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片的长短之争

2015-12-01刘然

关键词:专题片电教创作

刘然

案例链接:某市党员电教系统举办了两年一度的专题片评奖活动。本来一切都有条不紊,但在专题片创作研讨会上,突然出现的一个问题却让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骤起争论。这个问题就是,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专题片是不是应该拍得更短。有人认为,专题片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短视频,时长不应该超过5分钟,甚至更短,这样才有利于传播。还有人则认为,专题片和短视频是两种不同的创作,专题片现有的大约15分钟时长已经不算长了,没有时间保证,叙事结构就很难做到完整。可以说,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我们且先看看双方的说法,然后再论短长。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所有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作为党员电教工作者同样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要想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就要了解新媒体都有哪些特点。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一些比较热门的信息甚至可以在瞬间传到几万个移动终端,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都很短,它与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相辅相成。新媒体的这两个特点使其成为了最具效率的传播渠道。换句话说,一条信息要想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那么这条信息首先就要符合“短”的要求。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专题片。说之前,得明确一个前提:专题片被拍摄出来,绝对不是为了孤芳自赏、束之高阁。而是为了广泛传播。无论你的片子拍得多么好,主题的教育意义多么深刻,假如传播不出去,或者是传播的范围有限,那再好也都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专题片要想体现出拍摄价值、扩大影响力,就要充分利用各式各样的传播渠道。这其中,新媒体平台占有了很大的比重,而且从发展趋势看,这种比重只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专题片在长短这个问题上,没有任性的资本,它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主动去适应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

因此,未来专题片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越短越好。“短”并不意味着片子质量就一定不行,反之,“短”有短的优势,它会使片子看上去结构更紧凑,同时还能大幅降低拍摄成本。作为专题片创作者,不能总捧着旧碗不撒手,要知道不管新碗旧碗,吃饭才是根本。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也是必要的,但这跟专题片拍得长短并无必然关系。

这里面存在一个数量和质量取舍的问题。我们可以把片子拍成5分钟、3分钟,甚至是1分钟,它的传播性也可能因此大为改观,但那还是专题片吗?不管你拍得多好,变短之后,它也不能叫专题片,应该是短视频或是别的什么。换句话说,你拍出来的东西与别人拿手机拍出来的东西在性质上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传播效果倒是出来了,但也变成了滚滚波涛中的一滴水,很快就会消逝于时间的洪流。

作为影视作品的一个类别,专题片有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和拍摄要求。别的不说,单说典型人物类专题片,过了很多关才能挖掘出一个典型,没有多侧面的反映,我们怎么体现出这个典型的先进性、教育意义及普世价值呢?再者说,我们也不能就这么主观地认定,专题片因为长就一定不适合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决定一部片子在一种平台上传播的效果到底怎么样,除了要看它是否符合这个平台的传播特点,更重要的还要看它的质量优劣。所谓“内容为王”,你拍的内容没有可看性,即便短到30秒,也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舌尖上的中国》每集要是变成3分钟,恐怕就连菜谱都算不上了吧。

所以说,党员电教工作者不能因为新媒体的强势来袭而乱了阵脚,还是要坚持精品意识,以创作质量论长短。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题片电教创作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一墙之隔》创作谈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创作随笔
不算看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