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①

2015-12-01洪晓彬胡月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归因学业效能

洪晓彬 胡月(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①

洪晓彬胡月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该研究旨在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选择某体育院校45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年级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在专业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社会比较、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归因方式、社会支持和社会比较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归因社会比较

①基金项目:2014年武汉体育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42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即自我效能,一个与动机有关的概念。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要行为能力的信念(Bandura,1977年)[1]。学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学业领域的具体化,指的是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即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2]。它作为动机理论的一支,会直接影响人的学习行为。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学生在某项学习任务上付出的努力会越多,自信和自尊会更高,面对困难能坚持的更久,也会影响与之伴随体验到的紧张和焦虑。自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概念之后,国内外研究者将其引入到学业领域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与学习成就有着直接的关系[3-6]。

目前,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大多将目光集中在中小学群体,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很少,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研究更是鲜见。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论是成长过程或是学习环境和发展方向都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感也会呈现他们自身的特点。该研究旨在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指导这类学生体智全面发展。

1 研究方法

1.1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500名。年龄集中在19~21岁。收回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50份后,采用有效问卷4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1.2研究工具

主要采用4个量表,分别是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7],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8],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9],和社会比较倾向量表[10]。

1.3数据处理

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

经过统计检验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女性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要略高于男性;在专业水平上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都有显著的差异,体教专业的得分明显高于武术专业。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被试得分明显著高于农村。年级因素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上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大三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略高于大一、大二被试。

2.2社会支持、社会比较、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

经过相关分析发现,社会支持、社会比较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2.3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会支持、社会比较和归因方式可以纳入方程,共能解释全部变异的11.5%,其中社会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程度最大,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7.5%,社会支持和社会比较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他们的分数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分数也越高。归因方式的Beta值为负值,表示归因得分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越低。

3 结论

(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与年级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要略高于男性,高年级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略高于低年级;在专业因素上,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武术专业学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生源地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2)社会支持、社会比较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3)归因方式、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比较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程度最大。

4 研究不足

(1)该研究仅探讨了3个因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探讨[11-22]。

(2)该研究对学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后期可以使用路径分析更深入的探讨。

(3)最后,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结构的特点,男女被试人数相差较大,在以后的研究中对男女被试的取样应尽量对等。

参考文献

[1] Bandura,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

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191-215.

[2]朱丽雅.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模式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32(1):65-69.

[4]张娜.初三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6):464-468.

[5]胡象玲,张奎明,吴靖媛.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感特点——以山东省某中学高中生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8):74-78.

[6] Zimmerman, B.J. Self-efficacy: An essential motive to learn[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25):82-91.

[7]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8]叶俊杰.领悟社会支持实际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J].心理科学,2006,29(5):1141-1143.

[9]韦令华.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20(12):1883-1886.

[10]王明姬,王垒,施俊琦.社会比较倾向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2006,20(5):305-316.

[11]吴莉莉.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

[12]黄璐,邱新宇,杨磊,等.对“一元训练理论”的几点质疑[J].体育学刊,2007,14(2):117-120.

[13]黄璐,张玲,吴印波,等.基层潜在运用一元训练理论的选择依据[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27-132.

[14]高虹.艺术表现类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15]黄璐.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2):28-32.

[16]徐心卉.街舞对北京市复兴门外第一小学9岁女童协调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8.

[17]黄璐.体育学广义跨学科概念辨析与动力基础[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2):54-56.

[18]王毓红.烟台市青少年爵士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19]黄璐.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亚洲球队竞技表现的文化哲学阐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1):18-22.

[20]项贤林.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21]黄璐.美国篮球梦的轮廓与文化精神——《高中篮球、种族与美国梦》评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2):1-7.

[22]田春娟.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及我国高校啦啦队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洪晓彬(1982—),男,江西吉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2(c)-0143-02

猜你喜欢

归因学业效能
艰苦的学业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