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
2015-12-01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初级中学艾建萍
河北省滦南县胡各庄初级中学 艾建萍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只有两年的时间。从盲目地学习模仿,到现在有目的地自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要使我们的教学在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走向完美,现在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掀起一股改革、学习大潮。其实我认为无论是学习杜郎口模式还是学习洋思模式,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我们作为化学教师要弄明白,我们改什么?
我们要改的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大体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可以用黑色的眼睛,发现彩色的化学。这种探究式,分成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指导探究两种。由于九年级化学学科的特性,学生没有知识基础不可能在生活中通过现象来学习,学生具备的化学知识也有限,所以前种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极少使用。我们倡导使用的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第二,接受式课堂教学方式。老师把系统、准确的化学知识用一定方式传达给学生。这种接受式,也分成两种方式。一是学生被动接受式,这是一种以老师讲述为主的课堂模式,也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模式,现在教学设施先进了,可以结合多媒体上课。虽然教学效果可能不错,但不利于学生“发现”,不利于学生形成思辨能力,更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二是学生主动接受式。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之一。
我现在采用的是学生主动接受式和老师指导探究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自主探究式。
我的自主探究式课堂分成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点拨探究、知识梳理、同步达标练习。这种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我们在“老师的表现机会很少”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化学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1.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
根据不同教材内容,不同课型,针对不同学生实际,设计好不同类型的导入新课环节。或温故引新,注意前后知识联系;或设置情景,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理解本课知识作铺垫,例如:讲酸的化学性质时,以装有浓硫酸的车翻倒,路面怎样处理的问题引入课题;或教师直接阐述,娓娓道来,做精彩的开场白,为本课知识说前因说背景;或问题导入,激起学生强烈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探究;还可以谜语导入新课等等。导入新课环节要设计得“短小精悍”。
2.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把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的内容放入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精心编制自主学习导航。可以做成纸质学案,也可用多媒体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列图表、列提纲、所有内容问题化、填空与问答结合、出示知识网络、图配文等等。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环节。当然,遇到问题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因此,教师设计自主学习导航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符合教学规律。
3.精心设计合作探究问题。
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也是教师最不好把握的一个环节。
我们要把课标要求的“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或本课难点、重点放入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做到结论从事实得出。可以设计成问答题的形式,也可以设计成实验的形式,当然也可以设计成小辩论的形式等。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当然,也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指导学生和其他小组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学生讨论时,我们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注意倾听,把“误入歧途”的学生“引上正轨”,使其说出有价值的答案。讨论结束后,教师点拨前,一定要让这些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精心设计知识梳理方式。
化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梳理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口述、列基本概念关系、归纳提纲、列图表、画知识树、编写知识卡片等等都是很好的知识梳理方式。
5.精心设计达标练习。
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强化技能操作,注重综合性。虽然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刚开始用这种模式时,我把每一环节的用语都在课前写好。做设计师难,做组织者更难啊。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还需要课堂上的灵活应变。
新模式教学教师更累,会有很多的困难和困惑出现。如:教学形式和实效的兼顾,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的欠缺,重成绩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自身能力的限制,学生的组织培训等等。但我们是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知道“鱼渔有别”。我们要在教改的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教会学生学习,才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