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导向与实践能力融合的培养策略探析

2015-12-01肖远亮张妍

师道·教研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肖远亮 张妍

摘 要:本文在从培养环节的三个主要方面出发,探讨职业导向与实践能力融合的培养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职业实践能力培养

一、职业导向与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因此,课程设置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面向职业能力。

1. 改善课程内容与结构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设置应该从实践出发,构建适应现实需求的知识结构,逐步建立起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可提高专业选修课程比例,此部分课程倾向于应用性、实践性,甚至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对接,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选课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可以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

2. 增加授课形式与方式

高校可以聘请校外导师进行课程教授,授课方式可以为分组讨论、课堂实验等,授课内容与学生将要面向的职业内容相关。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课程和职业之间的紧密结合,不仅使学生对职业内容有所了解,也对学生本人的职业能力有所提升。同时,高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专家开设职业前沿讲座,使研究生尽早接触职业、了解职业、贴近职业,提高他们面向职业的能力。

二、职业导向与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提供给研究生最直接的职业体验,研究生通过去企业实习,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1. 保障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保障实践基地建设,为全日专业硕士提供现实的职业场所,可以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

2. 借鉴顶岗实习模式

目前,顶岗实习模式主要在高职院校推行,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职业院校中,“职业教育研究生化成趋势”。因此,借鉴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真正的职业岗位,可以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真正“职业导向。”

三、职业导向与学位论文

1. 体现实践环节内容

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代表性成果,论文选题与内容如果和实践环节没有关联,实践环节将难以引起导师和学生的重视,由此可能会影响到实践的目的及效果。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内容有必要和企业实践内容相挂钩,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当充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要体现其现实应用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将实践内容转化为学位论文的过程中,研究生“可以逐渐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有所认识” ,研究生由“准职业人”身份逐渐向“职业人”身份转换。

2. 发挥校外导师作用

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双导师”制,是为了通过有侧重性的指导,不仅培养研究生的學术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而言,在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时,校内导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校外导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Z].2009-06-05.

[2]冯建华.研究生化成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2-1(014).

[3]Stiwnea E.E., Jungerta T. Engineering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transition from study to work[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2010, 23(5): 417-437.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一道等比数列习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