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问题及改革对策探析①

2015-12-01祁微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体育

祁微

(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镇江 212016)

近年来,高职院校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与资金帮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体育课程教学是改善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成为了高职院校基于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政策引导下的首要任务。针对长久以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无疑对改善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不利现状、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十分有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状况的分析

高职教育属于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长足的进步,其中以体育课程的教学开设为重点,暗示出高职院校正走向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然而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硬件”方面的缺陷不足

1.1.1 体育教学相关设施的缺乏

良好的教学环境的构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相关器材、设施等硬件设备的缺乏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到整个教学环境的构建,在得到国家大力支持,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显然在这方面没有符合要求。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来看,很多学校是从技校和中专发展演变过来的,因而在校址建立时间、基础教育设施、体育教学面积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不足,这与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相差甚远,比如: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过小,缺乏标准的足球场、排球场以及田径场等场地,导致很多正常的体育课程无法得到顺利保障,同时一些体育器材、设备的缺失也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难有起色,使得学生抱怨情绪逐渐增加,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1.1.2 体育教学投资经费的不足

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为了保障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国家颁布了众多法律法规予以约束和指导,像《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都包含着体育课程教育的相关规定内容。面对逐年扩招的教育形势,高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构建还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要求,形成了与教学规模严重不符的脱节状况,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经费的适时保证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获得进步的前提,纵观当前状况令人堪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投资经费不足,引发一系列问题,各种体育器材设备损坏、老旧无法得到更新,教学场地缺少资金扩大,均让体育教学的进行举步维艰。

1.2 “软件”方面存在的弊端

1.2.1 学生主体性难以发挥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课堂一直是教师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处于被引导的状态,无法得到自身主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在萌芽当中,自我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更加依赖教师的讲授,自主探究学习、主观能动性变得越来越差,因而,不转变这种错误的理念和思想,还原学生作为受教者、课堂主宰者的地位,那么,体育教学的质量便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1.2.2 学生综合素质与教学思想的影响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身对于体育课学习的认识不足,存在着严重的轻视现象,致使其只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认为体育课不过是一种休闲、娱乐,没有实质性价值,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对教学课程不够重视,职业素养没有完全形成,一方面缘于大部分高职体育教师均毕业于普通体校,无论从知识技能还是教学经验来看,都十分欠缺,无法满足当今课程改革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产生敷衍、形式化的教学态度,因此很难实现体育教学的实质目的。

1.2.3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基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正规本科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人才极度匮乏,这使得高职院校的扩招规模与体育教师数量的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同时,很多来自各类体育院校的教师整体的学历、文化知识、职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无疑给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改善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影响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例如: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技能部分的缺失,会导致课堂的教学内容讲述不深刻、教学方法不够新颖独特,难以吸引学生兴趣,由此便导致了体育教学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固定,不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违背了学生身心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

1.2.4 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偏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知识、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尤为突出,受传统竞技体育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均与竞技内容有关,教材重复性较强,毫无创新和吸引力,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课程的项目内容制定中,无非就是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竞技体育项目,而像瑜伽、健美操等新课程却不在内容设置中。同时,教学模式也以竞技为主,并以正式比赛的标准开展了众多竞技比赛活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以此为原则,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全面体育活动能力和素养的塑造,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强调竞技技能,与体育教学为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构建紧密联系的目标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失去信心和兴趣,造成学习方向上的偏差,不利于体育教学以职业化作为导向的发展路线构建。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合理改革对策

2.1 注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和环境的构建

教学环境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体育教学经费分配方面加以重视和管理,保障体育课程教学所具备的基本设施和器材,对教学场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扩大,有效利用环境资源,构建多功能的教学场地,尤其针对体育馆的建设,要着重注意对多元化功能、实用性功能的考虑,而对于那些资金周转较为困难的高职院校,可以联合周边企业事业单位、住宅社区等进行合作建设,进而形成赞助与资源共享的模式,以便缓解学校经费投资紧张的局面,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且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十分值得推广应用。在如此良好、完善的教学环境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势必会变得更加顺利。

2.2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教学方向

对于教师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原则,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意识,深入研究体育教学的内涵,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发挥出职业特色,让学生在课堂的训练与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收获,无论是体质的增强,还是技能的提高、习惯的培养,受益者都是学生本身。于学生而言,要改变以往的认识思想和学习态度,重新重视体育课程的学习,以追求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习中慢慢培养兴趣。同时,明确体育教学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属性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突出专业特点,使得体育教学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到一起,更具实用性,充分考虑市场社会的人才需求,有助于就业率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整体进步。

2.3 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一门必修的学习科目,在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执行的同时,要不断实行课程体系的完善、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内容的补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在内容上开设更多的体育课程项目,比如:体育保健课、体育选修课、体育基础课等。从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规划教材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做出课程内容的调整,密切与专业培养宗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体质、技能、专业性方面获得提高,开设体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进行学习和掌握,从而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满足职业岗位要求。此外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应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分组竞赛、师生互动、多媒体观赏等众多教学模式均可以尝试,用以提升学生兴趣和主观积极性,使其更加愿意学习、参与到各类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2.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若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首先应该加强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例如:校方可以聘请高级专家、学者对校内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综合指导与培训,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能力的补充,以拓展知识面,增强教学水平,并且不断引入高级人才,为教师队伍增添实力,注重教师的进修与全面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竞争鼓励机制和教师管理制度,来构建出一批高素质文化的新型人才,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时代发展需要。

3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需要在不断地调整、改进与完善中实现最终的目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校方应该充分重视,经过反复地分析与研究,从体育教学的“软件”“硬件”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化改革,使得体育教学走上正确的发展方向,以达到建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新模式的目的。

[1]孟庆宏.济宁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2]李洲.扬州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2.

[3]闵学凯.北京农职院机电工程学院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