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策略

2015-12-01卢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生科学探究

卢华

(浙江省绍兴市孙端镇中心小学,浙江 绍兴 312090)

探索精神的培养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主要的能力培养对象,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所在,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就对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策略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笔者在下文为此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一、教学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由于小学生受到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的诸多限制,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加过渡地直接引出本课节所讲的理论内容,他们多不能及时地融入到课堂中,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科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正式讲解课本之前,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引导技巧,将学生逐步的引导进课本所讲的知识范围。内容讲解前教师可以根据一个小的点提问学生发言,联系学生们熟知的生活经验,将本节课所探究的问题逐步引出,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对此产生兴趣,进而为科学探索做好准备。

如教师在讲到“地球引力”时,可以提问学生:“有没有听过一个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读书时,一个苹果落下来砸到他的头上。牛顿没有被砸哭,反而开始思考一个重要的物理学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他思考的是什么问题?”通过这么一个在小学生中间熟知度很高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地球引力上。然后当学生回答出他是在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而不是天空”的地球引力时,教师就成功地将本节课所讲问题的重点引入了课堂。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东西还是向下落的,哪些东西还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当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一系列情况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对此总结,然后顺势将学生的重点引入课本的知识。并提醒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思考那些在天上飞的小鸟和飞机有没有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内容结束时要求大家对于此问题进行发言。这个引导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之后所要讲的课本理论,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探索

创设情境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亲身参与中探索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探索科学世界中的奥妙。这就要求教师在相关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必要的硬件设施进行现场试验设计,让学生加入其中见证科学的神奇。这种授课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照本宣科,更符合小学生好奇心重、直观感知能力强、多动活泼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实行过程中更加能激发学生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对于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精神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师在授业传道时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如当教师在讲到“沉与浮”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课堂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容积约一升左右的透明玻璃量杯,和许多不同材料的用于实验“沉与浮”的实验用品,如小石头粒、胡萝卜、木块、橡皮、铁块等物品,然后在课堂实验开始之前让学生发表对于不同材料的物品是沉是浮的看法,教师将学生们的意见写在黑板上后逐一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邀请同学到讲台上一起参加实验,亲身验证。通过不同物品的展示引导学生们思考是什么因素影响到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如果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会不会影响到物体的沉浮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认真观察生活,将科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思考问题的兴趣。

三、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

引导和探索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并不能很全面,课堂学习过程中讨论教学的作用还是很有好处的,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体讨论就可以在集思广益中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相对照,从而完善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他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讨论氛围,使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自由讨论,踊跃发言,这有利于学生卸掉心理畏惧的包袱;其次教师还要在讨论的最后阶段帮助学生进行总结。

如当教师讲到“天气与生活”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在阴、晴、雨、雪、春、夏、秋、冬等不同的天气和季节中人们可以做些什么?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活动是安全的?然后教师说明这种问题的回答没有对与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发言中。当教师在听取学生们的发言之后再提问:那么从以上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天气对于人们生活都有哪些影响呢?试着给学生总结的机会,在这种总结中学生就必须尝试着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融合,于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也成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思维成长过程。在讨论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不同天气下那些可能带来的危险,在此基础上对于课堂内容进行扩展,提醒学生在不同天气下注意保护自己。

再如上文中我们讲到的关于沉浮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肯定会产生许多新奇的想法和疑问,实验结束后必要的讨论可以实现学生多角度对问题的思考,所以这时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其他的实验对象啊?然后让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限于生活经验的原因,可能很多学生对于很多事物的沉浮现象不太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解释。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提问:很多战舰和轮船也是钢铁等金属制造的,为什么他们不沉入水中呢?然后鼓励同学们关于此积极发言,讨论是什么因素影响到了金属的沉浮,再让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铁碗进行试验。于是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使同学们对于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发散思考。

四、实行任务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精神

任务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这种由教师制定目标任务,然后由学生去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和前三个过程相比,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的培养,甚至于影响到学生未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如若教师能将其与有趣的任务设置相结合,更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究,完成任务的兴趣。

如当教师在讲授“做一杯饮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做一种或多种口味的饮料,然后将各种饮料口味的配方和制作时注意的要点事项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家时独立完成,并且观察各种配方原料在水中的反应,以及其对饮料口味的影响。同时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制作自己心爱的饮料,然后让同学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饮料拿到学校,同学之间相互品尝,这种实验任务将学生的任务布置和同学们最爱的饮料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的促使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不仅对于科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起学生的探索精神。

[1]高瑞静.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5):48.

[2]雒鹏程.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改革与开放,2009,(18):248-248.

[3]高占江.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6).

[4]冷丹阳.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中学生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