进,成为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和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就是这样一个豁达不羁的王献之,小时候很聪明,人也勤奋,但是人无完人,他对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种游戏)却不太精通。
有一次,他看到几个门生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对其中一个人说:“这次你要输了。”
那个人听了这话,自然十分不高兴,谁愿意输啊!他看了王献之一眼,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细细的管子里看豹子,只看得见豹子身上的一小块花斑,而根本看不到整只豹子长什么样。”
被人这样贬损,王献之也生气了,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说完,甩甩袖子就走了。
王献之所说的“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古时的荀奉倩,当时的刘真长,我真是不如这两个人啊,为此我感到很惭愧。他们从不与下人接近,我却偏要去招惹下人,结果竟然受到了这样的贬损。
王献之受到卑贱的门生贬损,深以为耻,后悔自己不该接近并插话,所以就有“远惭”、“近愧”这样的话。“管中窥豹”、“拂袖而去”这两个成语也是由此而来。
东晋时,郗家也是举足轻重的名门望族,名门望族之间经常联姻,壮大势力。郗家就与王家联姻,王献之的母亲就是郗家的女儿,他外公就是太尉郗鉴。郗鉴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到了王献之要结婚的时候,小舅舅郗昙的女儿郗道茂已经长大成人了,王献之对这个表姐印象非常好,亲上加亲自然两家人都高兴,顺理成章,王献之便娶了这位表姐为妻,两个人写写字、读读诗,可谓伉俪情深。
王羲之和郗昙是同一年去世的,王献之的母亲也早早离世了。当时王献之和郗道茂成婚不久,面对亲人接二连三地去世,两个人相互扶持,少年夫妻,情真意重。婚后,王献之与郗道茂生了一个女儿,名玉润,不幸的是,玉润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后来,郗道茂也没有再生孩子。
王献之的字自创一派,比他父亲更进一步,再加上人长得帅,性格又放达不羁,所以“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
当时,简文帝的第三个女儿余姚公主,起先嫁给了丞相桓温的次子桓济。桓温临死前,桓济和哥哥、弟弟一起想谋杀最小的叔父桓冲,事情败露,最后被流放到长沙。失去了丈夫的余姚公主早就对王献之这个风流才子仰慕已久,反正如今桓济被流放了,这辈子也回不来了,她便要求简文帝让她嫁给王献之。
简文帝对这个女儿很宠爱,如今女儿也单身了,他就干脆下旨让王献之休掉原配郗道茂,迎娶余姚公主为妻。
王献之和郗道茂两个人感情那么好,自然不肯领旨。但是皇帝的命令谁敢抗拒?左思右想,王献之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为了拒婚,他用艾草烧伤了自己双脚,卧床许久,不能下地行走,以为这样就不用迎娶公主了,自然也就不会和郗道茂分开了。
谁知,余姚公主是铁了心非要嫁给王献之,先是说等王献之的脚养好再说结婚的事,后来又说即便是王献之下不了地也要嫁给他。
如此这般都不能阻止这个婚事,王献之最后没办法,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
被休了的郗道茂无家可归,父亲郗昙早就死了,她只好投奔伯父。
寄人篱下的郗道茂后来再没有嫁人,晚景凄凉,郁郁而终。
而王献之,则因为脚伤落下了毛病,后半生则常年患有足疾,行动不便。
后来,王献之和余姚公主也生了一个女儿,名叫神爱,后来嫁给晋安帝为皇后。晋安帝是个傻子皇帝,连冬天和夏天都不分,一举一动都要别人搀扶。这样一个傻子皇帝自然在政治斗争中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皇后,王神爱在宫中生死忧患,惶惶不可终日,二十九岁就死了。而余姚公主死后,追封为新安公主。
后来,王献之得了重病,当时都请道士来家里上表文祷告,要坦白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坏事,有什么过错,这样道士焚表向上天祈求原谅,也算是让重病的人得到一些心理安慰。
道士便问王献之之前有什么过错,曾经做过什么坏事。王献之想了半天,最后说:“我真想不起来做过什么坏事,真要说,那就是休了郗道茂这件事。”
《奉对帖》,正是王献之在两个人分开后写给郗道茂的信,信中说,虽然自己和郗道茂在一起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但是终究是没有白头偕老,这种遗憾是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只有真的白头偕老,才能算得上是幸福美好。他时常感慨良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郗道茂再见一面,只能常常哀叹,只好过着这样的日子直到死。
王献之和郗氏的感情虽深,但是也没能白头偕老,只能分隔两地,从此不相见。小时候被下人贬损“管中窥豹”的王献之长大后不仅才华出众,也重情重义,成了一个君子。
注:荀奉倩,颍川颍阴人,曹魏名士。为人清高,不与俗人交往。刘真长,东晋官员,和荀奉倩是同一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