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2015-12-01王鑫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三下乡实践大学生

王鑫

摘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也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背景及现状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从大学生“三下乡”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相关人物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的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理论教育的一种延伸,是德育的有效补充。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于1997年,多年来,全国各学校党委始终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积累经验。但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要求以及广大学生的成长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范围、活动质量、活动成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生“三下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注点失衡

谈及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关键点也仅仅停留在长假期,较大集体的活动,尤其是暑假时期的实践活动,而平时小型的(如小假期等)实践活动却做得较少。现今的各大高校基本上都会以寒暑假期来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临近寒暑假,招募选拔人员等一系列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相比而言,平时的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高,从而显得势单力薄。由此也就造成了大学生们想去就去的想法,导致各方面准备工作不足,使得这些小团队的积极性不断萎缩,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力量也因此减弱。

(二)目的偏离正常轨道,活动流于形式化

现今的大学生十分积极地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但通过调查发现,学校重视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有特长的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大学生的最初目的发生偏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责任意识也不强。

而对于普通学生实践的需要却没有给予及时的关注,也没有为他们提供了解这些志愿活动的平台。

(三) 男女生参加积极性差异显著

经过调查可知,在调查的对象中,男生与女生的积极性不同,较多男生认为没有意义,而女生更愿意去参加,但是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女生参加的比例却比男生少,心动与行动产生了大大的不匹配。

(四) 持续性不强,定点服务机制缺乏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更多注重短期效应,而忽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据调查,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大多并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并且都是短期,持续性也不强。学校方面也没有考虑到固定服务基地,每一次“三下乡”基本都会更新服务地方,这不仅浪费多余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对当地人民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与此同时,大学生“三下乡”实践团体对实践基地的重视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二、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时间冲突

上述提到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更“青睐”在长假期开展,在笔者的调查中,未参加过支教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正是鉴于这一点,学校更是将精力放在了长假期的活动上,因为这一时期,学生的时间比较充裕,参加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但不容置疑的一点是,学校对小团体的“三下乡”活动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一方面,小团体相对分散,不易组织;另一方面,这些小团体活动相比于大集体活动所能给学校带来的效益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在短期的假期中,学生的精力与时间可能主要放在自己的学业上。基于这几点,学校势必会把重心放在长假期大型的“三下乡”活动上。

(二) 学校、家长、学生的价值导向出现差错

当今社会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毕业等于失业”,据今年3月份麦可思研究数据说明,2015年全国毕业生创最高纪录,达745万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学校、家长、学生也都在思索着怎样才能在茫茫大海中爬上一艘航行稳定的船。

学校为应对变幻万千的社会需求,给学生提供发展综合素质的平台。家长更是要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争取当干部、入党,积极表现自己,原因大多是“毕业之后的机会更多,福利更多”。学校、家长的一致重视,造成大学生一进入校园,就开始为评奖、评优、积极发展党员活动而疲于奔命,削尖了脑袋挤进学生会。大学生“三下乡”也就成为了那些想获得社会实践加分的同学的梦想平台。这样一渲染,本质目的不免受到了歪曲,活动也渐趋走向形式化的道路。

(三)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反思不到位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但实践基地的流动性之大,服务机制不健全,对当地人们的后期观察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其中主要问题在于活动结束后的反思不足。不是形式化的应付,就是反思了却迟迟不行动。另一方面,学校在活动结束后,一般要求活动团体交上活动总结报告以及一些作为“证据”的照片、盖过章的证明等,而对他们的后续工作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

三、 为完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如何加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进大内容和形式创新,变“三下乡”为“常下乡”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更好地解决,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的几个基本点。

(一) “三下乡”团队

1. 活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活动审批的程序要做到层层明晰,无论是活动计划的申请,活动地点的确定,活动经费的落实,还有活动人员选拔和培训工作,同时要提前和当地政府、学校进行沟通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2. 活动过程中做好细节工作。首先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必须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一些必备的卫生应急药品应随身携带。其次是要稳定志愿者的心理情绪,帮助他们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化于心。同时,“三下乡”团队应及时和当地政府及人民进行沟通,避免造成双方的困扰。最后,“三下乡”团队在帮助当地人民答疑解惑和开拓他们的新视野的同时,要注意委婉用语和耐心的使用,还有应注意结合当地特色,如:在支教过程中教学应该尽量避开主科,以心理辅导、文化培养为主,开展一些符合当地的校本课。

3. 活动结束后要做好反思工作。将活动资料进行分析整合,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点应放在感想、提出问题及对策,还有后续关注实践基地的工作如何开展。这些都应形成相应的书面报告存档,该团体也应积极争取将实践基地固定。

(二) 学校

1. 分清主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体。学校对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大集体和小团队应同时抓,而不能忽视某一方。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校对于小团体关注不够,笔者认为,学校应积极鼓励这些小团体的活动,为他们提供足够有力的支持,同时为那些想在学习期间进行“三下乡”活动的个人及小团体提供一些便利的条件。

2. 积极整合资源,勇于创新。学校各级团委可以联合各不同类别的高校,建立长期培训基地,或者由学校统一选拔几个综合技能的实践分队,统一组织,真正下到落后的农村展开帮扶工作,真正把文化支教、科技支农、卫生宣传防治做到家、做到位、做到点子上。如此,才能真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实现“三下乡”的初衷,真正实现当地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三) 大学生个人

首先应清楚大学生应明确自己参加活动最本质需求,不盲目加入。其次,积极进行培训工作,完善自身的各项技能,确保自己所要运用的知识是精确合理的。最后,活动结束之后,应进行总结反思,创新创行,勇于向志愿服务团体提意见。

编辑/岳 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下乡实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