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俄国际合作办学现状刍析

2015-12-01周爽李丹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俄语黑龙江省办学

周爽,李丹

(1.黑龙江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市 130117)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当代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其列为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时代潮流,吸收国外有益的办学经验,加强学生与教师方面的国际交流,深入开展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并实践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黑龙江省的高职院校利用优越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合作基础,积极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合作的目的类型

截至2014年9月,黑龙江省共有高职院校37所,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占一半以上,其中,与俄罗斯院校或企业开展合作的有7所。根据合作的目的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以文化交流为目的

有些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在开展对俄合作办学时,侧重以行业领域和文化交流为主。如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与俄罗斯远东法律学院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进修、警务交流、参加行业会议等,通过双方互访,加强彼此对法律和秩序领域的合作和文化交流;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提升涉外旅游方面的教学效果,开阔师生的视野,与俄罗斯的院校开展师生文化交流。

(二)以语言实践、提升技能为目的

高职院校乐于让俄语专业学生赴俄学习,进行短期或长期的语言实践,以期提高语言技能。如开办了俄语或应用俄语专业的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牡丹江大学、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都与俄罗斯高校采取互换的形式,开展短期的合作交流。实践期满,俄方院校为中国学生颁发结业证书,或组织学生参加俄罗斯对外俄语一级考试。中方院校也为俄罗斯学生出具语言实践证明或短期学习结业证。

(三)以学历提升为目的

高职院校学生为了修读本科学位,除了通过国内专升本的途径,还可以选择到境外大学就读,取得国内认可的他国本科证书。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开展对俄合作办学,以满足学生赴俄学习、取得俄罗斯的本科学历的需求。此种以学历提升为目的的合作形式多采用“n+1+x”的模式。学生在国内修读n年后,赴俄罗斯院校修读一年预科,通过俄罗斯对外俄语一级考试,进入俄方学校修读非语言学专业,x年后毕业可取得该专业学士学位,并可通过俄罗斯对外俄语二级水平考试。牡丹江大学、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都有此类的对俄合作。此外,还有“n+y”的合作模式,学生在国内修读n年,直接参加俄罗斯对外俄语一级考试,通过后进入合作的俄罗斯学校修读本科课程,且可以直接免修n年基础课程,y年后毕业可取得该校学士学位,并获取俄罗斯对外俄语二级水平证书。如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农业大学开展的“2+2”模式的合作,学生在黑农职院学习2年,且通过俄罗斯对外俄语一级考试,即可直接进入俄罗斯布里亚特农业大学俄语专业三年级学习。

(四)以安置实习或就业为目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顶岗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安置或帮助学生就业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利用与俄企业的合作,在境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如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金鸟集团安置实习生二十多人,先后多名毕业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苏尔古特、哈巴罗夫斯克等城市的企业或公司就业,为毕业生就业安置分流,提高就业率同时提高俄语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的专业对口率。

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办学,极大地丰富了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的办学形式,开阔了视野,接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黑龙江省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了黑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交流中,外籍教师、专家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任教、讲学,我方教师赴境外学习、进修,频繁的交流互动促进了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学科建设以及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升学的机会,增加了我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也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隐患

据调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开展对俄合作办学过程中往往缺少专业法律人士的参与指导,合作协议的拟定多由专业负责人或学校领导根据双方需求协商形成,不可避免地存在违法或违规的隐患。双方合作办学涉及两国的法律法规,一旦出现分歧或利益冲突,仅依靠一方的法律法规无法解决问题。

(二)对俄合作项目不多,合作对象层次偏低

黑龙江省具有接壤俄罗斯的地域优势,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俄国际合作办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的中俄合作项目并不多,办得好的更是寥寥无几。合作项目的引进往往通过个人关系或学校自主联系,缺少宽广的开发平台和沟通渠道。从现有合作来看,黑龙江省的高职院校大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合作伙伴,受地域限制,合作的院校中大多在俄国的影响力、办学层次、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不突出,尤其是其中的非公立学校,管理人员变动性大,合作开展常受影响,更难实现合作质量的提升。

(三)合作深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俄合作办学涉及的学科门类相对较少,仍以语言为主,双方教育衔接中往往有基础阶段重复现象。有的院校过于注重合作形式的拓展,侧重追求利润或增加宣传资本,而合作的深度往往达不到预期,多局限于师生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基础层面上。对于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等只能做到入境随俗式的接受,却不能开放性地真正吸纳和推广,资源引入少,对促进专业或学校的发展方面作用不大。

(四)境外院校管理松懈,彼此监督不到位

由于中俄文化、生活方式等差异较大,留学生经常很难适应境外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教学安排,境外接收学校为避免生源流失,使合作长期开展,对留学生管理多宽松随意,对其学业要求也有所降低,形成宽进宽出的现象,而留学生派出方对此缺少监督,往往任其所为。

(五)合作对象以学校为主,企业较少

我国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不是单由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钻研、磨练出来的,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最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俄国际合作多与学校为主,与企业的联系很少,这种合作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真正达到高端技能型的标准。

三、解决途径

第一,黑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作用,利用政府部门的优势,为高职院校与境外优质院校、企业等牵线搭桥,提供更广阔的合作资源和平台。对中俄合作进行监管和指导,保证合作健康持续地发展。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合作项目,采取开放灵活的政策,推动促进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第二,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自身的内涵建设,认真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教育国际化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使得我们的办学体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学位认证等尽可能地与国际接轨。

第三,黑龙江省高职院校要正确定位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慎重选择合作伙伴,明确合作办学的宗旨和目的,摒弃崇洋心理、谋利心理,在合作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切实开展优质的国际合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积获取国际化的职业教育经验,引进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有意识地推广自己的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使学校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面对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固发展、我国“一路一带”建设的有利契机,高职院校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中俄国际合作办学。中俄联合办学值得黑龙江省广大高职院校研究和关注,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猜你喜欢

俄语黑龙江省办学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