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健身气功和中医养生关系的思考①

2015-12-01余忠舜沈建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习练气功理念

余忠舜 沈建丽

(1.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2.江西省中医院 江西南昌 330031)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健身气功与中医养生的研究在我国蓬勃兴盛起来。[1]然而,当下的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社会的创新性与交互性的特征,又使得个体与世界互动成为常态。移动互联时代语境下健身气功思维习惯、中医养生方式的嬗变,影响了健身气功长足发展。也正是囿于此种限制,我们认为,进一步强化理念培养,提高健身气功传播的媒介素质,做好平台搭建,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健身气功的发展。这是该研究的起点。

1 健身气功与中医养生发展的哲学特征

新兴媒体对于健身气功练习个体以及中医养生文化传播的影响更为全面而深刻,健身气功作为一种传统性质运动项目同样也必然在基本套路的选择、传播途径等方面遭遇到移动互联时代的诸多影响,进而具有了某种时尚化的特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身体文化与媒体多样性的互动

健身气功是一种隐含着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身体文化运动形态。健身气功练习的过程不是为了搏击,相反,健身气功的练习过程应该是文化养成和中医养生修养提升的过程。我们通过健身气功理解了中医养生讲究的人类自身生命符号意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然而,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伴随着信息海量化的内容与碎片化的存储方式的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交互性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健身气功的身体文化意义与当下多元媒体形态的互动,中医养生也具有了新的价值取向的意义,健身气功要满足自身的身体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在健身气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简单、直观、实用是其最为本质的核心意义之一,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崇尚简约的基本理念下,健身气功借由信息多样化传播态势,形成了健身气功演变与中医养生的高覆盖性等诸多特征。

1.2 道德交互性与个体个性化并存

健身气功强调“以礼始,以礼终”,尤其是在具体的实战训练中注重仁义道德以及尚武尚礼精神的引导,由此能否养成谦虚、恭敬、虚心、谦让的习惯,对于与中医养生相关联的锻炼精神塑造具有极强的意义和价值。健身气功自身对于“武德”的重视仍然是明显的。我们不妨称之为道德的交互性。[2]在移动互联时代,各种锻炼运动共性化特征背后同样强调了其本身个性化发展路向。各种运动项目与健身气功发展一样,从健身气功精神与中医养生理念的传播角度来说,人际交往信息互通逐渐实现了即时传输的效果,这对健身气功新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价值。

1.3 群体规范与自主能力突出

健身气功精神理念中一个核心的因素被称为忍耐、克制,天人合一。与此同时,对于中医养生者而言,克制不仅是发生在与对方的争执与对抗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克制是对于自己情绪和感情的控制。在健身气功发展来看,倘若没有谦虚和节制,那么,健身气功精神气质的传承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基于这样的核心理念,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健身气功的发展是社会中某个群体利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限制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健身气功习练者健身气功训练对于帮助学员树立健身气功理念理想信念,对于其思想观念等的形成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 中医养生与健身气功发展效度的互动逻辑

一方面,移动互联时代健身气功习练者的练习方式更为灵活多样,解决问题时候展现出的方式方法更趋自由。仅就健身气功文化发展与中医养生传播的国际化路向而言,交际双方因为隐匿性交流方式的存在便于减少个体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干扰。健身气功以公共的文化认同作为其自身理念传播的重要路向。基于此,健身气功恰恰迎合了当下中医养生缺失的传统文化的回归性教育,也是对于交叉性质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整合。换言之,健身气功文化吸收了中医养生的精髓,也吸收了西方文化中重分析、重具体的基本特点。新兴交互式学习自主提升能力的进步就变得更为快捷和方便。另一方面,健身气功实现了对于个性塑造的强化,健身气功习练者本身稳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对于中医养生的获取信息同样存在着一定猎奇心理,具体到个体行为的时候难免缺乏相对理性的判断,于是走向了追求个体的绝对自由的路向。

3 移动互联时代健身气功与中医养生理念传播路径

3.1 强化理念培养,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认同并接受中医养生给健身气功习练者生活、学习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正视当下环境下健身气功发展对于样式过度依赖的困境,从思想上提高认知的深度、广度。气功导师要正确地完成自我定位,真诚地展示自身情感,在与习练者的课堂交流中了解习练者的所思所想,进而调整教学思路。气功导师应该采用言语、动作、标志多种强化手段,根据不同习练者的情况进行肯定或者批评,实现中医养生全新理念建构模式。第一,提高信息化有效性的基本策略。既要在课前充分熟悉教材和习练者的基本情况,把握提问问题难度和逻辑性;又要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提问方式,让习练者对于问题的探究避免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认识,而是能够较为自觉地自主探究和学习。同时,要根据中医养生全新理念建构模式的转变,及时转换提问的立场和角度,在提高提问的效率的同时引导习练者兴趣,让习练者对于基本的课堂内容又更多的兴趣。尤其是,在提问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习练者要求,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问,让每个层面的习练者都能有所收益。第二,师生交流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一是气功导师要制定清晰而完整的中医养生全新理念建构流程,让习练者能够把握气功导师的基本思路,从潜意识中跟随气功导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做到跟气功导师教学思路的对话与交流。二是气功导师要丰富信息化的教学,把难于理解的长句改成短句、积极选用精练的进行小结,以免造成习练者理解障碍。

3.2 提高媒介素质,完善新技术运用能力

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技术悄然改变了健身气功文本的存在及影响范围。网络文本实现了对于传统文本的挤压,大众对于互联网的认知经历一个概念体系创生到积极与现实媒体形态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技术的支撑使得媒体(比如:数字杂志、手机短信以及移动媒体、桌面视窗等新兴触媒)应用更为普及。与传统意义上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四大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终端对于时代与数字化生存的个体健身气功的形成影响更为全面而深刻。一是积极接受并善于利用网络文本。要适应广大习练者群体试图通过图画、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以及微博、微信等微客户端的迅猛发展,创新健身气功的文本形式。二是营造适合习练者群体参与并互动的网络微环境。要通过网络文本的互动性、创新性、集群性,营造习练者群体在场的健身气功现场,让习练者群体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实现交互层面的动态性质的审美需求。三是创新健身气功网络传播途径。要广泛利用纪录片、专题影像、学术论坛、社会网站,实现传统文本正统性向当下网络文本灵活性的转变,淡化网站类的宣教色彩,以网站作为主要平台,围绕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引领习练者群体主流健身气功认同度。

3.3 做好平台搭建,构建健身气功立体化发展载体

健身气功主要指一定社会结构中用以引导公众言行的锻炼体系。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特性,通过图像、文字的多重整合,消弭了健身气功文本的文字载体的边界,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诚如哈耶克所说:“只要我们使用错误理论建构的,就会不断犯错,并成为永恒。哈耶克提醒我们,要重视健身气功特征的新变化。在设计上,强调受众对于既有的健身气功的遵守,企图通过内心的感动出发,触发并形成受众的共鸣,进而实现其自身的导向性与影响力,继而满足不同受众对于广告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追求。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视觉形式设计要旗帜鲜明地倡导或者反对某种观点,进而劝导习练者能够摒弃之前的陋习,塑造具有正效应的锻炼意识。

[1]刘建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J].湖北锻炼科技,2006(3):21.

[2]黄强,潘晓波,论武术国际传播系统控制[J].湖北锻炼科技,2006(3):4-5.

[3]王守都.浅谈健身气功俱乐部的推广对散打运动普及的借鉴[J].吉林锻炼学院学报,2005(3):18-20.

[4]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健身气功之比较研究[J].成都锻炼学院学报,2005(6):40.

[5]刘云安,刘福起.从健身气功、泰拳看散打如何体现民族传统特色[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5):39.

猜你喜欢

习练气功理念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